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玲
◆摘 要:趣味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中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来极大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这种方法是新时代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也是更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具体阐述了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再结合案例对课堂采取趣味教学法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音乐教学
新时代对青年一代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体制下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难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只依靠教师在课程上示范演唱、重复性教学生识谱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也无法挖掘学生隐藏的音乐潜能。通过融入趣味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课成为学生自由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其渐渐喜欢上音乐课。在良好氛围的带动下,原本对音乐较为缺乏兴趣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其中,逐步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音乐知识,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本文从介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和趣味教学法出发,提出了几种可供参考和讨论的趣味教学法课程应用。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初中的艺术素养培养在新课改中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近几年很多学校都给音乐教师配备了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在互联网普遍应用和信息资源爆炸的时代,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不限时间、地点在各种设备上聆听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曲种的音乐。目前也有很多公开免费的音乐资源平台可以让教师应用到教学课程中。在硬件软件资源已经有大力改善的前提下,音乐教学课程的氛围和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目前依旧有很多音乐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重复性的演练歌曲,且传授的歌曲演唱方法也较为简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满足初中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需求,也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意义。
二、趣味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生在传统教育观和普遍的家庭观念影响下,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如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家长也容易忽略学生自身的艺术才华。而音乐课作为初中教学中的必备课程,音乐教师应用心把握课程内容,利用趣味教学法,将学生从传统教育环境中解放出来,感知自己对乐感、乐器的兴趣,挖掘自身的艺术特长,甚至有望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此外,通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能激发兴趣的文化知识、歌曲起源背景、国家历史等,能大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其不重视音乐课的现状。
三、融入趣味教学法的具体方法
(一)融入乐器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的内容可以从单一练唱模式转变为更丰富的形式,引入乐器演奏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准备一些易于全班开展的简单乐器,例如竖笛、口琴、葫芦丝等,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教学快速练习所学歌曲,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乐器比赛,让学生在紧张感和竞争中更努力地训练而得到音乐技能的快速提升。需注意,学生在听、练、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予以鼓励和称赞,并对能力稍弱的学生耐心指导。乐器融入课程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体会音乐旋律的魅力,把握音律的特点,也能在肯定中更好的树立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二)融入歌曲背景
在正式教学演唱前,教师可以带入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思想,并让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设备,让学生感受到歌曲年代背景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让学生结合歌曲歌词和韵律展开自由讨论。通过让学生自愿积极主动地站在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最后总结学生们的精彩发言,引入教学目的,在适当的歌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收获爱国情怀的震撼,提高思想水平,从而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的有用之才。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歌曲《歌唱祖国》时,可以通过播放作曲者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相关的纪录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在引导之下让学生思考,歌词中的“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是多么一种深刻和感人的情懷。
(三)融入原创性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离不开让学生亲身去创作音乐,感受将自己的思想与歌曲艺术融合的美妙。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旋律和作词,能够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转变被动学习状态,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引导者。对一些原本就有艺术培训基础的学生,可以发挥其专长,成为课堂活跃氛围的带动者。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带领学生对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并对一些学生要参与的校园活动,如元旦晚会节目等,帮助学生一起策划、编排节目,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节目准备中,深刻体会音乐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在这一教学设置中,教师要充分的信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性,将传统的、晦涩的音乐艺术与现代青年的创新意识结合,勇于打破框架,让学生在自由改编传统京剧、用传统乐器重新演奏现代流行歌曲等课程内容中全身心投入,培养出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优秀学生。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理念的重点,音乐类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能发挥很好的素养提升作用。在音乐课程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是当代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很好的激发青年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理解力,让其更好的专注自身个性发展,完善个体综合素质,健全身心成长。初中音乐教师在学生逐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应注重新一代新青年的思想出发,引入兴趣教学法,革新课程设置内容,勇于探索多种类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得以解放天性,施展才华,并在课程中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觉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成为新时代充满正能量,具有奉献精神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崔玉卓.浅谈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J].学周刊,2015(08):232.
[2]张新梅.浅谈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J].成才之路,2008(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