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琅
摘 要:自斯诺的《西行漫记》问世以来,延安发生的一切已经并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但大多数西方人不了解延安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效的外宣翻译工作必然为延安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树立延安良好的国际形象。文章在厘清外宣翻译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延安外宣翻译误译进行分类并剖析造成误译的原因,为在维护和提升延安国际形象的视角下提出了相应的外宣翻译策略。
关键词:延安;外宣翻译;国际形象
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一直存在,片面、不实的报道屡见不鲜。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革命老区延安来说,国际社会大多不甚了解,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曲解和偏见。将此归结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历史现状的无知以及政策主张的模糊固然可圈可点,但是语言文化的障碍也是造成上述分歧不可或缺的原因。因此,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延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语言服务产业的参与。外宣翻译是一项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和缺陷会被放大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延安各级各类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错误和不规范随处可见。此类译文不仅达不到宣传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延安的形象。
一、外宣翻译和误译类型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需要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这就是外宣翻译(黄友义2004:27)”。外宣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有翻译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首先,外宣翻译不仅关注语言层面,更注重文化传递层面。其次,外宣翻译还应区别对待国内外的受众。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普及面很广,但实际应用漏洞百出。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段连城在《中国翻译》上将外宣翻译的诟病分为:甲型病状(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和乙型病状(拼写、语法无误,但外国人不知甚解)(段连城,1990:2-10)。
笔者在考证延安市各种外宣误译实例的基础上,将外宣翻译误译归结为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中式英语两种类型。
(一)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
在火车站、汽车站、购物商厦、医院、酒店、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的公示语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比如,杨家岭旧址旁亚平大厦某新疆风味小吃店门口的广告牌上赫然写着“免费wife”,此处店内应该提供的是无线保真wifi,一字母只差,天壤之别,贻笑大方;杨家岭革命旧址简介的英文标示中Rvolution 的拼写应为Revolution,杨家岭作为地名标志,按照2013年12月31日发布,2014年7月15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GB/T 30240.1-2013(以下简称国标)中的译写原,标识牌上YangjiaLing应译写为Yangjialing。
此外,外宣翻译中的语法错误也是触目惊心。比如,杨家岭革命旧址简介中“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被译为“Yangjialing revolution is the former sit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1938 November to 1947 March where”。该译文完全无语法可言,几乎是逐字的死译。该句的规范译文应该为“Yangjialing Revolutionary Site, the sea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from November, 1938 to March, 1947”。更有甚者,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一“译”到底,令人云里雾里。枣园革命旧址中任弼时旧居的简介上有标题“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竟然被翻译成:RENMINDELUOTUO——RENBISHI;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一楼上二楼电梯旁警示信息中警示语为规范英语,而“延安革命纪念馆”却被写为“YANANGEMINGJINIANGUAN”。上述所谓“翻译”对我们母语国人来说肯定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外国友人来说,肯定不知所云。上述双语标示,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外国人更加方便地旅游。也就是说,此类标示是给外国人看的,不是给中国人看的。既然如此,“一汉到底”有何意义?!
(二)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来自Chinese和English的合写。中式英语具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短语,这些内容大多是在汉语的语义上,通过汉语思维式法则转换到英语,这使得一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不知所云,可读性差,在对外交际和文化交流中起阻碍作用,也就谈不上对外宣传的效果了。“在开展对外宣传时,翻译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和语序结构,用‘对号入座或‘亦步亦趋的方法进行了生硬的 ‘套译。”(丁衡祁,2002:44)由于译者的生搬硬套,大量中式英语就出现了:延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标题栏“延安欢迎您”被想当然译为“Yanan Welcomes You”;杨家岭革命旧址指示牌上的“观众止步”被不假思索地译为“The audience to stop”;笔者还在网上搜到几处旅游接待酒店的标识语英译,其错误低级到令人震撼。
二、外宣翻译策略与老区形象
延安旅游网日前报道,2014年十一黄金周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82.3萬人次,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9.2%,其中入境游客创历史新高。以王二妮为代表的陕北民歌手利用各媒体平台在全国观众的心里深深地植入了陕北民歌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办的两届陕北民歌译介学术研讨会更是让大批的“老外”开始关注陕北这块蕴藏着神奇的文化沃土和此沃土上盛开的“陕北神曲”。《西行漫记》让斯诺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他的中国岁月里,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关头,他第一次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道了“红色中国”的真相,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他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中国对他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在一百年前,英国传教士史密斯先生就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大事件,均与延安有着关联度。事实上,延安的确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事件有着关联度(梁向阳,2014)。
进入21世纪,延安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亟待更多更好地了解延安。随着延安在国际舞台上露面机会的增多,国际社会对延安信息的需求、文化的兴趣和同陕北文化进行交流的热情前所未有。各行各业要求翻译成外文的资料也与日俱增,“但凡同外国人有来往,有接触的地方,就都要做外宣工作,就都需要外语(沈苏儒,1992:61)。”
外宣翻译策略、传播效果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国际传媒中的延安形象。部分外宣翻译不会直接、显性影响,但存在隐性、长期的影响。笔者认为,翻译的语言准确度、可读度均会影响到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从而影响到延安城市形象。
(一)语言准确性
外宣翻译主要指外宣英译,即将汉语文本信息翻译成英语,然后通过对外传播渠道传播出去。由于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二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翻译时,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用最地道的目的语表达出来,实现语义和语用的双重对等。
由于部分译者语言修养差,没能理解原文的意思,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外宣材料中经常看到“领导干部要讲政治”,部分译者将此译为“Cadres should talk about politics”。看似字字对应,实则未理解本意。外国读者可能觉得中国官员玩弄权术、虚伪阴险。这样的错误显然违背我们的宣传宗旨,损害了政府形象,此举无异于损害了城市形象。其实,“讲政治”是指领导干部要有政治头脑、政治全局观等,鉴于此,我们可以将此翻译为“Cadres should be politically aware”。由此可见,不顾语言准确,不仅曲解原意,而且误导读者,从而损害到城市形象。
(二)文本可读性
“现代传播学认为,受众利益应该放在传播活动的首位。”(余泽梅,2007:7-8)外宣翻译不能通过简单地更换语码进行翻译,要致力于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传播效果。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聞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
在对外传播的表述方式上,中英文话语方式有一定差别:中文套话、空话较多,英文通常简洁、突出实质。外宣翻译工作者可以在无损原意的范围内,本着“内外有别”的原则,加强针对性,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以延安大学简介为例:延安大学依山傍水、苍松翠柏、亭台廊榭,高楼与窑洞错落有致,延河与杨家岭交相辉映。校园建有兰惠园、同心园、晨曦园、文汇山公园,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文学大师路遥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新时期,延安大学师生员工决心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内涵发展,努力把延安大学办成既有传统精神,又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延安大学网页)。此简介符合中文的修辞传统,赞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如照译为英文,势必非常啰嗦、别扭。美国的阿伦森教授专门提道:凡报道胜利都是“辉煌的”,抵抗都是“英勇的”,敌人的策略总是“奸诈的”,我把这种做法称为“好人对坏人的新闻学”。
鉴于此,外宣翻译中对此类华而不实的语言在不影响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应该毫不留情地给予“减肥”。
三、结语
本研究将研究关键置于具有应用价值的外宣翻译策略上,旨在减少和规避形形色色的翻译错误,增强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进而提升对外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和延安文化软实力,为构建“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虽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04):44-46.
[2]段连成.呼吁:请译届同仁们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05:):2-10.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26.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