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渐渐被忽视、淡化,甚至出现了轻视、蔑视劳动的倾向。将“劳”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全面发展的要素,具有深远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百年大计。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他们的劳动教育应当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是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主要任务。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劳动意识的教学方法做了如下探索。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交叉运用示范、模仿、指导操作的方法
这是集演示与练习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和实践。如,《巧手工作坊》,语言描述的再准确、再形象生动,学生也难以度过技术的难度,采用“示范-模仿-指导”的操作方法就不难了,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情况:(1)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便于操作时使用。(2)教师操作时要准确无误、规范。对于刚学习某种技术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动手或许就是他们的第一印象,教师操作不规范,学生一旦掌握后,再进行纠正就不太容易了。(3)教师操作时动作要慢,要与讲解同步,讲解时要认真、规范、利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一些关键的环节,要给学生流出思考的余地,以增強理解和加深记忆。(4)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对于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示范和指导,必要时手把手地教,一遍不行两遍,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实践操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适时应用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方法,而作业是学生按照指定条件进行独立动手的结果,目的都是在利用已学知识去实际进行操作,通过自身观察、体会、研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完成了任务后要及时检查和总结,并通过对比来评定成绩。如《我与蔬菜交朋友》《跟着节气去探究》等。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他们生来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爱动手摸摸,看个究竟,在劳动实践课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通过教师的教学,可以使这种朴素的兴趣转化为对劳动知识的浓厚兴趣,再通过教师创设的特定环境,形成劳动、学习、娱乐的气氛。在学生了解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准确的动作、图片或实物介绍要学习的劳动项目、操作原理、操作顺序和操作过程,以及应当遵循的规则,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整体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晰,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自觉的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当他们发现自己有了收获时,会大大地激发起对劳动的热情和愿望。如《巧手工艺坊》这个活动中的布艺内容,教师讲解裁布和缝的方法,并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然后分组围在一起,动手缝制,并互相检查和提出意见,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这是教师再提出要求,用各种颜色的布,并可组合出各种图案,或者各种各样形状,利用一周时间完成,可以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劳动实践还培养了他们的智慧。
在劳动课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种趣味浓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接受劳动教育,学到劳动知识。
三、校内外劳动实践相结合
在劳动的教学实践中,培养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他们进行实际的操作与实践,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学到实际的东西。这一过程,教师首先重点讲解,学生要讨论,并适当地辅以实物、插图、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效果明显。学生学会简单的劳动知识,掌握了技能,要求独立练习,对练习中的错误操作给予纠正,即谓依据目标,训练矫正,达到预期效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结合实际,广开渠道,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如《关爱身边的动植物》《我是校园志愿者》的教学,可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园中的花卉来操作实践,按小组划分了“责任田”,并订了“合同”,使学生运用知识管理好自己的花卉,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践的机会,为美化学校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劳动实践课,虽说以操作实践为主,但寓思想教育于操作实践之中,把立德树人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开展“学一手”和“亮一招”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技术,在竞争的气氛中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价值,使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找到劳动的规律和乐趣。
总之,在教学劳动实践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关注课内外相结合、与家庭劳动相结合、与德智体美相结合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和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