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2019-08-15 00:44薛小强贾丙辉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学分工科应用型

薛小强,贾丙辉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018 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了高教战线和社会的广泛共识和积极响应。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 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15 个,专业类数92 个,专业数630 个,专业点数56818 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从上述数据看,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众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较快且教育公平得到一定的改善。

教育部于2018 年初颁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旨在鼓励和推进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与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具备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当下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专业特色、学校定位和学科知识内容有效地进行整合进而满足这些要求,这对工程类专业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2]。

本校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新工科改革要求,其中一个教学改革方向就是课程项目化教学,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现阶段对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以此为基础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

一 现有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结构单一

现有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基本上以本课程为主,课程自成体系,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很少或根本不考虑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没有考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现有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学生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会做什么,教师以上课为主,学生以听课为主,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为辅。

(三)考核方式单一

受限于教学规范,现有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一张试卷,即使有部分课程设计了一些有利于教学的环节,往往也很少体现在最终的成绩中,这就导致学生的配合程度不高,使该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二 针对现有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学科专业建设

本校致力于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必然选择。国家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在观念上清晰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是思考和解决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论前提。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引领社会以及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二)授课方式及相应评价准则的确定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进程必然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一方面要确定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根据教学环节及特殊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评分等级。另一方面要确定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够有一定的灵活性来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三)课程融合的合理性

新工科背景下需要根据培养目标,通过课程项目化,把一门课程分解成几个模块,或者把几门课程的知识巧妙融合起来,再通过动手实验、启发式学习、翻转课堂、失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融合与应用多学科知识。

三 课程项目化实施的一些构思

(一)OBE 项目化教学设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中学生毕业后5 年左右能达到的目标要求,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教育思维模式。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围绕毕业要求和指标点,将教学内容分解,设置各级项目,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但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课程不同,毕业要求和相应的指标点的多寡就不同;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基础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主要考虑知识的应用,达到分析和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教学目的。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考虑知识的掌握与串联,让学生能够根据某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掌握系统性的知识。

(三)教学组织形式和各级项目学分的合理确定

根据各级课程项目的设计,可由多位教师共同负责一门或几门课程,根据各自的专长,选择擅长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

根据现有的培养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定的学分,学生必须在各个课程类别修满一定的学分,并且达到一定学分总和后方可毕业。课程项目化后,根据各级项目的难易程度,将课程学分合理分配到各级项目上,单门课程各个项目的学分和各级各类项目课程的学分和课时应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合理确定,以使学生能够达到毕业要求。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必须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熟悉,同时也要有与其他专业和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其次,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最后,需要有情怀、有牺牲精神、有毅力和耐力去面对项目制教学的各种挑战。否则,会因为教师队伍的原因,直接影响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达成。

(五)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教学的一切手段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式,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感悟、内化,才能发生积极的作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单科学习到交叉融合式学习,需要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和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勤实践。

四 结语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彰显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适应新时代的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围绕“教什么”“教给谁”和“怎样教”这一根本问题,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体系,体现新时代的特点和需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分工科应用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