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珍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朗读中,不仅能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能够将语言文字中凝结着的深厚情感内蕴充分地体现出来,也能够将读者对文本的情感、体会,朗读的技巧、声音的魅力等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让读者在声情并茂的感受和体验中,形成对文本的有机掌握。同时,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审美鉴赏和理解等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统编视角下解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谈谈朗读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统编教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7-0035-01
1.统编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对朗读教学的益处
温儒敏先生评价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编强调四个标准:一是经典性,将具有经典意义的许多课文又恢复到语文教材的选编中来,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增多,这些文章的典型特点即有很强的朗读性。这些经典的文章,不仅需要学生们在默读中感受和体验文章的主旨,更需要学生们在丰富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文本的情感、表达自身的阅读感受,并通过具体的朗读技巧的运用,与同学们进行思维的交流与沟通,展开情感的交流和传递。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语言结构框架和理论;二是文质兼美,选编的内容不仅辞采丰富生动,这是朗读对象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同时文采突出,它们能够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有效地建构起学生自身的语言框架结构,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内容和艺术风格等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则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奠定了现实基础。统编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朗读这一基础的语文技巧,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科学地设置朗读教学的过程,让朗读教学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的基础上,得到积极有效地开展。
2.统编教材视角解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2.1激发兴趣,点燃激情,感受阅读之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统编教材的编排,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的。适宜教学、适宜学生朗读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朗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抓好学生的朗读兴趣的培养,让朗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有效地培养语感,提升语言建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情感提炼,在充分感受和回味阅读对象的丰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朗读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的一个个片段的描写,就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早春图画,而朗读能够促进学生将文中的图画在脑海中映射成像,如在读到“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时,这时候,同学们内心产生的是和作者同样的看到早春之景的喜悦,那么如何在读的过程中,表达这喜悦之情呢?利用适当儿化,“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儿”用儿化表现出对春天的亲切、欢喜之感。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深入地把握文章的画面美,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受语言的情感美,一派勃勃的早春图,在同学们的想象力充分激发的前提下,得到有效地建构。朗读成了学生们阅读效果提升的重要武器。
2.2把握节奏,注重韵律,感受朗读的音乐美。
汉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有着强烈的音乐美和节奏美的语言,特别是传统的古诗词,是汉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的突出表现。在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导下,新统编教材加大文言编排的比重,特别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古诗词学习的重点技巧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掌握古诗词的平仄、句读,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掌握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是学生理解诗词文的内涵、提升语感、提炼情感、提升技巧的关键,因此,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握朗读的节奏教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特点,形成对文章的独到的感受。
例如学习《钱塘湖春行》,在朗读中,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初读诗歌,学生根据语感进行句读,划分詩歌的朗读节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整个诗歌的节奏二二三,三的部分再划分的话,留给学生感知二一或一二,“贾亭西”、“云脚低”,中“西”和“低”都是方位词,前两者都是名词,方位名词作状语,故而划分为二一,颔联“争暖树”、“啄春泥”中,“争”和“啄”后面对应的都是名词,组成动宾短语,用“争”和“啄”两字,把一派春天的生机之景写活了、写灵了。在这里重读动宾短语,能够起到突出画面感的效果。在反复的朗读推敲中,学生的语感能够有效地培养起来,因而在古诗朗读中能够根据语感,准确地划分节奏,停顿,这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同时诗歌的平仄学生根据现代汉语的知识,能够初步作出简单的划分,感受诗歌的和谐韵律,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这春日一派热闹非凡之景,让人读起来仿若置身其中,群鸟相争的画面如在眼前,鸟儿啄泥搭巢的画面也仿若就在此处,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诗歌韵脚在每联的末字,押i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成诵,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体验诗歌的音乐之美。
2.3把握语言,注重凝炼,感受朗读的情感美。
汉语言的语言美,是涤荡在文字间的那浓郁的想象的空间和遐想的间隙。汉语言的魅力,就要在反复的朗读中,去反复地锤炼、推敲、品味。不求甚解固然是学习的一种,但是在细细地品、反复地读的过程中,文章的情感美,不禁跃然纸上,涌上心头,惹人注目。
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哪里是一篇文章,分明是一首诗歌!“‘我在开花它们在笑,这像是小朋友的私语,应轻读,读出说悄悄话的感觉;‘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里稍微重读,读出紫藤萝你压着我,我挨着你,大家小声嚷嚷,开心笑闹的场景。把那一串串、一片片的紫藤萝写活了,只有读出来,让这优美的语言在脑海中成像,才能够更加形象地感受语言的美,在朗读中,读者也仿佛被稳重的旺盛生命力所感染,也要加快脚步,投入到对新生活的奋斗中去,那昂扬的斗志,那激情的生命力和活力,被这充满生命力的景象所激励,人生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征程……在反复的朗读中,体验文章的情感美,让人不禁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用热情和激情面对美好的未来。
总之,以统编教材视角解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能够发现,关注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构思、读中陶冶性情,在读中感受情感之美,让语文学习的效果在丰富的朗读实践中得到有效地显现。
参考文献:
[1]方欣.基于部编版教材视角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
[2]李夜娥.以部编版教材视角解析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