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醇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2019-08-17 11:17王小红王江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7期
关键词:洛韦双环胆酸

王小红,王江涛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婴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ytomegalovirus,CMV)肝炎是指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黄疸、肝大、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致患儿死亡的肝脏疾病[1],临床研究表明,婴幼儿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对象,且脏器损伤严重[2]。现今,对婴儿CMV 肝炎的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治疗疗效不显著。本研究应用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熊去氧胆酸治疗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住院的120 例小婴儿CMV肝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选取本院 120 例 2016年 9月至 2018年 8月住院并确诊为CMV 性肝炎的小婴儿(年龄1~4 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26 例,治疗组男37 例,女23 例,(χ2=0.310,P=0.577>0.05)、年龄(两组比较t=0.842,P=0.204>0.05)、体重 (两组比较t=1.054,P=0.156>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3]。纳入对象标准:符合上述文献诊断标准,且乙肝全套及感染4 项均阴性,EB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均阴性。患儿父母均为非近亲结婚,发病前无输血或手术史,无静脉营养史。均签署相关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象标准:药物和中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者、先天性胆管畸形以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入选对象均为1~4 个月小婴儿,足月出生,生后3~5 d 出现黄疸,持续1 个月黄疸未消退。所有入选对象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案

给予熊去氧胆酸(Losan Pharma GmbH,国药准字H20150365)、维生素C(遂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17)及更昔洛韦注射液(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56)5 mg/kg 静脉滴注,每12 h 一次,2 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 H20040467)1 mg/(kg·次),口服 2 次/d,2 周。

1.3 检测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两组患儿外周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血CMV-IgM 及血 CMV-DNA。疗效评判标准[4],治愈:黄疸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和脾脏体积基本正常;有效:黄疸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肝脏和脾脏体积略微缩小;无效:黄疸症状和肝功能无任何改善,肝脏和脾脏体积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CMV 病毒转阴率:治疗4 周后,采集患儿外周血检测CMV-IgM 及CMV DNA,CMVIgM 阴性或 CMV DNA<500×102copies/ml 为 CMV转阴,CMV 转阴例数/观察例数=CMV 病毒转阴率;不良反映发生率:治疗4 周后患儿出现发热、皮疹、血细胞减少及贫血等例数/观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在SPSS 16.0 软件运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ALT、TBIL、DBIL、ALP、GG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2)P<0.01。

ALT/(u/L)TBIL/(μmol/L)DBIL/(μmol/L)例数60 ALP/(u/L)γ-GT/(u/L)images/BZ_42_237_2680_490_2893.pngimages/BZ_42_490_2680_667_2893.pngimages/BZ_42_667_2680_992_2893.pngimages/BZ_42_992_2680_1289_2893.png组别治疗组对照组images/BZ_42_1289_2680_1592_2893.pngimages/BZ_42_1592_2680_1890_2893.pngimages/BZ_42_1890_2680_2243_2893.png60images/BZ_42_237_2946_490_3159.pngimages/BZ_42_490_2946_667_3159.pngimages/BZ_42_667_2946_992_3159.pngimages/BZ_42_992_2946_1289_3159.pngimages/BZ_42_1289_2946_1592_3159.pngimages/BZ_42_1592_2946_1890_3159.pngimages/BZ_42_1890_2946_2243_3159.png

2.2 两组CMV转阴情况

治疗4 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CMV-IgM 及尿CMV-DNA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MV 转阴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巨细胞病毒是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5]。全球新生儿先天性CMV 感染的流行率总体为0.2%~2.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围生期CMV 感染患儿占总住院患儿的平均比例为1.1%[7],中国山东济南地区,在孕期CMV潜伏感染产妇的新生儿中为0.9%[8]。本研究选取本院 2016年 9月至 2018年 8月住院并确诊为CMV 性肝炎的小婴儿120 例为入选对象,在性别、体重及月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小月龄组患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症状不一,先天性CMV 感染中,10%~15% 可出现以下症状:听力障碍、视力障碍、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小头畸形及大脑钙化等,偶见眼畸形、心脏畸形和心肌炎等[9]。因而早期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更昔洛韦属于广谱抗DNA 病毒药物,是目前治疗CMV 感染的首选药物[10],它可竞争性抑制DNA 聚合酶,阻止病毒DNA 的延长及复制,同时具有较高的靶细胞选择性,可终止活动期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起到良好的抗病毒作用[11-12]。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肝脏和胆管细胞分泌胆汁,抵抗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能够抑制内源性胆汁酸的吸收,稳定肝细胞膜减缓肝细胞损伤[13]。双环醇能够抑制自由基与膜大分子的共价结合,稳定肝细胞膜的完整性[14],可提高抗氧化能力,保护线粒体和细胞核免受氧化损伤,维持肝细胞膜的稳定性[15-17]。

本研究应用双环醇片联合更昔洛韦、熊去氧胆酸治疗小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下降更明显,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病毒抗体及DNA 复制转阴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种药物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最终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刘艳红等[1]应用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恢复时间更快,病毒转阴率更高;李敏等[17]观察到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疾病恢复时间更快。不同的是本研究选用了3 种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这更值得笔者进一步研究。

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增加双环醇保肝治疗后并未加重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因而,笔者报告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及熊去氧胆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联合用药效果更佳,且本研究并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对患儿的预后及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这与前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缺陷的是,由于本研究纳入数据相对较小,尚缺乏大样本的实验数据,故而,笔者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但是,笔者仍然相信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及熊去氧胆酸在保肝、退黄及巨细胞病毒转阴上,疗效显著,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洛韦双环胆酸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首个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发成功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及其质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甘胆酸试剂盒性能评估
模仿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