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张湘韵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国家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而推出的全新战略。那么地方高校在这场“双一流”建设中处于什么位置,应该怎么面对国家提出的全新高等教育方案、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017年重庆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意见》,促进重庆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内涵式发展。文件将重庆市高校分为综合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技能技艺型四类。四川省在《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要统筹建立高水平学校和学科,分层分类建立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和省级一流特色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建立高端新型智库,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全国竞争力的区域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那么作为高等教育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地方高校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何获胜?在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自身的学科实力?在全新的资源分配模式中怎样把握时机获取学科发展的必要资源?如何实现学科排名和学术声誉等的提升?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质量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质量建设的核心部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学科的内涵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是大部分学者在学科内涵上有类似的观点。周光礼认为学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知识体系;第二,学科是一种学术制度,它以分门别类的制度安排来追求知识,[1]也就是说,学科建设就是学科知识学术制度化的过程。宣勇等提出学科概念的两种形态说,学科概念从其形态上可以区分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2]龚怡祖认为学科是在知识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的人为活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科的形成是研究者随意而为的结果。学科的建构遵从知识属性和社会属性。[3]刘小强认为,学科是观念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结合体,是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的统一体。[4]由此看出学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二是指学科是围绕知识生产的创新所建造的组织与制度。
一流学科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学术产出,所以学科建设要吸纳优秀的人才,产出前沿的研究成果。依据学科服务范围的差异,一流学科可分解为国家层面的一流学科和区域层面的一流学科。一般来说,地方高校主要服务地方,所以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为地方发展做先导性研究、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
学科从其内涵上来讨论,至少涉及三重属性:其一,学科作为知识体系,其发展不仅包含了知识的创新,还包含知识的整合和重构。其二,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制度,它以分门别类的制度安排来追求知识。学科的构建实质上就是学科从知识体系转化为学术制度的过程。[5]其三,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组织,集合了人财物资源,承担了知识体系完善的学科建设终极使命。从学科三个方面的属性来分析,学科建设莫过于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知识体系的传承和创新;二是学术制度完善,明晰学科边界,对学术活动进行指导、约束和规范;三是学术组织壮大,成员结构合理化。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学科建设的三重属性既要遵从知识体系构建的一般属性,同时也要结合地方知识生产的特性进行。
知识是人类智识生活的结晶,[6]121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学科是知识体系建构的结果,是科学的细化、知识的分类。[7]知识的演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科的产生是人们对知识加工和分类的过程。把知识当作一类学科分析的基本要素正是基于知识和学科之间密切的关系。
地方高校的学科知识既具有知识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地方性。首先,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具有差异性。克劳彭伯格认为地方性知识是指某一具有独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地区中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劳动获得直接经验而形成的智慧。[8]其次,对于不同的地区,地方性知识的内涵和形态也不尽相同。地方性知识是本地社区或人民经检验合法从而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9]对于不同的社区,现有的社会环境、文化资产和社会背景可能截然不同,因而他们所认为的有效、合法并经过多年时间检验的知识和智慧也可能不同。[10]其三是地方性知识的主体。知识是一种随着人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的东西,不是既定的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有效的东西。知识的产生既不是单一的主体,更不是普遍的人类,而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具有连带关系的共同体。这足以说明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建立在地方性知识生产的基础上,其产生的基础是地方这个特定的区域,其主体是地方具有连带性的群体。
目前学界对学科制度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尚存在知识生产制度说、学科制度建设说或者是体制建设说、学科理论体系规范或学科制度化说、知识生产和高级专门人才生产整合说、学科体系中的个人和组织行为规范说等。从以上几种学科制度的界定来看,学科制度包含的内容及其广泛,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规范的涵义、又有理念的内容,几乎所有和学科相关的一切都属于学科制度的范畴。本文认同学者庞青山的观点:即学科制度是大学学科组织中规训学科新人,控制学者学术职业样式的规范。[11]主要包括学科设置制度、学科生长制度、学科评估制度等。
制度建设对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科建设首先要关注制度建设,制度用来规范制度内人和事物运行,是学科发展取得进步的最大保障。规范的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学者行为规范,使各项活动得以合理有序的进行,同时也是维护学者权益的有效手段。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制度,只有一流的制度才能吸引一流的学者,只有一流的学者才能造就一流的学科。
