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卓文
摘 要 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当中蕴藏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与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结合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表达红色精神,还可以提高受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文章着重探讨了当前粤西地区的红色资源现状和采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粤西地区红色文化的可行性及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粤西;可视化设计;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1-0029-02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1]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构成的重要拼图,要实现“文化自信”的目标,必须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如何搞好红色文化的保护工作,便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当务之急。
当下网络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已产生深刻变化。融合媒体建设初见端倪,三网融合水平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介的弊端逐渐显露;新媒体的优势正不断凸显。因此红色文化传承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采取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可视化设计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产物,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利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红色文化,一方面能准确快速地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另一方面将原始的文化内容用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具趣味性,更有利于信息传递者的情感表达——红色精神。
1 粤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红色文化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中國共产党人带领广大群众在艰苦的革命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红色遗址、战斗遗址、烈士纪念碑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指各特定时期所形成的不同精神,而其中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广东省作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是工农运动的中心和北伐战争的根据地,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粤西地区指包括湛江市、阳江市、茂名市三市在内的区域,是农民运动领袖黄学增领导的南路革命的发源地。广东南路地区,包括两阳(阳江、阳春)、高州六属(茂名、信宜、电白、化县、吴川、廉江)、雷州三属(遂溪、雷州、徐闻)、钦廉四属(合浦、灵山、防城、钦县)等15县[2],粤西包括除钦廉四属外的所有地区。粤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茂名市下属地级市化州市属广东省七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全市有老区村庄2 525条,有23条街道全属老区,居全省第一,此外湛江市遂溪县是粤西“红色革命老区”所在地,先后养育了黄学增,唐才猷、黄景文、陈均达等人,同时为后代留下南路精神及南路革命精神等宝贵财富。
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保护工作,修建起一批纪念亭和博物馆。1962年,中共湛江地委拨专款在敦文村修建“黄学增纪念亭”,2018年湛江市政府同遂溪县民政局拨专款300万~400万对其进行修缮;位于旦场镇的电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11年6月建成开馆;2014年7月,茂名市博物馆完成修缮重新对外开发,其中《茂名革命史陈列》展厅展出共计超过5 000件文物;2014年8月1日《南路-粤桂南革命风云录》在广东省省立中山图书管开幕;2015年化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湛江市重点建设遂溪县下洋村东征支队誓师首发地党史教育基地,并设立“中共湛江历史图片展”;此外广东省于2017年启动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紧抓“红色传承”和“扶贫帮困”两个因素,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分两批重点建设60个村。
2 粤西地区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主体传播意识薄弱
针对地方媒体的宣传报道调查,以茂名日报为例:以“红色文化”为关键词检索2009年7月29日至2018年7月29日9年内的所有文章,共有190条符合项。进一步通过文章摘要进一步筛选,共发现仅有67篇真正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平均每年仅7篇相关报道,可知当地媒体对红色文化宣传的力度有限,通过传播来保护红色文化的意识有待提升。
2.2 传播手段落后
粤西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报纸等传统媒介和传统手段,辅之以修建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宣传。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较差,受众反馈滞后,互动性差等弊端,长期不变的传播模式和陈旧的内容生产形式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3 粤西地区红色文化传播策略探析——可视化设计
在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海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时,该如何能抓住受众眼球,满足受众需求便是红色文化传播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可视化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将信息以交互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受众。可视化设计的目的就是让数据说话,将原始统计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受众更加一目了然。
3.1 可视化是新媒体环境的产物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文化传播手段日益丰富,其中新媒体手段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最为普遍。新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互动等特性。在与传统的三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的角逐中,地位逐渐凸显,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和争夺文化话语权的主战场。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具有可视化、交互性和情感化等共同特点的新媒介表现形式,微视频、短视频、微信推文、H5等受到足够重视并且得到广泛运用。
可视化设计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互动等特性。而根据可视化设计的特点,可知准确快速地传达有效信息给受众是其主要目的。情感表达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高层次要求,包括设计师的创作热情。传者受个人经历,所处环境的影响,对红色文化有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对受众的了解等方面进行设计,使信息的视觉呈现不再枯燥乏味,与受众更有接近性。
3.2 读图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可视化势在必行
在当今社会,图像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姿态占领了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通过视觉图像的形式铺天盖地向人们涌来。而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关于“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的说法也被看成是人类进入“图像时代”论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即现在是一个以图像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
可视化恰恰迎合了“读图时代”。可视化可将红色文化中的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的技术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画面更加地直观和形象,打破了视觉上的沉闷,能够更好地提高受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度。再者,红色文化若以网页或者应用软件的可视化方式出现,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受众更省时间,一些图片形式的新闻亦或者图文书不需要受众花费大量的时间全神贯注地阅读,这更符合受众的需求[4]。
3.3 可视化设计对文化传播的意义
可视化设计是将乏味的文字信息以最简易有效地方式展现给观众,把看不见的信息转化为视觉内容。将可视化设计运用到红色文化传播中,可以通过红色文化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信息,建立数字化数据库来保护红色文化[5]。用网页,应用软件等交互性强的传播媒介增强其趣味性,吸引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既能满足传播者的文化理念,又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加强红色文化传播是打造“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粤西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当地并不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也未能利用新媒体的可视化技术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在于将粤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可视化设计,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受众,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以数字化的新的面貌发扬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更能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瑾.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2018-03-13].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2]梁小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广东南路农民运动[J].探求,2008(5):77-80.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56.
[4]彭亚非.读图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魏晓光,张倩,王子涵.融媒體视阈下红色文化可视化模型建立及系统优化[J].品牌研究,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