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法则 触摸数学本质

2019-08-13 08:12郭继峰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学习能力

郭继峰

摘 要:“计算法则”,也就是学生在计算中所要遵循的方法、规则或程序等。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情境、操作和运用,探寻数学计算法则之源、之本、之根、之果,不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智慧的生长。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算理的探究过程,不断夯实、筑牢学生的计算基础,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就能更好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计算法则;法则建构;学习能力

所谓“计算法则”,也就是学生在计算中所要遵循的方法、规则或程序等。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有“程序性知识”和“思辨性知识”。显然,计算法则属于程序性知识。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运用计算法则相对简单,而理解计算法则背后的算理则相对较难。为此,教师要加强法则背后的算理教学,让学生“算理明”“算法清”,真正做到“法理融通”。

一、借助情境,探寻计算法则之“源”

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法则理解通常要借助一定的情境。这种情境既可以是生活化、经验化的情境,也可以是蕴含数学计算法则逻辑事理的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应该是学生建构数学计算法则之源。在情境中,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当计算法则以具体情境为背景、载体时,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法则背后的算理,催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算法。

教学《十几减9》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教师先出示直观图,让学生读懂信息:“13个桃,我买9个。”引导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探索,构建算法。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从13个桃里拿走9个桃。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直观演示。

方法1:先拿去盒子外的3个桃,再拿去盒子里的6个桃,还余4个。交流拿桃的过程。强调拿桃分两次,还余多少个桃?

方法2:先从10个桃里拿去9个,再把余下的1个与外面的3个加起来,还剩4个桃。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9加几”“8加几”等的数学认知经验,因此学生能够认识到这属于一个“去一去”“拿一拿”的数学问题,因此应该用减法计算。关键问题变为:13减9到底可以怎样计算?在问题驱动下,部分学生能迅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根据“加法”推算“减法”。绝大多数学生则借助教材主题图,在情境中展开深度思考。有学生认为,“从13个中拿走9个,可以这样计算,先从10个中拿走9个,再将零头3个加上去”;有学生认为,“可以先从13个里面拿走3个,再从剩下的10个里面拿走6个”,等等。教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在情境化思考中直接体会“破十法”“平十法”以及“想加算减”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抽象算法,明晓算法,使学生获得思维发展方向的指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法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情境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更激活了学生对算式的主动思考。学生努力通过生活化的“算理”解释数学化的“算法”。这种“破十法”“平十法”以及“9加几”的“凑整法”等,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分与合”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简便运算的基础。

二、借助操作,探寻计算法则之“本”

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智慧在指尖跳跃。”学生对计算法则的建构不仅依赖于情境,更依赖于操作。实践证明,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直观思维,引导学生的数学深度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法则”是抽象的,而“算理”却应当是直观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算理、建构算法。通常而言,“算法”解决的是“怎样计算”的程序性问题,而“算理”表征的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的思辨性问题。算理是算法的依据、道理,算法是算理的抽象化、形式化表征。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算珠”“小棒”“圆片”等具有“齐性”的操作素材。什么是“齐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操作素材应尽量少的具有无关属性,尽量多的具有相关属性。

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以苏教版为例,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小亮有24张画片,小明有9张画片,小红有6张画片,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学生先摆出2捆小棒,再摆出4根小棒,然后摆出6根小棒,随后就匆忙数起来。在这里,小棒成为学生“数”的素材,没有成为学生“探究”的素材。基于此,笔者这样启发学生:当4根小棒与6根小棒合起来时,有没有一捆?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捆”的概念。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将4根小棒与6根小棒合起来,变成一捆,再和之前的两捆合起来。在操作中,学生建构了“满十进一”的数学计算法则模型。在操作中,学生经历了算法形成的全过程,从而能深度地理解算法、运用算法。

三、借助运用,探寻计算法则之“根”

对于学生来说,计算学习要“返本归源”“叶落归根”。所谓“根”,就是所从之、所回归的地方。对于计算法则来说,生活既是源头,又是归根。很多时候,学生由于法则运用不到位,导致计算法则不能积淀为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做到“理法融通”,更要做到“算用结合”。作为教师,要激活、调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活动经验,启发学生进行意义联结。让计算法则之根扎得更深,让计算法则之叶长得更盛。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等活动体会“余数要小于除数”之后,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对这一“法则”进行多视角、多向度的运用。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联系经验,展开数学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已知被除数、除数的素材,要求学生求出商和余数类的;已知被除数、余数的素材,要求学生求出商和除数类的;要求學生求一个数中至多有几个几的;算式中的余数大于除数,要求学生理性判断类的;已知除数,要求余数最大是几的;已知商和余数,要求学生列举除数和被除数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等等。通过大量的正反变式、互逆变式、多向变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触摸数学知识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发展学生的正向思维的同时,不断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有了灵活的数学运用,就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突破学生数学思维局限性、思维障碍,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认知误区,让学生建立深刻的、清晰的、牢固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计算法则的深度理解。

四、借助反思,探寻计算法则之“果”

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反思是智慧生长的开始。学生学会反思,不仅收获的是知识和技能,更能收获学习能力之果。在低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更要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反思与联想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反思,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

1.在复习引入时,适时总结反思,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54+20=  54-20=  54+2=  54-2=

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在学生一一交流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上面的加、减整十数和加、减一位数计算方法一样吗?计算加、减一位数是在哪一位上加减的?加、减整十数呢?

学生反思后明确:计算加、减一位数是在个数上进行加减的,而加、减整十数是在十位上加减。

教师引入新课: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时,可以依据数的组成来思考,利用小棒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找出几十和十位上的几十加减,个位上的几和几加减。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来研究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又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2.在探究算法时,适时回顾反思,促进数学理解

教师出示主题图后,交流信息:蓝汽车坐45人,黄汽车坐31人,两辆车一共坐了多少人?

让学生自主列式:45+31,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来算得数?

回顾以前的方法:用小棒、拨小算盘的算珠来算得数。

学生尝试操作,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

把7个十和6个一分别框一框,再把两部分圈起来。

思考:为什么是3捆和4捆要对齐摆,1根和5根对齐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演示拨小算盘的算珠来算得数。

教师教学笔算两位数加法的写法:先写加数45,再在下面写加数31,写加号,画横线。

……

引导学生回顾算法:在笔算加法时,竖式怎样列?为什么十位要和十位对齐,个位要和个位对齐?

理解算理是学生学习算法的基础,而理解算理,厘清计算法则则是学习计算的难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厘清算理,明确算法,掌握法则,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基。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计算算理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法则,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技能、增强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在计算教学中,只有夯实、筑牢学生的计算基础,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情境、操作和运用,探寻数学计算法则之源、之本、之根,做到“理法融通”“算用结合”,让学生“以理释法”“依理用法”,实现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使提升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的数学智慧不断生长。

参考文献:

[1]荆亚琴.读懂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7(7).

[2]何竹生.也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小学数学),2014(11).

[3]蒋敏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

[4]田俊.计算教学应把握好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数学学习能力
试论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