王璐瑶,张野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我国,校园欺凌现象一直都存在,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学生间“开玩笑”的做法,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近年来校园欺凌与暴力现象频发,一些影视作品中也还原了现实场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校园欺凌被定义为一名或者多名学生对其周围同伴进行身体上的攻击或者心理和道德上的反复迫害。被欺凌的受害学生会被贴上弱小、无能的标签,严重打击甚至摧毁受害者的自信与自尊。在欺凌治理方案中,明确指出欺凌易导致学生学业适应困难,使其对周围环境产生恐惧和不安等情绪,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以往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应对欺凌问题的研究中,多集中在外部支持系统,例如: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等。本研究尝试探讨作为受欺凌个体,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使其遭受更少的伤害,被称为心理复原力。它是一种能使个体从困难、挫折甚至不幸中恢复和调整过来的能力。在应对不良生活事件时,能够调动不同的保护因子,恢复到良好的适应状态,继而对遇到的问题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尽可能少地对未来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
应对方式,则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与行为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能促进个体适应发展;反之,消极的应对方式则对心理健康产生负性影响。有研究显示,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不被关注的学生,他们常坐在班级不起眼的位置,讽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并认为其是“书呆子”,相互捉弄并故意打仗滋事,意图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教师与同学的关注和认可。由于成绩不理想,父母通常会考虑将他们送到职业学校学一项技术,因此当被送到中职学校之后,面对更加自由的生活环境和以往的作风,使得他们更可能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易发群体。本研究从中职学校角度出发,探究心理复原力在欺凌与学生应对方式间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未来设计相关训练减少受欺凌群体的消极行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在辽宁省沈阳市某中职学校高一年级共发放匿名问卷491套(内含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3套,有效率88.2%。其中,男生323名,女生110名;年龄范围在14-18岁,平均年龄(15.59±0.68)岁。
1.中学生受欺凌行为问卷
采用由张野等于2015年编制的问卷,包括传统欺凌(身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言语、关系、权益),共25个题项。问卷采用5级评分。在本研究中,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9~0.82。
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采用解亚宁于1988年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0.89。
3.心理复原力量表
采用由张建新、余肖楠于2007年修订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包含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3个维度,共25个题项。采用5级评分。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对中职生群体进行集体施测,由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并对整个施测过程进行监督。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
采用SPSS17.0和AMO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检验等统计处理。
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个因素解释的变异量为15.69%,低于临界标准40%。因此,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
中职生群体在受到传统欺凌和校园欺凌均值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心里复原力均值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采取积极应对均值多于消极应对。校园欺凌和心理复原力各维度上,男女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校园欺凌、心理复原力和应对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N=433)
中职生群体校园欺凌(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复原力(力量性、乐观性、坚韧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2)。
分别以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为自变量,心理复原力为中介变量,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运用AMOS18.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简单中介模型1和2。
由附表1可以看出,模型1和模型2均具有统计学依据,拟合程度良好。进一步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可靠区间为95%,心理复原力在传统欺凌和应对方式间的间接路径对应的置信区间为CI=(-0.032,-0.138),置信区间中不包括 0,表明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复原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为-0.081(P<0.01),直接效应为0.220(P<0.01),总效应为0.139。心理复原力的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例36.8%(见图1)。同理,对模型2进行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检验显示,可靠区间为95%,心理复原力在传统欺凌和应对方式间间接路径对应的置信区间为CI=(-0.055,0.050),置信区间中包括0,不具有统计学依据,中介效应不显著。其中,直接效应显著网络欺凌对应对方式的直接效应为0.150(见图2)。
表2 校园欺凌、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各维度间相关关系(r值,n=433)
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在校园欺凌和心理复原力上有显著差异,且男性高于女性。相对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校男女比例较失衡,男生远高于女生比例,且男生相对女生较冲动、情绪波动大,往往不够理性,因此增加了男生被欺凌的可能性。
男生碍于面子,遭受欺凌后,会尽可能少地让其他人知道,自己也会装作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自欺欺人”的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挫折感受。相对于女生,男生从小就被家长教育是“男子汉”,遇到问题不能退缩要勇于解决。此外,男生的兴趣爱好广泛,会通过运动、游戏甚至抽烟等行为让自己忘记这种挫折经历,恢复正常的生活。
研究发现,校园欺凌(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根据挫折理论,当个体遭受挫折时,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例如焦虑、冷漠、退化、幻想等。对中职学生而言,其处于青春期阶段,情绪尤为敏感。由于长期寄宿在学校,对人际关系的追求更为强烈。如果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大部分偏差行为的可能性以及其自杀的可能性。长期的挫折没有得到缓解,致使个体的心理功能完全受损,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遭受欺凌的受害者会否定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对周边的人或事甚至整个世界都是消极的。
心理复原力 (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艾利斯的ABC理论表明,挫折是否会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个体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适度的挫折对人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人前进。研究表明,心理复原力缓解了生活琐事等应激来源对青少年心理困扰的负面影响,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选择高度正相关,这也与本文章研究结果一致。
图1 传统欺凌、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模型
图2 网络欺凌、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模型
结果发现,校园欺凌不仅直接影响应对方式,还会通过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应对方式。心理复原力在传统欺凌和应对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遭受欺凌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会直接影响他们遇到困难的应对方式。高心理复原力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并从挫折中获得成长;而低心理复原力的个体则容易在挫折情境下形成非适应性行为。相对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主要发生在校园环境外,而中职生群体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学校环境内,因此心理复原力在校园欺凌和应对方式间没有中介作用。
从个体角度讲,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信的品质,多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优点及长处,形成持续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品质的养成有助于增强心理复原力,使其面对挫折时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从教师角度讲,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长型思维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从学校角度讲,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问题,增加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和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定期给学生普及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从家庭角度讲,家长要多关注学生动态,多与其沟通,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使其积极地看待社会,从而有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一)中职学生受校园欺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复原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
(二)校园欺凌、心理复原力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且心理复原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附表1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