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雨虹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高校的实践教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文章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基本情况,分析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寻找创新和改革方向,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族地区;实践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10-02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要充分挖掘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1]。《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生产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推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文献综述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近几年较多,左军(2017)认为双创时代,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要求,建设资源共享、竞赛实践、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性为目的,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构建实践育人基地、政府、社会“三方融合”的保障体系,并最终形成“学生勇于创新、学校鼓励创新、国家扶持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2]。许春华(2015)提出立足于高校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推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实现路径,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3]。赵中华(2018)认为应该进一步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让各专业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有据可依[4]。综上所述,研究创新创业背景下的这几篇文章都是从实践环境、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科研生产、制度建设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方面。理论知识终究要和实践相结合,教师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服务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2.创新创业的背景要求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上课仅仅讲述课本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求。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强校、兴校的必然要求。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之下,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小同其他高校的差距,这也是必须要走的创新改革之路。
3.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科研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又可以为师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论文质量,为学校储备优秀的科研人才。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1.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的目的不在创新,而在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是其真正所在。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分层次、有目标、分阶段的创新性的思维引导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
2.建立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和完善专业培养机制,让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最前沿,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亟须的、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完善的方向。另一方面,专业培养应该与创新创业教育相挂钩,只停留在书本上、课节少、动手环节少、专业不细化的大班课等问题都是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很重要,而这个能力归根到底是硬件和软件的操作平台,因此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都要进行,运用设备和软件平台是教师和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
4.教学科研生产与创新创业实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才缺乏、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较少等原因使得该地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所以只有重视人才引进、培养本校优秀人才、对教师教学科研生产实行激励机制,职称与科研能力和工资水平相挂钩,积极搭建并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教师和学生多去了解不同的企业、实践不同的岗位,才能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5.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密不可分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5]。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加以引导,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必要时给予技术支持,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要对社会发展有益。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为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在探索可行途径。
1.建设符合学生实践教学计划要求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把校外基地的功能从学生实习实训推广到学生科研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办學基地、就业基地的四合一定位。把实习实训掌握的第一手案例、资料融入平时的课程讲授,获取优秀的课程资源,建立实践教学的案例库,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2.把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课堂、校内实验室等共同组成完整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利用共建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行包括观摩学习、课程实践、职业技能培训、师生科研和毕业实习五个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其中,观摩学习、课程实践在基地进行,与课程紧密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地点主要在校内,由基地派出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阅历的行业协会专家授课;师生科研环节贯穿学习和实践的始终,引导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侧重相关问题,探索对策措施。
3.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兼顾校内、校外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内教师“走出去”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引进来”上,通过社会导师制度建设合理的师资队伍,聘请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6];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知行合一、文武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的各种专业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参加各种综合技能竞赛、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协助等能力。当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掌握职业技术和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还应该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劳动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Z].2016-05-12.
[2]蒋辉,欧阳胜.基于“双创”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7,(01).
[3]左军,于钦明,陈卓.“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
[4]许春华.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福州大学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
[5]赵中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改进研究[J].时代教育,2018,(9).
[6]潘懋元.試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