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8-15 00:44徐波李占超曹邱林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创新型综合性学科

徐波,李占超,曹邱林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教育是伴随国家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教育新理念[1]。深化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等方面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比处于相对劣势,应当正确面对学校所处形势,积极顺应时代变革潮流,深化大学创新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积极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与此同时,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中肩负重要使命,应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驱动力,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解析

(一)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定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3]。创新型人才指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将自身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推动力,从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4]。通常表现出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较高求知欲、较强探索能力以及良好道德身心素养等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5]。创新型人才培养伴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应运而生,而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社会发展上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能够更优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地方高校建设及区域建设发展的转化升级。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最基本要求,即同时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前者为学科信息知识,后者为创新探索知识。创新型人才要求具备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创新性思维旨在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模式,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以解决问题。创新性能力要求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吸纳整合知识点并创新,使原有问题更为新颖。同时,创新型人才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如宝贵的探索意识、坚忍的学习精神、优良的协同素质等。

二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017 年1 月,教育部颁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引发各高校高度关注。地方综合性大学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具体包括学科建设平台受限、科研条件较差、学术资源短缺、高端人才队伍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积极突破自身发展壁垒,深化大学创新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高端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受限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改革,而且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分层次的学术讲座论坛、如火如荼的学科现场实习、激情迸发的创新大赛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但针对师资队伍、师资能力的关注力相对较少。

地方综合性大学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固化,使得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单一,大多地方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或者通过猎头公司进行招聘,对于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收效甚微,由此易与高端人才失之交臂。地方高校引进人才后,忽略学校自身发展实际需求,人才引进后无法正确补入学科建设团队中,使得学校原本紧缺的资源大量浪费。同时,人才引进后其配套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单纯的引入人才“个体”并不能高效完善后勤服务,使其疲于处理跑政策、要服务等烦琐事务,导致无法安心创造,使学校支持的“财”与高端人才的“才”无法达成正比趋势。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研条件、资金实力、社会资源等均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优秀的教师骨干和引入的高端人才易被挖走,造成人才大量的流失,如此恶性循环使地方综合性大学陷入师资队伍建设受限的困境。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地方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上,过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制定相同的计划,追求相同的目标,轻视学生的个性表达及个人能力发展,学生各有所“长”而“长”未能切实开发;教学模式传统、形式单一,教学过程中仅要求达到硬性指标,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遏制了学生对专业的主动探索,阻碍了学生的优势发展,难以发掘创新型人才;评价系统单一化,受应试教育思维固化,学科考核分数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缺乏对学生专长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多样化评估体系。

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较弱,培养形式千篇一律,具体表现为:科研项目覆盖面较低,大多数为导师设立项目和学生申请项目,未有较强的针对性培养;地方综合性大学科研资金投入较少,大多为政府拨款和学校科研经费,而高水平研究型高校资金来源较为广泛;地方综合性大学评价机制不健全,影响学生的自主评判标准,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轻视研究质量;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不能有效融合,出现科研能力培养和学科知识摄入相分离现象,阻碍了培养全方位综合人才的进度,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度停滞不前。

(三)地方高校发展定位趋同

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学科定位上,盲目追求扩大办学规模,忽略自身发展现状和发展特色,使其发展定位趋同,无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学科设置上,地方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分散大量资源建设新学科,使得校内资源荒废,特色学科发展停滞不前;在学科发展上,少见学科集群及学科交叉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缺乏,使得学科间存在壁垒。与国内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处于明显弱势,自身弊端使地方高校“有心无力”,无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 国内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借鉴

(一)构建师资队伍高端人才动态成长机制

国外一流高校基本采用刚柔并济的多维评价机制,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研究氛围,依据高端人才的教学计划和科研需求,制定切实的考核目标,不过多干涉高端人才的教学、科研。严格考核任务结果,制定奖励惩罚措施;提供相适应的工作环境、成熟的科研团队、高端的科研设施等因素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针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退出,应制定弹性管理政策,简易手续操作,使人才流动更为灵活。如英国伦敦大学建立良性的高端人才聘任制度,切实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日本高校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高端人才;美国通过移民政策的改革、手续的简化为国外高端人才敞开大门[6]。

(二)建设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着力立足“学术自由”“求真崇实”和“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针对学生个人特色和个人能力发展,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其主动性,激发其积极性,实现其创造性,于此才能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如:哈佛大学提出“学术自由”的育人理念,牛津大学推崇“自由教育”的思想传统;国外优等学府实行自由的人才培养制度,如:哈佛大学的“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其后引入“选课制”,学生可自由选修学科,给予学生弹性、自由学习的机会。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选择学生,学生也可自由选择导师,具有较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给予师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三)建设特色学科,彰显发展特色

