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7-07-15 20:24黄叶凡黄华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粤西文物保护

黄叶凡 黄华明

摘 要: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堡群遗存面临着诸多问题。以粤西沿海地区的阳江市阳西县塘口古堡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古村落古堡群的历史背景和对古堡群遗存形式、空间特征、环境特色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探讨塘口古堡群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保护规划及旅游产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在古堡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通过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塘口古堡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以此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粤西;古堡群;文物保护;规划开发

一、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历史沿革

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内,沿塘口河(丰头河上游)及其支流高大河北岸的古堡群现存六座古堡,藏身于村落里的古堡建筑特色别具一格,均建于清代。塘口先后建起了大大小小各种形式八九座古堡,现残存六座古堡沿塘口河顺流而下,依次有桐油姚姓的竹松书室、邓姓的镇安堡、上垌黄姓的定安堡、塘口圩陈姓的周安堡、横山刘姓的泰安堡以及塘口河支流高河北岸刘姓的永安堡。

两百多年前的塘口镇周边都是深山老林,许多山匪踞山为寨,常年骚扰民宅,掳人掠货。在山匪作乱的那些年月里,无城堡保护的百姓苦不堪言。广东省阳春八甲有处“千家洞”(即今仙家洞水库所在)的山窝有近千家的匪屋,打家劫舍多发生在离山窝较远的地方,塘口便成为了劫掠的主要目标。因此当地的一些大家族竭资尽力,建造高墙堡垒以防恶匪,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周安堡内建有五座陈姓祠堂,由于其族人当世无恙,至今还存有祠宇。

二、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整体格局

阳西县塘口镇内,沿塘口河(丰头河上游)及其支流高大河北岸的古堡群六座古堡中,要数周安堡最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堡墙厚1.2米,高7米,顶端建有2.4米宽的隐蔽通道(马路)。堡内建有太祖祠(祀祚公)、永贞祠(祀万六公)、芳林祠、竹林祠(祀万七公)、凤山祠(祀始祖千公)。6座古城堡都规模宏大,最大周安堡的占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最小的竹松书室也有1200多平方米,长方形布局。古堡群虽然外观各异,但有一点却都相同,每座都仅有一个出入口。堡门口更是层层设防,有铁门、方挵、横闸、木门数重。门口上方筑有蓄水池,防止山贼火烧木门,方便放水救火。出入口深达数米,两边是厚重的甬石,暗设机关。走过出入口,里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堡内厨房、民居、水井、柴房、粮仓、医疗、商铺一应俱全,可供村民作临时避难所、祭祀祖先的祠堂和关押犯人的监牢。

建国后,有人用锄头挖墙试图拆去城堡无果,现存的古堡群只有墙体。堡墙一般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四角筑有炮楼。每一墙角均筑有高约10米的小楼,登上高楼,方圆数里之内的动静可以一览无余。城墙十分宽厚,上边筑有人行通道,由花岗岩石铺地,可让人从容行走。距地面两米以下周围有无数枪眼,枪眼每三个一组,中间一个正射,两边向中间斜射,构成交叉火力。这些小孔都是内宽外窄,十分奇特,内部较宽,方便监视敌人的动向,便于移动弓箭瞄准射击;外面较窄,则是为了防御敌人由外向内攻击。堡墙表面有不少枪击的痕迹,枪弹一般只能射进三至五厘米。

以前很多村落都有这种类似古堡一样的围屋,它们建筑的初始功能与开平碉楼一样,作为防涝防匪之用。阳西塘口古堡是客家围屋的一种形态,在居住方式上,以种姓聚族而群居为主要特点。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的过程中,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客家围屋。客家围屋除了阳西塘口古堡这样的“方形”外,还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堡内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围屋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堡内村民尽可高枕无忧。

