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对话则是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最直接形式。尝试深挖课堂文本,扩展课堂对话的素材来源,寻找课堂对话的交流契机,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质疑,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搭建平台,增设跳板,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升,更希望通过尝试来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范例。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对话;思维品质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而语文的“核心素养”理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体现,它包含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课堂对话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的形式。对话导向,对话导思,对话导行,对话导果!对话是“抓手”,拉开课堂教学;对话是“导线”,引发教学活动;对话是“切口”,让思维走向深入。
新课程把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强调了思维品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中,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学生能结合文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能对传统文化进行鉴赏鉴别,敢于质疑,再消化再吸收;能在口头对话与书面表达中注意思维的严密性、思辨性;能把自己的理解与文本结合,实现再创造。
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一门有思维含量的课程。语文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注重人文熏陶和感情激发,增加思维含量。教师应该通过对话引领学生学会质疑,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搭建平台,增设跳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其不断增强思维自信。
一、课堂对话的现状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课上经常会不自觉地以应试教育为最终导向。我们的课堂常常会以应试为目标,归纳总结一些答题的技巧,来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而课堂中的对话又以简单的判断为主,学生一声声的“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充斥课堂。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是起不到锻炼思维的效果的,更可能起到反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只会越来越僵化。学生不但失去了“主体性”,被牵着鼻子走,还缺失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思维停滞。“满堂灌”到“满堂问”的课堂要不得。
在现实的课堂中,对话的形式多于内容,教师缺位现象严重。多年的新课程改革让教师有了许多新的理念,课堂对话也为人热议。“对话”也融入了课堂之中,形式灵活多变,方法多种多样。但细细品鉴、究其本质,却又令人担忧。为了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教师纷纷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學生纷纷质疑、讨论热烈,思维开始活跃了,或高声争辩,或轻声讨论。学生的坐姿也改变了,或站或坐,或侧身,或转身。教师则在一旁听任学生自由发挥,很少甚至没有与学生交流。这种缺乏交流对话,缺少引导点拨的做法,完全否定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彰显了,但这种对话形式大于内容,学生的思维缺少教师的点拨。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过程中,教师是绝对不能缺位的。
二、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语文课堂对话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些误区使得我们的课堂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或热闹有余效果欠缺,或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或形式或应试。导致的不良反应就是学生对语文的直观感觉,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其实高中的语文课堂在重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在强调语文文学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科学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课堂中,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也是建立在思维品质之上的。我们需要个性,但绝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标新立异。有品质的个性需要思维提前迈出一步,需要认识提前深刻一分。
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在教学任务之后添加上去的,而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堂中,教师始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对话,或追问、或质疑、或比较、或归纳。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它就是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完成的。
三、课堂对话促思维的实践研究
实践一,细化教材,选好“切入点”
我们要善于发掘课本中的范例,发现可供课堂探讨的闪光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只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互动中实现思想交流。
例如《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围绕项脊轩来追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女性,其感情之真挚历来为人所赞叹。对本文内容的解读,常规的教学对话大致围绕以下几个话题:(1)“多可悲”具体体现在哪里?(2)文中是如何体现家道衰弱的?(3)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情感分别是通过什么细节来展开表达的,有何独到之处?(4)三位女性和项脊轩有什么关系?
细细解读,我们会发现在母亲这一点上有很多的疑虑。文中关于母亲有两件事,一是母亲曾经到过阁子一次,站在某处;二是母亲听到女儿在哭,隔着门板嘘寒问暖。这两件事经老妪之口转述。对此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阁子不是后来的项脊轩,为什么不写母亲在项脊轩中对自己的教导呢?写母亲关心姐姐,叩门而问为何非写不可呢,这么简单的细节不是很正常吗?貌似和前文“振兴家族”的主题无关么?这就是我们需要在课堂中加以探讨的闪光点!笔者在教授本文的时候就特意强化了这一点,在PPT上投影了《先妣事略》的节选,然后请学生展示“母亲”的大致事迹。学生在归纳的时候发现了“母亲”大致是在归有光8岁的时候去世的。惊奇的现象出现了:归有光15岁修葺的项脊轩,母亲在关爱他生活、学业的时候压根就没有项脊轩呢!这时,学生的问题自然就来了:为什么还要写母亲呢?
事实上,作者在文中不但写了自己的母亲,还排在这三代女性之首。这说明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引导学生找寻答案的时候,我们的对话围绕以下几点:(1)母亲在归家的这十年是怎么过的,育有几个孩子?(2)我和“姊”差几岁?(3)母亲叩门而问的时候,“我”在哪里?(4)母亲是如何督促我学业,提醒我担起责任与使命的?
