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C项目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019-08-21 10:45李蜜王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教学实践

李蜜 王娟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ISEC项目已经立项开展10年之久,已成为高校国际化发展交流的重点。文章着重对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ISEC项目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收集、数据整理以及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ISEC项目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ISEC项目在学生英语四级、总成绩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且学生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也较高。但由于项目开展年限较短,仍存在某些问题,对问题进行反思并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生物科学;ISEC教学;教学实践;普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219-04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简称ISEC)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系列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遵循2010—2020年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通过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项目的实施为院校搭建一个集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教育资源、经费于一体的教育国际化工作实施平台,并以此平台为基础,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和本科教改的各项工作。

ISEC项目主要以EMI(English Media Instruction)为基本教学方法,即用英语作为各种课程传授的媒介载体,对非英语专业的各类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项目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学理念,通过结合明辨性思维、过程性评价以及通识教育等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主动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ISEC项目于2012年在国内推行,经过全面推进的7年,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项目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现状管理等,对实施效果的分析较少。因此,加强教学实践,尤其是定量考核实施效果的研究,对于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ISEC项目实施现状

ISEC项目作为国际教学改革的重要项目,已经被许多国内院校引进。截至2013年底,国内已有20多所高校实施了ISEC项目,如: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涉及专业广泛,涵盖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类等多门学科,全国项目人数达十几万人次,且以线性模型不断增长[1]。中国知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5日,可检索ISEC项目相关文章共70篇(图1),而2012年前均无相关研究,可见,ISEC项目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时代性[1]。从发表时间来看,2013年后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具有热门性和前沿性。同时,由于实施时间短,相关研究较少,因此ISEC项目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且需要更多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统计2012—2018年的70篇研究文献发现,按照文献来源机构划分,可涵盖40多所高校,而对ISEC项目研究较多的高校是包头师范学院、赤峰学院、沈阳工学院以及贵阳学院等10所高校(图2),其中,包头师范学院累积发表文章13篇,位于榜首。由此可见,包头师范学院在推行、研究ISEC项目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因此,选取包头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深度开展调查,有助于补充、完善ISEC项目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检索ISEC项目文章发现,在总数70篇的文章中,期刊类文章68篇,所占比例高达97%。博士硕士论文数量非常少,仅有1篇硕士论文,国际和国内会议也仅仅占1%。从文献研究主题来看,ISEC项目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以及具体专业课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如:李晓光(2015)和古训(2017)分别从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方面对ISEC项目进行阐述[2,3]。

内蒙古民族大学刘勃然(2015)研究了ISEC项目中教师角色转换、EMI执行效率和过程性评价机制[4]。王志紅(2015)提出强化教师综合能力,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项目实施等[5]。赵艳玲等(2016)认为ISEC教学课程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将课题专题化,对学生考核评价启用全面过程性评价,改变传统讲台授课,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6]。综合文献看出,目前对ISEC项目的研究集中在起步阶段,皆在推进项目、改进方法等,而对实施效果的分析较少,尤其是定量考核实施效果的研究。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展开ISEC项目实施效果的研究,对完善项目、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ISEC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包头师范学院于2013年引进ISEC项目,目前已有8个专业成功实施,专业涵盖多学科,包括生物科学、社会工作、会计学、音乐学等。2014—2017级在校项目学生总数1780人。生物科学学院历经多年来的建设,教师的学历层次相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8年具有博士学位28.6%,硕士学位46.4%。截至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7.2%,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包头师范学院首位。生物科学学院包含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分为普通班与国际班(ISEC项目教改班)。选择生物科学专业进行研究,将教改模式与传统模式对比分析,更利于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进程。

1.英语成绩效果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开展ISEC教学课程的条件之一。近年来,全国的四级通过率为58%,六级通过率为40%。生物学院2014级学生的四级通过率为41%,六级通过率为11%。近几年包头师范学院入学门槛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2014级生物科学国际班和普通班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发现,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两个班级在英语四级成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分析无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两个班入学英语成绩存在差距,国际班的成绩要比普通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低。经过四年ISEC项目的双语教学锻炼,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从这方面可以看出ISEC项目教学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优势。另一个原因是项目实施年限较短且处于起步阶段,英语成绩差距没有明显的体现,随时间增加,有待进一步研究教学成果。

