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方加减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及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2019-08-15 07:31李智丹
光明中医 2019年13期
关键词:痞满胃动素排空

李智丹

在消化道疾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概率较高,其发病率不断增高,临床发现,患者在承受生理痛苦的同时[1],还会出现一定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如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物等,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中医认为,此疾病即为胃脘痛等,治疗应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本文旨在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四逆散方加减治疗对胃肠动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便于实际工作顺利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15日—2018年8月10日抽取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平均分为2组(动态随机法)。对照组(共35例):年龄29~63岁,平均(43.09±2.71)岁;男女比例为3∶2;病程(2.71±0.33)年。观察组(共35例):年龄27~61岁,平均(43.21±2.56)岁;男女比例为19∶16;病程(2.59±0.50)年。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检查明确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年龄≥18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已获知情同意权,积极配合者。排除标准:合并重叠综合征,如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者;药物过敏或禁忌证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黛力新,每天1次,每次10.5 mg,口服潘多利酮每天3次,每次10 mg,连续使用2个月。观察组予以四逆散加减治疗,组方为白芍12 g,柴胡10 g,炙甘草6 g,枳壳10 g,当归10 g,合欢皮15 g,白术15 g,木香6 g,清半夏6 g。每天1剂,以水煎服,早晚2次口服,治疗时间为2个月。

1.4 观察指标观察2组空腹胃动素水平、胃排空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心理状况。中医症状积分采取4级评分,主要涉及食少纳呆、上腹痞满、泛酸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呕吐,每项0~3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情况越严重。心理状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情况越佳。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空腹胃动素水平、胃排空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心理状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数据以SPSS 21.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空腹胃动素、胃排空时间对比2组治疗前空腹胃动素水平、胃排空时间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分别为(350.21±3.95) mg/ml、(82.89±5.25) min,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性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少纳呆、上腹痞满、泛酸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呕吐评分分别为(0.53±0.13)分、(0.47±0.08)分、(0.38±0.05)分、(0.41±0.09)分、(0.60±0.0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胃动素水平、胃排空时间对比 (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1)P<0.05

2.3 2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2组治疗前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6.71±1.93)分,抑郁评分为(25.73±2.3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直接关系,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烧灼感等为主要表现[2,3],在疾病机制方面,其可能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长期不良所诱发,但并未出现器质性病变;在诊断方面,常需花费较多时间,病情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中医认为,其为郁证伴痞满,因饮食劳倦、情志不畅等,造成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气机瘀滞、脘腹痞满等,治疗当以纠正肝失疏泄、脾不健运为基本原则[4~6]。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四逆散方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阴活血、柔肝止痛,柴胡和解表里、清退虚热,可调理肝脏,白术健脾益气,木香健脾行气,枳壳破气消滞,清半夏除满消痞、降气化痰,合欢皮宁心解郁、和血消痈,炙甘草在调和诸药的同时,还具有一定补益作用,柴胡、枳壳合用,一升一降。此方能够健脾利肝,对患者心理状况也有一定调节作用[7]。索红军[8]曾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四逆散合平胃散治疗,结果与本研究类似,这也进一步显示中医药治疗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可见,2组治疗前胃功能指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胃动素水平、胃排空时间分别为(350.21±3.95) mg/ml、(82.89±5.25)min,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患者采取中药治疗,胃肠动力改善显著。2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性不大,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食少纳呆、上腹痞满、泛酸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呕吐评分分别为(0.53±0.13)分、(0.47±0.08)分、(0.38±0.05)分、(0.41±0.09)分、(0.60±0.0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况方面,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均存在一定不良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指标可见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6.71±1.93)分,抑郁评分为(25.73±2.3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四逆散方加减治疗,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胃肠动力,促使相关不良情绪缓解,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痞满胃动素排空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
滋阴养胃汤治疗痞满胃阴不足证50例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