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滨, 林晓敏
医学教育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医学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动手实训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不同于其他院校,高职医学生受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以人为本的医疗主体等因素限制,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并且,由于学习任务重、专业能力不自信等因素,高职医学生的社会服务呈现同质化、简单化的趋势。若能将社会服务与实践实训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增加实践契机,巩固专业知识。本研究团队鉴于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开展本次研究,通过组建融实训操作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康复中心社团,并通过毕业后调查了解社团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探索提升和就业中所起的作用。
选择2014级和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72人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参加康复中心社团活动分为社团组与非社团组。社团组纳入标准:①自愿加入;②无中途退团;③在社团时间大于1年。
1.2.1 社团组 依托学院的医疗设备及师资力量,社团成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每周二、四、六开展面向全院师生及其亲属、社区街道、敬老院等群体及机构提供康复服务。康复中心社团服务运行模式见图1。
图1 康复中心社团服务模式注:健康评估包括血压、血糖测量,肝肾功能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姿势评估;资质指医疗许可备案;中康指针灸、推拿、拔罐治疗;西康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
1.2.2 非社团组 学生按学院要求,每学期完成6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下乡、入户健康宣传、社区服务等。
比较两组学生参加相关技能大赛获奖情况。采用电话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两组学生的就业及就业的对口情况。就业指有签订劳动协议或缴交医/社保;对口就业指从事与康复相关的工作(针灸推拿、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未就业指无法联系本人或既无劳动协议又无法提供相关缴交医/社保证明。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2名学生中,加入康复中心社团的有45名(男10名,女35名),未加入康复中心社团的有27名(男7名,女20名),两组学生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学科成绩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社团组学生就业44人、未就业1人,非社团组学生就业23人、未就业4人,社团组学生就业率比非社团组学生高(97.8%比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5),说明康复中心社团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社团组学生对口就业29人,未对口就业15人;非社团组学生对口就业8人,未对口就业15人。社团组学生对口就业率高于非社团组学生(64.4%比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18,P<0.05),说明康复中心社团的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专业对口率。
社团组学生参加康复技能大赛获奖6人(其中1人在毕业后代表漳州市医院参加福建省康复技能大赛获优秀奖),未获奖39人;非社团组学生均未获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5),说明参加康复中心社团活动可能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3.1.1 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他倡导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做”的环境[1]。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专业社团提高其“做”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被证明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科学模式[2]。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多,理论课占据大量学习时间,专业性社团成为锻炼其技能和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3],可弥补实训课的不足,更好的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医学生而言,“做”即为解除或缓解患者疾苦,做对患者健康有帮助的事。在医学培养领域尤其重视“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以致用。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认同感又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具有启发指引作用。所以,立足于实践,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4]。社团的多次实践活动,既是技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传承,学生在此过程中容易立足于实际产生新的思考,解决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开拓他们的就业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中心社团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较未加入社团的同学高,说明专业社团的活动组织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3.1.2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专业社团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5]。高职医学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实用型的医学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除了应具备完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适应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临床技能外,还应通过参与医学专业特色的社会服务,及时发现供需平衡差异,丰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实践技能,提升专业水准。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实战是培养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6],而专业社团正是我们实战的具体途径。一方面,在社团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典型案例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深化科研成果奠定基础,从而达到以教促研,以研带教,教研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社会实践服务,还可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所知,知晓学生所需,进一步实现学生所求,发挥学生所长,从而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目的。另外,教师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发现自身不足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日后授课能力的提升。
3.1.3 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了著名的“威斯康星理论”。他指出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并列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7]。而开展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社会服务,既可以提升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学院在当地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本课题调查统计表明,参与专业社团的学生参与技能比赛获奖成功率较高,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学院的认可度。
专业社团有利于学院探索如何构建实验室开放体系,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8]。加强实训设备的配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验中,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院培养技能型素质人才的硬性条件。而将实训设备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则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化、有效化、最大化。另外,学生社团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新思路[9]。
当前,创新创业为学院发展的重要任务,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所以专业社团的实践活动有利于高效开展创新创业[10]。目前国内已有多个高校通过专业社团探索出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1-12]。因此,专业社团为学院探索创新创业模式的一个途径。
3.2.1 信任危机 考虑到身份及技术等因素,就诊者并不采信学生的诊疗水平,更多的是依赖专业教师的技术操作,这样,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机会,自信心也受到打击。
3.2.2 仪器损坏与实验室安全 由于使用不规范,一些耗材如艾绒、艾条、针灸针等存在过度消耗的现象。同时一些实验仪器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设备损坏,增加学校教学开支。另外,酒精等材料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3 内生动力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成员的工作激情与新鲜感日益下降,成员流动性大,“开始热,过后冷”等现象给社团发展带来诸多不定因素,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致使成员积极性不高,参与热情不足,学习持久性差[13]。而专业指导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人手等原因,加之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作为保障,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社团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3.3.1 星级评价,反馈上墙 就诊者对学生不信任,主要源于对学生缺乏临床经验的担心。为此,社团采取星级评价模式,就诊者可以通过星级了解学生水平,增加就诊者对学生的信任感;同时,鼓励每位就诊者在治疗后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筛选部分评价上墙。这两项措施并举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服务中,多听、多看、多问、多学,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训练。
3.3.2 严格管理,完善制度 为规范实训室管理,社团采取当班负责制,即当班组长负责跟踪危险品(酒精等)的去向,对材料耗损进行及时登记,并与下一班次组长共同清点实验耗材,调试仪器设备,做到责任到人。
3.3.3 加大宣传,施与鼓励 做好社团宣传工作,对于推动社团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系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和户外宣传阵地,全方面、多层次开展宣传,全面展示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加社团知名度的同时,积极申请相关勤工岗位,完善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康复中心社团在尝试构建社会服务与实训相结合的新模式过程中,虽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实践证明,该社团对提升学生实践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专业社团是提升专业品味,营造校园氛围一个重要阵地。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激发师生内生动力的方法与完善相关制度,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综合能力实践和专业能力培养平台,为学院其他专业社团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为持续推进专业社团稳定、健康、高效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