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春,李奕嬴,朱军文
(1、2.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200240;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学术职业主要指高校教师这一社会群体。[1]学术职业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一种,可以表现为高校教师在不同地域、不同工作单位或不同职业上发生的移位。[2]前两种流动是地理上的流动,与后一种流动形式有着较大区别,学术流动应该主要指地理意义上的流动,包括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3]本文聚焦于地理意义上的学术职业流动,包括国内和国际、长期和短期的流动。学术职业自诞生起即是一个流动性较强的职业。[4]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显著,学术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增加。[5]以欧洲为例,瑞士的外国学者比例高达46%,英国达24%,挪威、德国、法国、葡萄牙等国也超过了7%。[6]多项研究显示,具有流动经历的学者往往产出更高,学术流动对于个人、机构以及国家等多个层面都有积极意义。[7]-[11]学术职业的合理流动,是市场配置学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12]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学术职业流动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该研究领域的总体图景,包括研究的时空分布、代表人物、核心领域、研究热点及其演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7-2017年期间的研究文献,以文献标题中含有学术职业流动等关键词为主要检索标准,具体检索式为:TS=((migra* OR immigra* OR mobil* OR flow* OR transnation* OR internation*) AND (college * OR univ* OR “higher education”) AND (staff OR facult* OR academ* OR scholar OR teach* OR talent* OR professor* OR researcher*) NOT (student* OR child* OR transf* OR firm OR enterpr*)),文献的语言不限,文献类型仅限定为论文(Article),文献分布的研究领域限定为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方向。基于上述界定,共搜索到1203篇文献,对结果进行甄别,最终获得1178篇有效文献数据,数据下载时间为2017年6月10日。
知识图谱是对科学技术知识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可视化后得到的结果,最早出现于管理学领域,现被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学界已衍生出多种知识域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相应分析工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分析工具有CiteSpace、NetDraw、HistCite、VOSviewer等。[13]本文使用的CiteSpace分析工具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超美设计和开发,基于科学计量学主流的引文分析图谱基本原理,和以信息可视化、可视分析为手段将抽象的引文网络变为直观的空间形式的图谱技术,[14]可用于探索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学科分布、代表作者等,能够将文献引证网络划分为不同的聚类并自动为其命名。[15]本文使用CiteSpace Ⅴ,通过文献时间与地域分布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共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对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相关研究的时空分布、代表人物、核心领域、热点变化进行可视化展现。
通过对1997-2016年文献数据的出版年份进行提取和分析,可以得出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相关研究的时间分布图(图1)。
图1 1997年-2016年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时间分布特征
近二十年学术职业流动问题研究发文总量达1174篇。从图1可见,产出数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0年期间相关研究并不多,年均发文量仅为1.75篇;2001-2007年期间,学术职业流动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年均发文量达到25.63篇,将近第一阶段年均发文量的15倍;2008-2016年期间,学术职业流动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热点议题,年均发文量高达104.89篇,是第二阶段的4倍,其中2012-2016年每年的发文量都保持在100篇以上,占二十年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的发文量达到了二十年间的峰值143篇。
在CiteSpace中时间分割(Time Slicing)选择1年,网络节点(Node Types)选择国家(Country),可得到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的地域分布情况,选择发文量排名前20的国家形成表1。
表1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地域分布
学术职业流动的相关研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从发文量看,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土耳其、瑞典、苏格兰、葡萄牙、法国、丹麦)发文量最多,其次是亚洲(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少的是非洲(南非)。具体到国家,发文最多的是美国,发文量高达365篇,数量上占据前20名国家发文总量的三分之一多,为第二名英国的2.4倍。从文献中心性来看,美国的中心性最高,高达0.67,其次是英国(0.35)、澳大利亚(0.18)、中国(0.12)和意大利(0.12)(表1)。
运用CiteSpace分析工具绘制作者高被引图谱,时间分割选择2年,网络节点选择共被引作者(Cited Author),阈值设置为(4,5,16)(4,3,20)(3,4,20),采用最小二乘数(Minimum Spanning Tree)算法,得出共被引作者的频次与中心性(表2)、共被引作者时区视图(图2)。
表2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共被引作者频次与中心性
续表
从文献中心性看,排在前三位的关键被引作者是里兹维(0.19)、马金森(0.18)、默顿(0.16)、福克斯(0.16);从被引频次看,排在前三位的关键被引作者是阿特巴赫(91)、布迪厄(70)、马金森(65)(表2)。阿特巴赫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林奇教育学院(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国际高等教育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的教授和创办者,在国际比较教育领域颇有建树。[16]里兹维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公共政策研究、全球研究等。[17][18]
图2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共被引作者时区视图