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制度建设特点鲜明,表现在地域性,灵活性和文化差异。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成为普遍的学科建设制度参照体系,但是一般地方高校并不完全适应重点学科的标准和要求。从我国重点学科的评选到“一流学科”的评选来看,地方高校在模仿重点学科建设中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强化了对重点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认同和组织认同,试图通过模仿借鉴这个标准给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脱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反而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制度失去了灵活性。其次是地域性。外部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既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也为组织活动产生必要的制约。东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与东西部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再次,制度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文化观念,文化观念不是以人为的形式出现,而是形成一种神圣的理性。文化作为存在于人们之间的符号和意义系统,在社会中形成了各种社会秩序,包括风俗习惯、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这种既成的保守和非理性思维方式和心理积淀,直接后果是不善创新。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制度建设受到了这种特定环境下文化观念的影响。
学术组织是高校中最基本的学术单元,是高校学术资源的载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学科层面建立的团队,如在高校中设立的学院、教研室等;第二类是基于问题建立的团队。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团队,都直接承担着高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依靠的关键力量就是高校的学术人才。
从学科的合法性来看,学科发展既要依靠学院层面的学科组织,也要依靠基于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学院是高校学术团队存在的主要形式,高校内的若干学院组成了若干学术组织。从其组成方式上看,是在学院内部行政力量的组织下形成的,是行政规划的结果。高校学科建设的中心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学术人才,组建强大的学术团队。
地方高校学术组织的人文性特点。“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难以准确陈述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格、个性、理想等密切相关。人文性一般是和工具性相对应的,地方高校学术组织的人文性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地方高校在经济留人和资源留人上都占不到优势,所以地方高校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西部地方高校,毋庸置疑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并非是一个精确的指向。因为它是基于地理位置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粗略划分,不是指某个专门地方的高等教育。所以本文所指“西部地方高校”是基于地理位置上的西部、教育综合实力不够强的高校,主要还是指西部地区省、市一级的高校。基于西部地方高校过去的发展经验,学科建设在西部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到“双一流”建设项目启动,学科逐渐成为西部地方高校重视的焦点。学科建设受到西部地方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是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学科依然困难重重。
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例低,一流学科数量偏低。
西部地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占比例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其中东部地区47所,东北地区7所,中部地区11所,西部地区19所,仅占20%,低于北京市拥有的22所。在西部12省市区中,云南省和甘肃省没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没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省份。
西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数量偏低。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137所高校共计465个学科入选,分布于108个学科领域。其中西部地区共有50个学科入选,占全国的10.75%。除去西安交通大学8个、四川大学6个、兰州大学3个和重庆大学3个,其余6省只有一个入选一流学科。相较于清华的41个、北大的34个,西部地区一流学科数量总和不及清华北大总和。从与“双一流”相关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一流大学无论是A-及以上学科数还是B+及以上学科数,除去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外,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数。(见表1)
表1 西部地区一流大学学科评估结果
从某个角度来说,一流的学术团队是一流学科的代名词。一流的学术团队在人才结构上呈现的是一个梯队,包括高端领军人物、稳定的中坚力量和优质的后备力量。团队要实现效率最大化依靠的是科学的团队管理。建设一流学术团队有三种方法:一是靠外部人才引进,二是靠内部培育人才,三是科学管理留住人才。西部地方高校在团队力量方面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与部属高校比起来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形势更加严峻。从高端领军人物引进上来说,西部地方高校在领军人物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在西部地方高校中领军人物的比例只占到1%,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的5%来说差距较大。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人才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局限于薪酬待遇,因此出现西部部分地方高校开出了百万年薪、千万豪宅,也没有吸引到顶尖学者的情况。与此同时西部地方高校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当地政府支持,而西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在最直接的资金支持上西部地方高校往往处于劣势。从人才的内部培育上来说,西部地方高校目前没有完善的人才成长长效机制,而人才培育需要的周期比较长,西部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人才的培育,所以才会造成团队力量内生性不强。
从团队管理上来说,地方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团队管理制度,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程度不够高,即使有高水平的人才也是单枪匹马作战,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学术人才的潜能没有被积极的调动起来,团队内部之间缺乏交流,对外缺乏学习和借鉴。这并不是说地方高校没有学术团队,而是学术团队的成立本身就不是因为志同道合组织起来的,而是在高校学科评估中需要学术团队,高校在评估政策的诱导下临时组建了所谓的学术团队,这样的团队只是名义上存在,并没有发挥团队应该有的作用。团队之间没有协作,没有高质量的学术产出直接造成学术人员的流失。另外教师的频繁流动不但没有给西部地方高校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师资力量,反而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不均衡分布,导致西部地方高校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而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是依赖于人才的活动,高水平人才的频繁流失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分布的“非均衡”程度,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程度比较低,造成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多,高水平的学术产出少。
