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

2019-08-20 13:52牛健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益生菌

牛健飞

摘要 目的:对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序贯疗法,观察组选择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观察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而言,选择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序贯疗法;益生菌;幽门螺杆菌;胃炎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研究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00例,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采用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的50例,其症状恢复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且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9 - 70岁,平均(42.9±3.7)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5.1±1.2)年。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 - 69岁,平均(43.1±3.8)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5.2±1.3)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对照组选择序贯疗法。其治疗方法:前Sd,为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与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的用法用量:口服,20 mg/次,2次ld。阿莫西林胶囊:口服,1 g/次,2次/d。后Sd,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以及替硝唑。奥美拉唑肠溶片的用法用量:于餐后30 min以温水送服,20 mg/次,2次ld。克拉霉素片的用法用量:于餐后30 min以温水送服,500 mg/次,2次ld。替硝唑的用法用量:于餐后30 min以温水送服,400 mg/次,2次/d。观察组选择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患者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冷开水送服,420 mg/次,2次/d,服用时需与抗菌药至少间隔3h。为两组患者均提供为期lOd的持续治疗。治疗期间,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禁用其他药物。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间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比较: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幽门螺杆菌属于一种可以定植粘附于胃黏膜表面的革兰阴性杆菌,可以引起胃炎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饮食水平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由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导致的,因此此病治疗的关键便是根除幽门螺杆菌[1]。

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而言,以往仅仅选择序贯疗法。在序贯疗法中,前Sd采用的阿莫西林能够对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造成破坏,防止形成克拉霉素的流出通道,从而促进了后Sd克拉霉素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克拉霉素与幽门螺杆菌的核酸结合而发挥治疗效果。陈建超的研究结果显示[2],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而言,选择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益生菌能够释放有机酸或细菌毒素而对细菌的细胞壁与胞质造成破坏,防止幽门螺杆菌粘附于胃上皮细胞,有利于阻止幽门螺杆菌定值、抑制其生长、稳定胃黏膜屏障、减轻由于幽门螺杆菌而造成的胃黏膜炎症,从而可以促进损伤黏膜的愈合[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OO%高于观察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6.OO%)高于对照组(84.OO%),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而言,选择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而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如食欲减退、腹泻、皮疹、便秘、恶心、呕吐等,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将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推广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彭昊,邓敏.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0):795-797.

[2]陈建超.研究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3):97-98.

[3]周洪莲杜燕.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8(94):223-224.

猜你喜欢
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益生菌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两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