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龙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化呢?阐述了趣味性课堂教学、走出课堂学科学、走进实验室学科学三种方式,促进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性;趣味性
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需要遵循一定的思路,打破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核心,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原理,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性。
一、趣味性课堂教学
趣味性课堂教学是以兴趣作为科学教学的手段,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积极性,带领学生进入神奇、奥妙的科学世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既高效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进而推动小学科学的高效教学。如在执教“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节中,通过游戏导入法设计悬念,将黄球和白球共同放入杯子中,不能倒出也不能用手拿,想一想通过什么简易方法能够取出杯内的球?学生提出倒水的方法,只见水满后黄球浮起来,白球仍然在水底,此时提出科学问题便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了,学生自然而然会问这是怎样的实验现象呢,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浮,有的却会沉呢?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打造趣味性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走出课堂学科学
小学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但长期以来的科学课堂教学只重视单纯传授知识,使得学生形成了读死书的习惯,难以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和大自然相联系,不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更谈不上科学探究精神了。因此,科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进家庭社区,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学习科学,借助媒体学科学,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走向大自然学科学。如在执教“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时,教材编写的目的是想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动植物培养观察能力,使得学生意识到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而迈出教室便是广阔的田野、是千姿百态的动植物王国、是动植物的真正家园,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为学生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让学生自由地观察思考。学生便会兴致勃勃地来到花园或其他课外活动场地,并争先恐后提出许多问题,学生探索的兴趣浓厚,便会深深喜欢上科学课。其次,走进家庭社区学科学。家庭和社区是科学学习的延续。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更是一本现实的大教材,在生活中不仅能夠学到许多科学知识,还能促进所学知识的应用。如在执教“水温的变化”时,引导学生在做家务时,烧完水后观察两杯同样多的热水,哪一杯降温更快?两杯来回倒的水与另一杯水的温度变化,用扇子扇动的水与另一杯静止的水的水温变化,放在室内与室外的水温变化,促使学生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水温变化。再次,借助媒体学科学或者走进科技馆等进行科学的学习。走出课堂学科学,走进自然、社区与家庭、网络,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天地。
三、走进实验室学科学
实验是学习科学最有效的手段,许多科学知识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能够拓宽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意识。
如在执教“水往高处走”,学生难以理解毛细概念,也难以理解“水往高处走”的现象。我便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亲手实验中探究毛细现象,“盛开的红花”便是毛细现象的实验,准备好餐巾纸、烧杯、红墨水等实验器材,然后将餐巾纸系在小棒上,将纸袋一端放入烧杯的红墨水中,观察实验现象,会发现浸入部分变红,没浸入的部分也变红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发现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此种现象就是毛细现象。在学生理解了毛细概念后,我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塑料、棉布等材料进行实验,学生便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发生此种现象,有的物体为什么不能发生等等,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后,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在实验过程中,科学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其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动手探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便会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主动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交流互动、联系生活,让学生回忆身边的毛细现象,如粉笔可以吸洒墨水,衣服上的油可用纸吸一吸,使得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开阔学生思维。
综上,科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呵护好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自然、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尹梦东.浅谈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常见策略[J].学周刊,2017(25):110-111.
[2]孙晓梅.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和措施[J].好家长,2015(50):9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