科学研究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仪器设备为标志的资源条件是学生和学者研究、探索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科研条件包括不同级别社科基地、实验室、工程开发中心和图书数据库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持续展开,高校在开展科学前沿重大工程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重视和依赖学科研究设备平台的搭建。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拥有先进的学科科研平台、基地实验室等。剑桥大学之所以能在近代物理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培养出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离不开世界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所以以“卓越”闻名于世,这要归功于拥有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对于西部地方高校而言,首先缺乏的是高级别的科研平台。缺乏基础的人文社科实验基地对于科研能力提升及科研效率提高是一个很大障碍。另外,西部地方高校由于平台的建设没有落到实处,形式存在而实质不存在,所以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地方高校的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都决定了其办学定位要充分考虑其地方性和区域性,遵循历史传统和行业特色,服务地方。然而也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地方高校研究方向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部分院校的办学特色在过去“扩规模,改校名”大潮中被淡化、弱化,学科研究的趋同使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地方院校按照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办学思路来办学,地方高校在资源尚缺的情况下盲目追求规模扩大、学科齐全,导致研究思路和人才培养同综合性大学趋同化,对自身的特色挖掘不足。
另一方面是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学科是近代人类发明的认识世界的工具,在大学出现后,学科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建制。在社会层面上,学科演化为一种话语体系,甚至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这是学科制度化的基础。[12]学科专业设置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生命力,特别是地方性的省属院校。1978年之后,高校逐步获得了设置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地方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然而缺乏全局意识和整体规划,导致地方高校教育理念、目标定位、培养计划和学科专业设置趋同。通过对西部地方高校的官方网站、招生简章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有90%的高校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85%的高校设置了英语、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专业,78%的高校设置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专业,50%的高校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专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重复,同质化比较严重。
此外,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不突出,方向不够明确。西部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摊大饼”现象:求大求全,研究方向趋同,突出成果较少,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没有自身的特色和强项,只是在行政指令下完成指标,而不是科学的规划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所以结果必然是资源浪费,重复劳动。然而学科的发展需要有特色优秀的学科群作为支撑,优秀的学科群构成优秀的大学,如哈佛大学医学、商学、法学,牛津大学的生物医学,清华大学物理等都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地方大学在历史积淀和现实发展中暂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方向和发展领域,因此还没有创立学科优势,大多是在随大流式的盲目发展。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体现了高校学科研究与管理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13]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关系到高校的科研定位和特色发展,是高校学术自由和学术研究潜能的重要表现。《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符合大中小学老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西部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数量轻质量。重数量轻质量是当今科研体系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问题。[14]所以导致高校教师急功近利,在学术研究中追求低质量高数量的学术产出,低质量的重复研究破坏了整个学术研究的氛围,“学术泡沫”使学术研究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打击。二是重形式轻实质。西部地方高校逐渐形成了唯核心、唯SCI是从的评价标准。教师的工资和职称评定都与其在自己领域权威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密不可分,然而却忽视了学术品格、学术态度等的考量。
