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祺 余天泰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辨证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中医辨证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疾病中医症候分布规律和特点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肺血管、肺实质、呼吸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易对患者牛活质量和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常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1],在中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肺胀”“喘证”范畴,其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而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疾病随着肺气虚一肺脾气虚的发展,人体肺功能损害程度不断加重,本虚标实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中医证候特点,目前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依靠四诊合参,为了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变化情况[2],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若未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以朐闷、喘息、呼吸困难、气短、咳痰、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3]。该疾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而阻塞性肺气肿可能参与该疾病发病过程,目前临床已经发牛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外因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吸入、吸烟等,内因主要包括气道反应性增高、遗传因素等。吸烟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阻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和发展的主要措施为戒烟。同时,减少化学物质吸入和职业性粉尘吸入,能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接触职业粉尘人群应进行保护,例如棉纺织、金属矿、煤矿、化工行业等[4]。
中医学辨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辨证尚未统一,分型从单一证型直至复合证型,从而导致无法动态反映变化过程,难以客观反映患者中医病理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中医学辨证方式具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等,上述辨证方式均是从不同层次和视角进行,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但是尚不全面,多种多样的辨证方式,易导致内容重叠、概念混淆,给临床辨证带来较大的困难[5]。
根据病变分型难以反映人体病变复杂性,病情和体征均复杂多样,在临床辨证过程中使用按病变分型力式,不仅难以体现出辨证的复杂性、灵活性,还违背了辩证思维原则,使辨证结果不准确[6]。
辨证主观因素较多,中医辨证尚未规范,主要是由于不同医者的经验和思维不同而导致,南于主观因素较多,易导致诊断结果受到影响,从而对辨证论治的传授造成影响,使其水平下降。中医证素分布特点
将证素作为中医辨证新体系,不仅能提高辨证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还能将中医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对中医辨证十分重要。在证素辨证中,要应用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等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多种综合研究,能提高中医辨证理论,使证素辨证具有明确的操作系统和理论系统。任何复杂的证均是南病性、病位等辨证要素排列组合构成的,采集人体各种证候,均是为了对证素进行辨别,证素为辨别的关键,在中医证素辨证体系中,使用多学科和复杂性系统科学理念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信息科学、复杂理论、系统科学进行表达,采用多维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力式,研究证素辨证,使辨证具有明确理论体系[7]。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为肺气虚,并且饮食、情志易导致其发病,该疾病易导致人体气血、脏腑发牛病理和牛理改变,易导致肾不纳气、脾失键运、肺失宣降等情况[8]。证素主要分为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是正邪相争概况,反映人体疾病的病变本质,同时也能对人体疾病病机进行反映,而病位证素主要反映了人体病变部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性证素主要包括血瘀、痰、阴虚、气虚等,其中以气虚较为常见,病位证素包括脾、肾、肺3项[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以肾、脾、肺为主,由此可见该疾病稳定期以气虚作为主要病理因素,首先作用于人体肺部,肺虚日久,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易导致肺脾气虚,若人体病情反复发作,易导致迁延不愈[10],肺以气为主,肾是气之根,肺肾气虚,肾失摄纳,易导致肺、脾、肾俱虚,可见肺气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同时外邪易侵、肺虚卫外不同,易导致该疾病反復发作,发作时易痰瘀并见,病情稳定时,人体痰瘀减轻,但是稽留难除,以气虚作为主要表现,肺、脾、肾作为病位,主要以肺为主。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机主要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但关键是气虚[11]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久病,余天泰推崇扶阳法[12],认为肺胀多久病伤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肺脾肾阳虚亦为其病理因素之一。
中医学辨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中医学辨证方式多种多样、病变分型方式、辨证主观因素较多等,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后,研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采取多学科和复杂性系统科学理念结合的研究方式,使中医辨证具有明确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常文俊,李风森,荆晶,等全国六区慢性阻塞性肺病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J].新疆中医药,2017,35(2):60-63.
[2]王胜,叶海勇,陈悦,等.302例慢性阻塞件肺疾病急件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57-62.
[3]刘炜,葛正行,李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忐,2013,38(20):3587.
[4]李竹英,田春燕,刘文波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病因病机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 1):92-94.
[5]柯庚中,洪敏俐,李灿东,等.cOPD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2): 186-188.
[6]刘海叶,王亚利,王鑫围,等.养阴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证患者白三烯B4水平的影响[J]中医杂忐,2017.58(8):673-677.
[7]宋丽华,祝建材,王枫补肾益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川.中医学报,2017,32(9):1613-1615
[8]谈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中医辨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31-832.
[9]陈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74-1476
[10]郭洁,张勇,武蕾,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339.
[11]景璇,郭洁,赵小静,等.慢性阻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7):1384-1388.
[12]陈勋善余天泰教授论扶阳[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