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洋洋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08-01
摘 要 在油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工会组织发挥出来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层工会实现了油田企业劳务关系合理协调,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推动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的力度,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出工会组织全面服务于油田职工的理念,在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必须要不断强化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顶层设计,全面推动普惠服务实现人性化、全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油田基层工会会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基层工会 普惠服务 创新
基层工会组织在油田企业的发展、劳务关系协调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深化油田企业工会会员普惠服务,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的力度,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出工会组织全面服务于油田职工的理念,同时也满足新时代油田工会工作的实际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矛盾的逐步转变,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要不断向着精准化、时代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一、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面临的新情况
(一)油田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促进油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国油田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石油企业。就必须要坚持实现油田企业专业化发展,并严格落实市场化运营,在整个油田企业中构建全面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不断提升油田技术服务的创新能力。而专业化发展必然会导致油田内部职工队伍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油田基层工会积极探索出新的会员普惠服务方式。
(二)互联网时代对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的学习、购物、社交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鉴于油田工会提出的变革性、创新性普惠服务新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而目前油田仍然面临着网络覆盖面积小,服务手段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职工队伍需求多样化
由于受到市场环境、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油田企业职工队伍个人需求也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等新特点。而且随着油田企业人力资源优化措施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油田的推广,使得油田原有的岗位、区域界限被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很多职工群众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变化,更不适应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职工群众会对油田基层工会产生更大的依赖感和更强的归属感,油田基层工会需要做好职工群众代言人的角色,积极开展职工群众普惠服务。
二、深化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務的对策
(一)加强工会普惠服务顶层推动
工会会员普惠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油田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普惠服务制度,要将每一名职工群体都作为普惠服务对象,企业要从政策、组织、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完善的油田基层工会普惠协同联动机制,全面推动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实现个性化、全员化、社会化发展。全面促进油田企业职工服务中心的只能转变,不断强化全体会员的服务只能。对油田企业的区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油田企业工会普惠服务区域性机构构建,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普惠服务设计以及组织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全面实施工会会员服务卡
目前,油田企业要以会员实际需求为基本导向,全面建立起实名制工会会员制度,充分利用会员服务卡作为载体,这样就能够让广大的公司会员能够享受平等的普惠服务。在整个油田企业内部全面开展工会会员互助保险、职业介绍、运动各种免费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办工会服务卡具备身份识别、金融服务、商家特惠等一些功能,让其成为整个油田基层工会全面普及普惠服务的重要平台。
(三)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服务升级
油田企业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整个基层工会服务推动过程中不断强化互联网建设,有效推动油田基层工会服务品质的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油田基层工会网络的高度完善。油田企业要严格按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具体需求,对所有会员档案进行分析整理,不断完善会员信息,建立起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油田基层工会会员信息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才能够为全面推进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手段,实现油田基层工会普惠服务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实现油田基层工会服务的不断升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基层工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采取各种手段全面推动工会普惠服务的发展,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倩云.黑龙江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 宋旭平,彭斌,单亦勋,王劲松.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