古堡群不止建筑设计精心,构造独特,其用料也别具一格。塘口古堡久经沧桑而堡墙仍存;一是由于墙体厚实,一般为1.2米厚的灰沙舂墙;二是因其墙体采用特殊材料,城堡的舂墙是用细沙、红泥、石灰粉、紙筋和糖浆作原料的,沙和泥都经过筛选,加入石灰粉和糖浆粘结起来,这种土方法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后加工出的黄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强度和硬度可比水泥,非常结实。筑墙的工人按墙的厚度用木板把两边围固,再把原料倒入板槽内,然后众人手持木棍舂压,直压至墙体坚固为止,然后将板槽加高,逐层往上建筑。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墙体不仅坚固,而且有韧性,历经两百年而不朽。

三、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现存问题与分析

或许是因为原来的堡墙阻碍了内外的交通,因而基本被拆除殆尽,只剩下些残垣断壁分散在村落各处。通过对塘口古堡群现状调研过程中,经过系统地分析与总结,并且结合村委会所提供的资料,初步认为塘口古堡在保护中突出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古堡防御的主要功在今天已完全被废弃了,除对其进行保护、发扬外,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一大难题。由于古村中大部分的古建筑都属于居民所有,居民保护意识不高,缺乏科学的保护知识和工作经验,保护维修方法不正确, 部分古堡建筑人为破坏严重。

如今时代的发展,塘口镇古堡群的防御功能已经弱化。解放后,一些古堡被拆掉,石材也挪作他用,有些被改造为民居或公共场所等,大部分都面目全非。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维修,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四处杂草疯长,古堡建筑显破败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存在村民拆旧建新的现象,古村落的古建筑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与破坏。

塘口古堡群的保护与发展并未得到整体性的发展,保护与发展一直对立的存在,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对土地资源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保护制约了发展造成的贫困问题,历史建筑的产权不明确对村民造成的利益损害,当地居民和政府也只能利用相关政策扶持对文物抢救性的保护。开发首先需要保护性的修复,然而其维修、改造等都受到文物保护法的约束,加上保护资金的短缺,缺乏有效的抢救保护措施,这对文物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四、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古堡墙保护与发展策略

古堡群文物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一味地保护和维持原貌起不到更深层次的作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使其所承载的文化脉络得到传承和发扬。对现存较为坚固、保存完整的堡墙可根据文物保护的准则进行保护,保护工程采取最小的干预保护,结合新的功能并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一)还原文物原真性的修复保护

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条件下,对存留较好的古堡使用黄泥等当地材料对堡墙局部进行修护,对现存堡墙破损较为严重的部位,以及墙体局部松动,风化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危险隐患的部位,在遵守文物保护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地质情况提供的条件,进行一定的结构加固。对文物环境进行保护,保留其原真风貌,作为对历史的见证。

(二)现代宜居型的改造保护

至今的古堡还有少数村民居住在内,但大部分都是老龄人群。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的更新,对古堡内部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符的宜居型文物古迹,规划周边环境的绿化景观,体现现代生活和历史风貌的和谐统一,满足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

(三)结合新功能的开发保护

除了满足居住功能,还应提高古堡周边环境价值。古堡群位置环境良好,周边有温泉度假旅游的项目开发,可规划郊外旅游休闲路线。人文与自然景观结合,并结合现代休闲旅游,三者相互促进,拉动当地经济,充分展示塘口古堡的魅力。延续生活与历史,让古堡群的保护得到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

五、结语

本文系统考察了塘口6座古堡的現状、特色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对各个古堡的遗存状况、内部空间结构及特征、堡内居民的生活状态等都进行了现场取样拍照,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与村民进行访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归纳,为以后专家学者对粤西地区古堡群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古堡群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价值。相关部门要充分增强对古堡群的保护意识,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修缮、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人文底蕴厚重的优势,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古堡群,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做好古堡群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在保护与修复的工作上,应保持古建筑的原真性。在保护材料、技术水平的选择上,应体现地域文化、地域特征的要求,不能与古堡文化的内涵相违背。不仅要重视传统聚落中单体建筑的保护,更要注重传统聚落整体性的保护,实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不断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进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在更好地保护古村落、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进一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堡群文化旅游产业,使古堡群文化资源成为当地特色旅游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曹象明.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黄叶凡,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设计。

黄华明,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粤西文物保护
粤西出土唐许夫人及冯氏墓志相关史事考略
350人参会!恒兴虾苗在粤西再次火爆,为何深受养户青睐?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粤西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