办学特色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显著特征,是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有所凸显的要点之处。正如“双一流”建设中学科为根本,学校综合实力发展中学科为基础,是学校机构中最基本的组合要素之一,是学校最有利的竞争因素。针对特色学科大量投入,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国内外著名高校多以特色学科立足于排名前列:我国清华大学核科学技术、计算机与自动化享誉世界,剑桥大学的生物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工程学,牛津大学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都堪称世界一流。同样,斯坦福大学注重发展物理、电子工程,康奈尔大学的农业与生物学是特色学科。

(四)促进高校与社会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

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高校与社会应达成人才培养共识。高校不仅是知识集聚的中心,更应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向社会输出高水平、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激发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社会向高校提供人才发展支持、科研合作等,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术针对性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社会协同发展,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完善师资队伍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引入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核心,强化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是创新引进手段,通过多方途径、调动各方资源以及高效率解决手续问题,完善高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使其专于科研、教学。二是优化引进标准,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从办学规模、发展特色、科研条件、师资队伍、学科特色等全方位定性人才引进。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宜精不宜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避免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国内各大高校竞相发展力求“高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地方综合性大学相比高水平高校优势薄弱,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及完善的管理政策尤为重要。在生活条件上,地方高校应给予最大空间的政策照顾;在工作上,提供自由发展的教学科研空间,以灵活的管理体制激发其创新热情。四是制定动态考核标准,针对不同学科发展规划,为引进的高端人才制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引进人才时明确其教学任务、科研成绩、社会服务等多方位要求,综合提升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形成良性发展。

(二)推动“科教融合”培养新理念

创新思维的启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日常课程教学中,与“科教结合”不同,“科教融合”从主体上明确了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以启发式、研讨式为主的教学革新,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科教融合”新理念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科研设施条件、革新科研制度,顺应高校推动创新教育的高潮,贯彻教育新理念,为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扩大科研项目覆盖面,降低学生科研立项门槛,使其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新,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能力,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合作,积极参与科研能力训练。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建科研实验室,企业的资金支持联合高校人才培养,让学生学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及规章制度,培养自身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资源需求;同时使企业了解高校师生能力发展,优先引进企业所需人才,扩大自身影响力。校企合作使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实现共赢。三是建设健全的科研能力评价机制。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举办创新大赛、学科竞赛等诸多比赛,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化科研训练的同时,地方高校应具备健全的科研能力评价机制,使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目标重心由“结果”向“过程”转变,评价结果由“结果导向”向“研究质量”转变,注重学科差异,使评价指标多元化。四是引入全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可通过举办本科生创新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建模比赛、设计大赛等活动,成果评价等级可抵扣相应学分,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多方位顺从学生兴趣、个性,培养其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教育平台

构建多层次创新教育平台,从学校、学院、专业、课程等层次上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良好的教育平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是从课程层面上,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实践能力的提高,减弱文字解析、教师演示、视频学习的实验课程内容,增强独立完成小型设计、团队合作大型项目的比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对课程进行整编,编写新型实验课程教材,教材应与时俱进,以系统、全面的思维建立教材框架,结合多媒体等手段使科研与学习相融合。二是从专业层面上,创新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应围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为基础,根据专业特色制定教学大纲,增设创新学分,科研成果可转变学分,使学生在文献查询、论文编辑、实践创新上寻得科研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7]。三是从学院层次上,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建立规模化的实践培养基地。学院应增加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完善专业实验所需的科研设备,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得教学与先进的实验技术相匹配,做到实验基地对师生能力发展起重要作用。四是学校层面上,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取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当地企业的资金支撑,与政府、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秉持错位发展,彰显行业特色

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应秉持错位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错位,其实质是要摆正位置、找准优势、发挥优势,即高校所代表的竞争主体各寻其位,错落有致,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由此推动我国创新教育事业的进程。地方综合性大学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若想要谋发展之路,应调整战略理念,开创相适应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方面调整办学目标,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错位,不以建设科研成果高产的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另一方面规划发展路径,与同类型综合性大学错位,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备自身教育特色、行业特色显著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由于建设平台受限、资源短缺、科研条件较差、师资队伍水平较低等原因,与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差距明显,而其原因与缺乏专业特色息息相关。地方高校应突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行业,高举特色发展的旗帜,明确特色是学科的立足之本,也是其竞争之本[8]。加大对专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对特色专业提供优质的建设平台,提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综合优势,这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五)促进地方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关系

随着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地方综合性大学不断为地方综合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随着“科教兴国”的提出,高校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一方面社会要求高校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必要问题,提供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多层次培养,拥有人才智力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希望得到社会资金、制度各方面支持,以切实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当地政府、企业等达成“协同创新”的共识,即学校与社会形成“协同”的关系,使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打破沟通壁垒,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能够相互融合,两者协同互动、深度合作、优劣互补,共同建立健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9]。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的机遇,专业与产业相辅相成,产生良性效应,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同时自身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变升级,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创新型综合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