2.成绩考核分析。ISEC班学生的考核采用先进、灵活的考核方式,在符合考核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从多方面(作业、课堂讨论、期中期末考试、学期小论文)进行全面考察。相比传统教学,ISEC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ISEC教学对学生的考评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40%)两部分组成,避免了学生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都放在平时课堂学习上,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近四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因此对学科感兴趣,积极上课并参与到讨论中。

对生物科学学院2014级国际班和普通班学生四年来的总平均成绩做方差分析(见表1)。经过one-way ANOVA检验,p<0.01,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说明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国际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显著差异,国际班学生的成绩比普通班学生的成绩高。两个班的成绩高低,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原因分析中不排除考核体系的差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学生满意度分析。ISEC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讨论观点,或以演讲、论文等形式学习。以学生为主的ISEC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通过访谈的方式反映出,学生认为这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模式,摆脱了“灌输式”教育死板的记忆方式,有一定优势(见图3)。数据表明学生认为有收获的占84.47%,其中收获较大的占19.25%,认为收获不大的占15.53%。通过访谈ISEC项目学生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上讲台讲课的收获是最大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尤其对自己讲述的部分印象深刻。然而当学生上台讲述时,由于语速太快或者内容复杂而导致其他听课的学生不能将内容完全吸收。从平时成绩考核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对英文的书写情况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学生对ISEC教学考核满意度的访谈说明,出勤、课堂表现、讲课、小测验、论文、作業等多种考察方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ISEC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是双语教学较为成功的考核方式。但也有其负面影响,就是当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分数不符合每个阶段测评的及格分数时,会提前“放弃治疗”,放弃学习这门课程,提前进入重修阶段的准备。

三、ISEC项目在生物科学专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学生为主的ISEC教学是该项目的特色,也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7]。有些ISEC项目的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该项目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只是盲目地等待和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没有理解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需要通过课堂积极互动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水平以及学习习惯也是ISEC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具有学院特色的双语教学。ISEC项目双语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在非英语课程学科中应用英文进行教学,以英语为手段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以英语为载体进行思维的训练[7]。通过基础课程以及专业知识的辅助,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最终使学生自如应用英语,从而在专业学科领域获得更高造诣[7]。但就现状来看,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词汇量不足、口语不好,无法在专业词汇较多的课程上用英语与教师交流互动,若一味强调英文授课,反而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学生不但英语能力没有改变,同时课程的接受也存在很大的影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因“生”制宜的教学策略,结合学校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硬性的英文双语教学转变为过渡式双语教学[1]。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内容,熟悉知识,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的预习,可提前分发关键词的词汇表单,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课程内容,并在授课过程中随机提问,强化学生的记忆。另外,在课后可推荐相关的英文资料给学生,促进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英文文章分析解决课本问题。建立微信群或QQ群,方便师生间的知识交流、积极互动和自由辩论。

2.逐步引导式地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方面有很大的禁锢[1]。习惯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无法投入到大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中,无法融入团队合作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继而不利于学生适应性和应用能力的锻炼[8]。有些同学上课不喜欢与教师互动,团队合作也不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与ISEC项目中通过增加实践、团队合作来提升学生明辨性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理念相冲突。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分组式批判学习的教学策略。将一门课程分解为几个重要部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演示、练习、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模式,在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学习评价标准,将具体要求明确并给出相应分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习惯。例如:小组PPT汇报时,汇报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做汇报,为加强学生的明辨性思维,其余小组应按照该评价标准对汇报小组提问并讨论,最后所有小组按照评价标准及表现相互打分,并讨论学习过程中各小组的优缺点,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最终目的。

四、展望

ISEC项目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进步的一把利剑。但由于项目启动、开展年限较短,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所以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只有挖掘ISEC项目的优势,完善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ISEC项目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相信ISEC项目的先进理念、国际化视野定能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巨肖.ISEC教学理念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李晓光.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教学模式浅析[J].语文学刊,2015,(2):110-111.

[3]古训.ISEC教学理念的实践与思考[J].学科探索,2017,(4):64-65.

[4]刘勃然.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教学改革探析[J].教学理论,2015,(33):176-178.

[5]王志红.基于ISEC理念的动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5,(12):77,209.

[6]赵艳玲,齐春燕,樊永军.ISEC教学理念下植物学教学改革几点思考[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01):82-84.

[7]陈雷明.基于ISEC项目的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91-194.

[8]张骁勇,张玉恒,马学林,杨威.ISEC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04):93-95.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教学实践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