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伟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210049)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 L/2018/199)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京市中考化学一直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科学严谨、内容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学素养的考察.试题命题立意高、答题起点低,面向全市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点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题型稳定,又不乏创新,对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被广大教师和考生接受.今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72,虽然难易适中,但有些题目考生做起来并不轻松,在中考后笔者与考生充分交流后,大部分考生做图像图形图表类化学考题都不轻松,本文将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有关图像图形图表类考题进行摘录,并作简要归类分析.
1.第2题,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简析 本题考察了燃烧与爆炸相关的图标,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B.表示的是禁止带火种;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故选:D.
2.第6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简析 本题考察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知识,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同一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质量单位,故选项D说法错误.
3.第七题,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简析 本题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相关知识,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C.
这三题较容易,题中考察的图形素材来源于教材,对于化学的基础主干知识进行了考察,考生只要重视教材,重视化学主干知识,便可取得较满意的成绩.
1.第15题,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56%、8%、23%、10% B.65%、16%、23%、5%
C.28%、8%、46%、10% D.59%、8%、26%、5%
简析 这题考察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分数变化关系的问题,根据三张图中数据分析,得出甲和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乙=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图中数据代入,即可得出a=56%,b=8%,c=23%,d=10%,故选A.
2.第17题第(4)小题,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图所示,则所降雨水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简析 这道题比较容易,只要读懂实验记录的数据,以及教材中介绍酸雨的pH小于5.6,因此该雨水是酸雨.
3.第18题,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2)根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20℃时,在50g水中加入12.5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
简析 这道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只要考生能够理解溶解度含义和看懂溶解度数据表格和溶解度曲线就不难作答.
第15和17题的图形都是在实验过程中对于数据的记录,这类图形能够有序的记录观察和测量结果.其中第17题较容易,第15题较难.解答第15题需要能够正确看懂化学反应前和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记录的三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作答,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第18题中溶解度的数据表格就是教材中的,让考生绘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也是是教材中明确要求的一个探求,这对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具有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第16题第(1)(2)小题,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1)写出图中A、B、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个:____、____、____.(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
简析 这题将氮元素的化合价和含氮元素的物质构建成一个关系图,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含氮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根据化学式求出元素化合价的知识点,当学生能够把这幅关系图看懂后,就不难写出正确答案.
1.第19题第(1)小题,如右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的结构.
简析 这题的实验装置图目的是为了创设情境,考察木炭的结构决定性质,具即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2.第21题【实验回顾】(1)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
【实验探究】(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min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____(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反思】(1)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____.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简析:图1素材来源于教材图7-40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考察了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氢气的收集方法,较简单.图2的实验装置由烧杯、球形干燥管、单孔橡皮塞和带活塞的导管组成,药品有蒸馏水和与氯化汞反应后洗净的铝片.考生如果能够看懂这个实验装置图,就能明白该实验装置可以清晰的观察铝和水的实验现象,通过题干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就能解决【实验探究】和【实验结论】中的问题.该装置是还可以通过控制活塞利用生成的氢气产生的压强差达到让反应物固液接触和分离,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实验目的.装置内的水除了和铝反应以外还起到了液封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生成的氢气也能够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也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
实验装置图是以图形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直观的进行呈现的一种方法,在历年的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中都有呈现,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学生才能面对此类考题时得心应手.
第13题,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简析 本题考察了酸碱中和反应,反应液中的pH、反应速率、酸碱浓度和用量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初中化学实验以定性实验为主,这给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酸碱中和反应教材中以定性实验说明,本题中B选项有所考察,本题又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考察,立意较高,注重学科素养的考察.应用传感器技术的数字化实验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且直观的数字和图像,让实验结果数字化和图像化.数字化实验在近几年南京中考化学中都有体现,充分体现了南京中考化学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2018年南京中考化学试卷全卷21题,其中有10题是有关图像图形图表类(笔者没有将框图推断题算在类),涉及分值32分,是南京中考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命题特之一.图像图形图表类题型能够考察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图像图形图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规律,激发探究欲望,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