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可以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机遇。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讲,“双一流”方案给西部地方高校提供了上升的可能性,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给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其次,在资源分配层面上,西部地方高校获得了学科建设的机遇。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下的资源分配是定额分配,“双一流”的全新制度将会给一流学科提供额外的经费支持。再次,西部地方高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是地方性知识生产和创新独有的优势,“双一流”方案中变化的竞争模式给西部地方高校提供了机会。第四,知识创新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地方高校在特色发展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口。最后,西部地方高校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这必将成为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双一流”战略为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地方高校应该在这场突出学科和特色的竞争中把握机会,结合自身的特点,着力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双一流”战略引入了竞争性的发展机制,给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的动态机制”。分层支持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实行适度开放,给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提供了参与竞争的机会。西部地方高校通过发挥优势学科的品牌效应,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组织,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围绕学科优势和学科人才联动机制,提高学科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激发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冲击一流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新的环境中迅速转变思路,建设区域性“一流”学科。
建立完善的学院治理制度。这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基础,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流学科建设涉及到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主体,政府、大学、学院和学科组织应该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上指导和顶层设计,大学这一层级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科群的建设上,学院专注于学科建设。所谓的学院治理就是多元的学院利益相关者在多中心分化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以民主、协商、互动的方式协调彼此权利义务关系,配置学院资源的过程。[15]学院治理不是院校的行政部门制定一整套的活动规则,而是凭借治的文化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过程。形成制度认同是制度得以实施的基础,学院治理有利于学科主体落实学科建设规划、执行学科建设方案。学院治理能够发挥学院参与学科建设的主动性,激发学术与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与学科密切相关的众多利益相关者投入学科建设的积极性,能够释放他们参与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持续活力,为一流学科建设注入内部能量。
在“双一流”方案中国家对各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出了指导性的思路,而学科建设的重心在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各个层面的关注重点不一样。学院治理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是做好高等教育一切工作的基础。要做到完善的学院治理,需要调节好大学、学院、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关系。要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制度层面上,政府要放权于大学,而大学要放权于学院。在学科建设中,政府不能事事都干预,急功近利,而是要遵从学科发展规律,良好的学院治理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要条件。学院制度建设的好坏关乎一流学科建设的成败。一流学科是由一流的学者、丰富的资源和健全的学科制度构成的,而一流的学者和资源只有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发挥作用,才会有较高的学术生产力。学术生产力由人才、资源等流动性较强的要素构成,一流学科建设只有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把高质量的人才和稀缺的资源凝聚到一起才能实现。
“双一流”建设支持学科特色多元化发展,地方高校关注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指向市场需求,突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及时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战略转型是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无论是哪一个层次都争先恐后地建设综合性大学。而地方高校从事基础性研究无论是人才结构、硬件设施还是研究投入都没办法与部属高校匹敌。在这一严峻形势之下,地方高校必须要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应该强化优势特色,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准确定位建设目标,避免盲目同部属高校正面交锋。同时要避免地方同类型高校同质化,在结构调整和内涵转变的基础上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向创新和特色化转型,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教学和科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主要依托地方经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因此西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强调服务西部,展现区域特色。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应该贯彻服务地方这一思想。
首先,学科研究要紧扣区域经济脉搏,掌握社会需求,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指导。目前,知识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学术资本主义盛行,社会对高校一流科研成果的期望越来越高。在内部和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只有通过一流学科建设才能实现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只有高水平的人才才有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人才的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大学为什么要有学生”。[16]87高等教育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是培养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准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摒弃偏离实践需要的角色定位。从学科建设的实践逻辑上讲,科学研究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科学研究的力量,而两者都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一系列的因果逻辑关系链条依赖于人才这一核心要素。人才的价值是通过实践展现出来的,所以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脱离实践的标准。
