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莉,贺碧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 成都 611030)
患者女性,35岁,因“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心累、气促,伴上腹部及剑突下隐痛”入我院住院治疗,胸部CT提示心包大量积液,心腔体积缩窄,双侧胸腔积液,予心包腔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抗感染、化痰止咳、利尿等治疗后复查CT示右心房后上壁占位并明显不均匀强化,考虑血管肉瘤可能。超声心动图示右房长大,余房室内径正常,右房内后侧壁查见一大小约5.4×4.4cm的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质地稍显疏松,内部可见斑片状强回声,几乎完全充满右房,随心动周期活动度小,未影响三尖瓣过瓣血流。心包腔内可见大量液性暗区。超声诊断:右房实性占位:性质?心包大量积液。患者后于外院行剖胸探查,因肿瘤基底范围较大,无法行肿瘤完整切除,仅行姑息性肿瘤切除及活检术,病理示右房梭形细胞肉瘤,予化疗及中药治疗,之后仍咳嗽、咯痰、心累、气促,不能平卧,后病情逐渐加重,于3月后死亡。
讨论:心脏的原发肿瘤以良性较多,约占75%,恶性肿瘤约占25%。恶性肿瘤以间皮瘤、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较为常见[1]。本例患者病理检查报告为右心房梭形细胞肉瘤,归于未分化肉瘤一类[2]。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右心系统,特别是右心房[3]。梭形细胞肉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并侵袭到心包,导致心包积血,而右心房更多见的是心脏血管肉瘤[4]。常规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均可无特异改变。超声心动图常能明确心脏占位的诊断,它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心腔内有无梗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评价心功能,但对于明确占位的良恶性仍然困难。胸部CT及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心脏内早期的病变范围及位置,对良恶性作出初步判断,但依然需要依靠手术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确诊对于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本病主要需与血栓及黏液瘤进行鉴别诊断。心房血栓患者多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持续性房颤,或长期卧床、高龄等高危因素,其多附着于左房壁,多为单发,基底部较宽,附着面大,活动度小,形态不随心动周期改变。黏液瘤瘤体根部大多有较多的纤维组织与较短的蒂与房间隔相连,活动度大都较大,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室瓣的功能。恶性肿瘤多数较大,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基底部多宽大,短蒂或无蒂,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可侵及腔壁、瓣膜及心包。
由于右心房梭形细胞肉瘤发病率极低,临床罕见,因此对其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超声心动图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仍然存在论困难,但通过对肿瘤的形态、内部回声、与心壁的附着情况等观察,有可能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预测,可尽可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