注:节点越大,代表被引频次越高;连线越多,代表中心性越高。
图2反映的是共被引作者的更替和互相影响。21世纪以来,在学术职业流动研究领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学者。2004年前后,社会学家布迪厄是这一领域的关键被引作者,其经典的场域、社会资本理论为学术职业流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影响了后来多位学者对于学术职业流动的阐述和解释。2006-2008年间,学术职业流动研究领域进入爆发期,诞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作者和作品,代表人物有马金森、阿特巴赫、恩德斯、泰希勒、奈特等多位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此外,福柯、默顿等社会学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文献不仅被引频次高,而且与前后年代文献的连线多、文献的中心性较高。比如,马金森曾于2008年发表《全球场域与全球构建:布迪厄与世界高等教育》,运用布迪厄的权力场域理论阐述美国如何通过学术自由流动等机制吸引全球优秀学者、建立自己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霸主地位。[19]2008年至今学术职业流动研究热度不减,代表人物包括克拉克(2009年),福克斯、梅林、斯劳特、拉维、萨克森宁等人(2010年),拉巴里、迪姆(2011年),申(2012年)、泰特(2014年)等也相继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
运用CiteSpace分析工具绘制文献高被引图谱,时区分割选择2年,网络节点选择共被引文献(Cited Reference),阈值设置为(2,2,12)(2,2,10)(2,2,9),得出共被引文献图谱(图3)、共被引文献(表3)。图谱中有节点372个,连线771条,密度为0.0112。
图3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共被引文献图谱
由图3可知,国外学术职业流动领域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文献群组。最大的文献群组是位于图3中心的科研生产力(Research productivity),代表文献包括阿克斯2008年的《国际化、流动与标准:新型隐性歧视?》、霍尔塔(Horta Hugo)2010年的《静思:学术近亲繁殖与科研生产力》等;第二文献群组为青年科学家(Young scientist),代表文献有穆塞琳(Musselin Christine)2008年的《打造欧洲学术劳动力市场?学术流动实证研究的相关经验》、奈特2004年的《国际化改造:定义、途径与原理》;与第二文献群组相邻的是第三文献群组多语种发表(Multilingual publishing),代表文献是利利斯(Lillis Theresa M)与柯里(Curry Mary Jane)2010年合著的《全球化语境下的学术写作》;图3最下方是第四文献群组体大学排名(University ranking),代表文献包括马金森与范德温德(Van der Wende M)2007年的《排名或被排名:全球排名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马金森2008年的《全球场域与全球构建:布迪厄与世界高等教育》、萨尔米(Salmi Jamil)2009年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挑战》等;第五文献群组是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ies),代表文献有阿特巴赫2009年的《边缘与中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奈特2008年的《动乱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变动的世界》。五大文献群组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一些共被引文献同时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群组,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表3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共被引文献
续表
结合文献具体内容,可对五大文献群组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一文献群组:学术职业流动与科研生产力研究。全球化时代,学术流动经历一般被认为有助于科研生产力的提高,成为衡量人才国际化程度的一项指标。例如欧盟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欧洲科研人员宪章、科研人员招聘守则》中强调科研人员应当有一定的学术流动经历。[20]霍尔塔在《固步自封:近亲繁殖与科研生产力》利用数据验证了学术近亲繁殖对科研产出的负面影响,建议政府及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鼓励学者的流动。[21]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的态度,阿克斯在《国际化、流动与标准:新型隐性歧视?》中提出流动经历与科研生产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不应当作为衡量人才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将流动经历纳入人才招聘与考核体系中反而形成一种新的隐性歧视,降低了学术团队的稳定性和效率、加剧了学术不平等。[22]
第二文献群组:学术职业流动与青年科学家研究。奈特从理论层面,结合现实情况,论述了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认为全球竞争加剧导致国家和相关机构都强调学术流动经历,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学术流动经历是重要的求职和职业发展资本。[23]以欧洲为例,近年来,欧洲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学术劳动力市场,鼓励学者在欧洲不同国家间的流动。穆塞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这种一体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对于欧洲大部分青年人才而言,学术流动经历是为了提高自己在本国求职的资本,跨国求职难度较大。[24]
第三文献群组:学术职业流动与多语种发表研究。利利斯与柯里2010年合著的《全球化语境下的学术写作》由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该书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展示了多位非英语母语学者的学术发表经历,探讨了英语在国际学术出版物中的垄断地位对非英语母语学者的影响,非英语母语学者们不得不参与到学术全球化进程中,打造自己的学术关系网络,为学术发表奠定基础。[25]
第四文献群组:大学排名与学术职业流动研究。马金森、萨尔米、哈泽尔科恩(Hazelkorn Ellen)等学者主要讨论了大学排名与全球人才竞争对于学术职业流动的影响。[26][27][28]马金森与范德温德在《排名或被排名:全球排名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中提出,大学排名导致了各国和各机构的人才战争,提高了科研产出作为职业资本的价值,从而促进了高产出科研人员的职业流动。[29]
第五文献群组:研究型大学与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奈特在其著作《动乱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变动的世界》中从总体上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包括学术职业流动在内的各个维度的变化进行全方位介绍。[30]阿特巴赫在《边缘与中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中重点关注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研究型大学的人才流失问题。[31]