最后,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促进学科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找准学科发展定位。我国2000余所省属地方高校中仅有85所拥有共157个ESI前1%学科,其中1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拥有ESI前1%学科数为48个。[17]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的ESI前1%学科数量非常少,甚至是没有的。按部就班发展很难追赶上其他高校的同类一流学科,所以地方高校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和同类型高校和学科实行错位发展战略,在新的领域寻找突破口。具体来说,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开同强势学校和强势学科相同的发展方向,开辟一条新的路径。错位竞争是地方高校参与学科竞争的必经之路。其次,学科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相适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在于地方经济,地方高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的特殊需要,利用特有的资源,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库支持。
在国家“双一流”政策的激励和推动下,高校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特别是高端学科领军人物。制约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高端领军人物的匮乏。这会导致学科建设定位不清、方向模糊、团队凝聚力不够等问题。学术领军人物可以给学科建设一个清晰的定位,搞清楚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避免重复无用的低效工作,提高学术产出和成果转化能力,保证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西部地方高校吸引高水平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转换吸引人才的思路。西部地方高校由于所处的地域特点和资源有限,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学科的领军人物。针对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应该转化思维,转变以金钱作为唯一砝码来吸引人才的做法。西部地方高校应该凸显高校自身的特色,地方特色正是学科研究原始材料的获取基地,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根本源泉。
其次,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力量薄弱的原因之一是人才流失严重。合理的人才流动利于学科发展,但是不合理的流动则会导致人才流失。因此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势在必行。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科学地对专家团队人员进行分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人才的专业发展方向目标和兴趣有合理的规划和认识,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较高的职业成就感。二是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薪酬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人才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促进学科的发展。要积极申请放松工资总量限制,确保在有关部门的备案下,学校实行自主绩效考核,建立与工资增长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现有工资基础上适度上浮,通过薪酬激励制度来激发积极性,留住人才。
第三,优化治学环境。地方高校团队凝聚力不足最关键的原因是治学环境亟待优化。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等是高校学术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开创开放性的治学环境,要创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既重视成功也包容失败的治学思想,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工作氛围,让各类人才潜心研究探索。目前多数地方高校治学环境非常封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少举办学术性交流会议,二是很少参加高端学术交流。所以地方高校应该在学术交流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术研究人员对外交流。
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依赖于学科平台的发展,学科建设中项目的开发和成果的产出多借助于平台运行。改善科研条件可以依靠高校本身的力量自己建设,也可以依靠外部的力量共同建设。考虑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地方高校在资金筹措方面困难比较大,所以鼓励西部地方高校和政府以及企业进行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拓宽企业参与路径,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提出“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18]西部地方高校应该将科研项目作为“桥梁”,通过地方政府的协调,将地方高校中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同企业的资金、高质量的仪器设备进行融合,构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共建的发展模式。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对接企业的需求,合理利用地方资源,避免重复低质量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实现地方高校人才的学术价值,同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创收,让地方经济和高校学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
评价机制是学科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限制器,这取决于管理者对评价机制的理解和运用,也取决于高校教师对评价的态度和反应。西部地方高校在科研评价中陷入了唯数量和形式论英雄的误区,所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成果的粗制滥造,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追求形式而忽视实质。因此要建构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教师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进行正向催化。
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生态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科研条件,重视科学研究的人文关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解释了西部地方高校教师为何只注重科研的数量而不关注质量,因为在评价体系中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基本的生存需求,教师在职称评定、奖金额度上都以数量为标准。建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环境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教师的生存压力。
其次,注重数量评价指标和质量评价指标相结合。应当注意不同学科专业成果产出的周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而应该制定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评价机制。评价指标是西部地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成果不是一个可以完全用数量来衡量的事物,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该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学科而异制定对应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