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例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分析

2019-08-20 08:13尹细凝吴星恒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呼吸衰竭

尹细凝,吴星恒,秦 聪

(南昌大学a.研究生院医学部2016级; b.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昌 330006)

早产儿即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满28周而不足37周的活婴[1]。早产是临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也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早产儿现象日益严重。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已超过10.0%,而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已上升至11.2%[2]。有研究[3]发现,早产儿虽然存活,但因其宫内生活时间短,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生后易并发多种疾病,如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罹患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概率高等,可留下智力、听力障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胎龄、出生体质量与主要并发症的关系,为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胎龄为28~36+6周的早产儿667例,男403例,女264例,男:女=1.5:1。剖宫产术495例,阴道分娩172例。将667例早产儿按胎龄分为3组:胎龄28~<30(28.8±0.6)周组(胎龄1组)21例,男16例,女5例,体质量860~1990(1 312.8±558.4)g;30~34(32.2±1.0)周组(胎龄2组)194例,男115例,女79例,体质量860~2850(1 836.5±552.9)g;>34~36+6(35.7±0.8)周(胎龄3组)452例,男272例,女180例,体质量1450~4100(2 528.7±548.9)g。将667例早产儿按出生体质量分为3组:860~<1500(1 237.0±558.4)g组(体质量1组)59例,男38例,女21例,胎龄28~35+2(31.0±2.1)周;1500~2500(2 090.0±549.0)g组(体质量2组)361例,男207例,女154例,胎龄28~36+6(34.3±2.0)周;>2500(2 857.4±549.4)g组(体质量3组)247例,男158例,女89例,胎龄33+2~36+6(35.9±2.0)周。

1.2 排除标准

1)胎龄<28周或≥37周;2)住院时间<24 h;3)患有先天性畸形和(或)遗传病代谢病。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各组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主要并发症

667例早产儿前5位的并发症分别为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201例(30.13%);贫血164例(24.59%);窒息119例(17.84%),其中重度窒息18例,轻度窒息101例;呼吸衰竭66例(9.90%);呼吸暂停62例(9.30%)。

2.2 各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

胎龄1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与胎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1、2组NRDS、贫血、窒息、呼吸衰竭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3组,胎龄1组NRDS、贫血、窒息及呼吸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1、2组NRDS、贫血、窒息、呼吸衰竭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质量3组,体质量1组NRDS、贫血、窒息、呼吸衰竭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质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0.05与胎龄3组、体质量3组比较,#P<0.05与胎龄2组、体质量2组比较。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助孕生殖技术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我国早产儿的住院率较前明显增加[4]。早产儿自身基础情况差,抵抗力弱,生后患病率高,且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仍是危害早产儿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以NRDS发病率最高,占30.13%,其原因是:早产儿系高发人群,主要发病特点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失活,患儿大多在生后6 h内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及呻吟的症状,病情危重、进展快、病死率高[5]。此外,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越易并发NR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桑玉童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并说明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是降低NRDS发病率的关键。目前,PS仍是治疗NRDS最主要的方法,可从根本上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改善通换气循环,从而缓解患儿呼吸窘迫的症状。相关指南建议对所有存在NRDS风险的患儿,及早使用PS治疗,可减少患儿对氧气和呼吸机的需求,降低肺气漏和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结局。

早产儿因胸廓及肺脏发育欠成熟,气道阻力大,导致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失调,易出现呼吸衰竭。该病是临床上的危重疾病,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继发于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败血症、湿肺等疾病。本研究发现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呼吸衰竭发生率越高,其与王钰等[7]的报道相一致,并说明对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应加强管理,及时干预处理,可有效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呼吸机在临床上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机械通气作为常规的呼吸支持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存活率有明显提高[8]。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肌运动能力差、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体质量1、2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质量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产儿体质量越轻,呼吸暂停发生率越高,且34周之前该病发生率高,而34周之后其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降低,故加强对胎龄低于34周早产儿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或药物刺激呼吸中枢,以免延误病情。枸橼酸咖啡因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疗效稳定,是治疗呼吸暂停的首选药物[9]。当药物治疗无效时,需尽早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

目前,国际上仍普遍采用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来判断新生儿窒息及严重程度,即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窒息患儿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进而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造成围生儿死亡及残疾的首要原因。本研究中,重度窒息18例,轻度窒息101例,且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窒息的程度越重,说明其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不足、早产儿生后易发生肺不张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做好复苏后重要脏器的支持治疗,是防治多脏器损害、避免缺氧缺血性脑病,甚至脑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依据我国贫血诊断标准规定:早产儿贫血指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 g·L-1或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 g·L-1[10]。本研究中,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为24.59%,略低于相关文献[11-12]的报道。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贫血发病时间较早,且胎龄、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病率愈高,是影响患儿预后及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导致早产儿贫血的原因较复杂,主要与其红细胞寿命短、红系造血功能相对低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铁元素储备不够、营养物质缺乏及各种感染、失血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治疗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延迟脐带结扎时间、输注红细胞、适当使用EPO、补充铁剂及减少医源性采血量等,其中输血是治疗早产儿中、重度贫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对于轻度贫血,同样也要重视,需及时干预处理,避免病情加重,使患儿生长发育迟缓、体质下降、易受感染,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关系密切,故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发生是关键。儿科医师需不断提高对早产儿的管理水平与急救技能,积极防治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呼吸衰竭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