五大文献群组之间相互联系,如迪姆等人的《高等教育的新面目?亚欧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研究》隶属于第四文献群组,主要讨论大学排名与学术职业流动,但同时也涉及到第一文献群组的内容,探讨了大学排名时代亚欧政府和教育机构为提高科研产出做出的努力。[32]
在CiteSpace中时区分割选择2年,网络节点选择主题(Term)、关键词(Keyword),阈值设置为(2,2,17)(3,2,18)(3,3,15),采用最小二乘数算法,得出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热点时间区域图(图4)、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列表(表4)。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对研究热点做进一步的跟踪。
表4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
根据表4,“女性”“性别差异”等词的频次和中心性都较高,可以看出学术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是研究热点;“科技”“科学”“研究”“创新”“科研产出”“研究型大学”等热点词反映了学者们对流动效果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流动与产出之间无必然联系,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流动经历有助于构建学术网络、学术写作与发表,巴拉法蒂(Baruffaldi Stefano H)、兰东尼(Landoni Paolo)的研究证明是否与母国保持联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与母国联系较多的学者回国可能性、科研产出均高于其他人;[33]“合作”“全球化”“国际派遣”“合著”“合作网络”等关键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个人与机构层面的合作都在增多,无论是个人层面的国际学术网络构建,还是机构层面的跨国合作项目,都推动了全球范围的人才流动;[34]“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关键词代表的是相关研究关注的区域。近年来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与教育机构正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家庭”“移民”“政策”“管理”等关键词可看出,移民也是一大研究热点,一些研究证明移民学者的科研产出高于非移民学者,[35]人才输入国从中受益颇多,但同时也造成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问题,加剧了全球教育和发展的失衡问题,[3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输出国政府应当同步创新政策和移民政策,营造良好的科技与商业环境,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流。[37]
图4 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热点时间区域图
注1:节点越大,代表出现频次越高;连线越多,代表中心性越高。
注2:2011年以后的热点词年代较近、共现频次较低,未在图中显示,这些热点词包括Innovation(2011年)、International assignment(2011年)、Family(2011年)、Australia(2012年)、Internationalization(2012年)、Knowledge(2012年)、Network(2012年)、Politics(2013年)、Co-authorship(2014年)、Hong Kong(2015年)、Satisfaction(2015年)、Professional/faculty development(2016年)、Human right(2016年)等。
图4显示,国外学术职业流动研究的热点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早期,流动的效益受到了重点关注,从21世纪初到2005年前后,“绩效”是一个高频、高中心性的热点词;2006-2008年“科研合作”成为热点,同时“全球化”“质量”“合作”等词显示学者们对流动效益的关注较为持久;2010-2014年,研究热点呈现分散化特征,包括“科研生产力”“女性”“中国”等。学术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学术职业的流动与信息流动、学术职业流动相关的管理与政策、学术职业流动的新兴地域等开始步入国际学者的视野。2015年以来,国外相关研究的关注点开始更多地关注流动学者的生存质量,热点词语包括“满意度”、“职业发展”“人权”等,而早期的“产出”“质量”等热点词开始淡出。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分析工具,对近20年学术职业流动研究领域1178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文献的时空分布来看,学术职业流动问题的相关研究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年均发文数量从1997-2000年的1.75篇提升到了2008-2016年的104.89篇,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相关研究力量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欧洲,美国的发文量和文献中心性均居全球之首。
第二,从研究的代表人物来看,早期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经典理论为学术职业流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006-2008年间,代表人物有马金森、阿特巴赫、恩德斯、泰希勒、奈特、福柯、默顿等著名教育学与社会学学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全球性机构也关注了学术职业流动问题;2009年至今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克拉克、福克斯、梅林、斯劳特、拉维、萨克森宁、拉巴里、迪姆、申、泰特等学者。
第三,从研究的核心领域来看,国外学术职业流动问题研究可以划分为学术职业流动与科研生产力、学术职业流动与青年科学家、学术职业流动与多语种发表、大学排名与学术职业流动、研究型大学与学术职业流动五大文献群组。学术职业流动与科研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流动有助于提高科研生产力,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表示质疑;近二十年间的研究较为关注青年科学家这一群体流动的原因、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带来的效应;论文发表是学术职业流动的一大效益,尤其是有利于非英语母语学者在英语期刊上的发表;大学排名的诞生与发展导致全球人才竞争加剧,进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职业流动的载体,在人才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后,国外学术职业流动问题研究的热点也在动态发展,早期的研究更加关注产出与绩效;2006年以后国际合作的热度开始凸显;2010-2014年,研究热点呈现分散化特征,同时出现了性别、创新、政策与管理、流动地域等多个维度;近年来研究热点开始转移至满意度、职业发展、人权等更为人本主义的一面。
目前,我国的学术职业流动或高校教师流动现象引发关注,关注的重点包括海归人才引进的政策与效应,高校间人才竞争或相互“挖人”带来的区域、校际失衡问题等方面,对学术职业流动与科研生产力、学术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青年学者的流动意愿与流动障碍、学术职业流动的满意度等方面还缺乏深度的分析。随着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相关研究也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