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平
摘 要: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这门课的授课方法,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要能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生活资源、时事资源和课外史料,使课堂更加有活力,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社会化教学;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教授的内容是多元的、开放的,涉及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就像俗话说的“知行不合一,就是学与做两张皮”,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地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所收获,就要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绽放活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 捕捉生活资源,强调知行合一
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学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最新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非常注重与生活的结合,回归生活已经成为这门课的核心教学理念。教材当中的每句话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对生活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引导,教学当中的每个例子都是学生身边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生活,在体验、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的共鸣,实现知行合一,达到品德的内化。
例如,在教授“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这一课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自己列出一系列自己认为应该有的文明形象列出来。首先,教师要先给学生明确一下什么是文明,美国法学家英格索尔说“真正的文明在于每个人把自己应得的权利留给他人”。文明和道德是一种社会软规则,并不像法律一样有强制性,比如法律规定不能偷窃,违反了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而文明则是一种自我约束,比如在每个人都喜欢穿着随意,穿着拖鞋、睡衣在家里随意走动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公共场所,如果你还是以穿着随意、舒适为目标,就会给他人在公共场所的体验带来不舒适,所以把自己在私人空间领域的权利约束一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公共空间就是文明形象。其次,教师让学生列出塑造个人文明形象的结果。文明形象并不只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自己的个人形象文明程度越高,越能吸引高素质的人,这样会产生近朱者赤的效应,自己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品位也会水涨船高,从而使自己可以有效利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而如果每个人都不顾个人形象,那么社会会变得越来越糟糕,造成环境污染,每个人都不能很好地享受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
二、 关注时事资源,促进终身发展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认知生活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思想品德和文明规则都在时刻变化,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的呈现往往会存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时事资源则更能快速而广泛地反映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选择时事资源整合到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材当中列举了生活中的陷阱,如一些黄色和暴力游戏、伤害身体的碳酸饮料、毒品、烟酒等,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普照,学生所遇到的人和事也并不总是为他们的成长着想,在新闻报道中更多会伤害到孩子身心的人和事,教师要结合这些时事报道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而有原则地看待社会,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比如,最近有很多的“虐童事件”,监护人对儿童随意打骂并伤害孩子的身心,教师要将这样事件放在课堂当中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引入课外史料,唤起情感共鸣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爱国情怀,热爱的基础是多多的接触和了解,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针对相关章节安排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和生动。教师可以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数据等课外史料,拉近学生与祖国和历史的距离,从而唤起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被掠走的中国国宝”这一节课时,很多学生对祖国的灿烂文明和国宝没有太大的感触,国宝对于现代这样一群生活在电子产品中的小学生而言,相当陌生,他们对祖国的手工艺和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太多的感情,为了让学生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文物鉴定和这些文物对现代人的意义的内容,祖国的青铜器制造和雕刻技术历久弥新,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园林,而且是祖国灿烂文明和工艺的集成者,这样的一座园林是祖国成工巧匠的智慧结晶,在当时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如果没有被破坏,这将是东方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就像法国的卢浮宫一样,它现在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每年吸引了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前去参观和学习,如果这里没有被破坏,相信我国的艺术将为世界文化增添更加重要的一笔色彩。通过引入这些史料,从而实现历史与学生的对话,可以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有趣味性手震撼力,让学生在观看、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祖国和世界的认识,从更高的层次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的,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应该是多元化和多角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慧眼、一颗灵敏的心,从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课堂绽放活力。
参考文献:
[1]廖宏清.整合资源 丰润品德与社会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2):117-118.
[2]娄鼎榕.时事资源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教师,2016(2):68-69.
作者简介:
萬国平,湖南省益阳市,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