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9-08-21 10:45尹娟郭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新常态

尹娟 郭进

摘要:新常态下高等院校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表明,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要求。文章基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征,论述了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并从通识教育、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五个层面选取合适指标,构建了“多维多层”立体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常态;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中圖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252-03

一、引言

2017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较大人才缺口问题,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培养面向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以及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高等院校主动适应新常态下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新常态下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新常态下,高等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多元,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无法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而且会遏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已经不适用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需要。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学生层面把握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其次从分析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征入手,从通识教育、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五个层面选取适量的评价因子,建立起“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科学有效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成果和矫正人才培养过失的重要依据。当前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普遍做得不到位,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主体单一、质量标准各异等问题,集中表现在没有充分考虑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开放性、多元化特征,而是将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理论考试成绩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绝对指标。因此,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新常态下客观、全面地评价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相关招聘企业及时向学校反馈用人信息以及往届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适应情况,在校学生也可以及时把握企业招聘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结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方法,对本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专业分析和评价,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重点,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其次,从企业角度来说,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快速定位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降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成本,扩宽用人渠道。最后,从学生角度来说,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让在校学生有意识地对标社会人才需求的特征及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扩展自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发挥自身长处,弥补能力短板,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向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方向靠拢。

三、“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征。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指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具有创新意识,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准,还应该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不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各自的专业属性。同时,新常态下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以及体现自身价值的创新能力。在社会市场当中,企事业单位所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基本要求是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核心要求是在实践中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系统性能力,竞争性要求是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敏锐意识和创新能力。

2.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维度。根据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特点,建立多层次多维度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划分多模块多级别指标评价考核。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其指标体系应该围绕高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展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分为两大维度: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即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较好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较强的综合协调与沟通能力;二是反映高等教育的产品质量,主要表现为一个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要具有全球视野、责任担当、探索创新、精英素养等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人才培养质量指标的两大维度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3.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选取。考虑到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两大维度的相互融合,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划分为通识教育、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五个层面,每个层面包含若干个评价因子,如下图所示。其中,通识教育包含基本常识、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学习及管理能力,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不可少的能力;职业能力包含相关职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内容、专业或产业前沿发展,这是在培养本科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或企业招聘需求去补充和关注的;实践能力包含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工具性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和工具性知识。创新能力包含相关科学知识、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表现为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和工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应变、综合、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责任担当包含个人人格品质素质、职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意识。

4.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推进与调整。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推进与实施环节的重要步骤。推行常态化监测、加强过程性考核、实施动态评价既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查手段,又可通过融入多方意见和互动配合,多角度、多层次、多主体、全方位、全过程测试目前人才质量状态和既定标准之间的差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化、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导致社会职业领域不断发生变化,表现为在进一步提升其专门化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其中的合作,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通过日常的产教过程的常态监测,依据行业企业的需求,适时地反馈和调整,形成动态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

四、主要结论

新常态下高等院校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表明,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需要。本文基于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征,论述了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并构建了“多维多层”立体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第一,构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学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重点,对于企业快速定位招聘人才、降低培训成本、扩宽用人渠道,对于学生对标人才需求特征弥补能力短板,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建立“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即以合理评价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多维发展为宗旨,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及高校教育的产品质量这两个维度,在通识教育、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五个层面,将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所有相关指标整合在一起,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通过日常的产教过程的常态化监测,依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适时地进行反馈和调整。

参考文献:

[1]胡涛,周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9-10.

[2]童杰,李郡.本科应用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01):58-64.

[3]刘文琦.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69-74.

[4]潘楠.本科應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3.

[5]刘兵,李用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法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9):22-23.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体系新常态
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