本堂课课堂对话的落脚点和闪光点与常规教法有了明显区别,最后的生成差异无疑也是巨大的。常规的课堂对话只能让学生积累到一些基础的字词句翻译等,对内容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对三位女性的回忆思念,却感受不到其中的深情竟如此深刻。学生的逻辑思考在改进后的课堂对话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它不需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常規课堂就能实现,这就是发掘课本的重要性。
实践二,引导思考,找准“落脚点”
高效的课堂需要提有价值的问题,更需要驾驭好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教育家叶澜说过,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共同创意的过程。教师要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如《逍遥游》的教学,其所在单元所选的作品本身表达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注,是对人生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的文章。文本《逍遥游(节选)》中的“大鹏”“蜩与学鸠”受到自然条件的束缚,达不到逍遥游,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称得上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庄子却说是大小之辩,本质上是相同的。说到宋荣子“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犹有未树也”。这种看透世态,看透得失的态度为何还是只换来庄子的一句“不过如此”呢?他“未树”的又是什么呢?围绕道家与儒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原则,我们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处世哲学,积极推进核心素养的思维训练。
又如《陈情表》,其耐人寻味的“圣朝”和“伪朝”,虽一字之别,却天差地别。“圣朝”和“伪朝”在作者笔下为何转变如此之快?蜀汉故国怎么就沦落为“伪朝”?“圣朝”真的那么清明盛世?
在对话中,教者要准确表述,及时追问,化繁为简,激活学生的思维。
实践三,提升思维,紧扣“根本点”
紧抓课堂对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这种能力不是靠几个专题复习就能提升的,它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时时留心、处处留意。
笔者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通过人物分析探究他们背后的故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
1.逆向性思维
我们的课堂常称赞烛之武临危受命,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口才说退了秦师,赞扬他的大智大勇。这种评价其实是建立在“退秦师”这一结果上的,是顺事件本身而自然得出的结论。但笔者在讲完后又逆向推导了一个问题:既然烛之武如此有智慧,郑国国君也知错能改、重用贤能,为何烛之武七十多岁了还只是一个养马的“弼马温”呢?这难道是一个智者该有的待遇吗?这种逆向思维学生往往很感兴趣,通过相互对话,学生渐渐明确:在“退秦师”这件事上烛之武是极具智慧的,而生活中他可能又是一个缺少变通、不懂推销自己、常摆架子的人。这种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思维得以向纵向发展。
2.批判性思维
教材中佚之狐这一形象是爱国、识人、举荐的象征:“国危矣”忧国之心溢于言表,“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识人之明荐人之功。有如此贤良,郑国之幸啊。在这里,笔者又提出了一个疑问:身居高位为何自己不去游说秦君?有识人之明为何以前不推荐?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自己的看法得到相互补充,小组代表发言:早就知道烛之武有才能却不推荐,这是私心作怪,怕自己的官位不保;自己不去游说是怕一去不能返,想白白挣得功劳又不想以身犯险。批判性思维在这次课堂对话中得到了锻炼。
3.发散性思维
本文提到秦伯决定退兵是由于烛之武阐明了秦国灭郑的危害:“弊大于利”,且晋国缺少诚信、贪厌不足,灭郑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从逻辑上讲,故事是讲得通的,结局合情合理。但笔者抓住一个问题想深究一下:秦穆公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有百里奚、蹇叔这样的贤良辅佐,出兵之前难道没论证过?学生在对话讨论后设想:可能跟秦国渴望东出有关、可能跟秦晋关系有关、可能跟自身争霸需求有关、可能跟秦郑关系有关。虽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不是很准确,甚至有很大偏差,但通过各方面角度的思考,大家的思维被完全打开,思维得到发散,能力得到加强。
实践四,适度拓展,填补“空白点”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我们需要寻求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将思维引向深入的科学训练方法。拓展的目的除了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外,就是要加强思维训练。我们要让对话无处不在,以对话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逻辑性。
在《鸿门宴》的教学中,笔者就在对项羽这一人物分析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师: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凸显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1:优柔寡断!宴会上迟迟不肯动手,说明不够果断。
生2:比较轻信他人,耳根子软,一会儿“大怒”,一会儿“许诺”善待,看到刘邦低声下气就原谅了他,甚至还直接把告密者曹无伤说了出来,莽撞无谋。
生3:喜欢听好话,听恭维的话。
生4:有一些妇人之仁,不忍下手。
师:有原文,找找看。
生:“君王为人不忍”。
师:“为人不忍”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归纳起来一共有几个方面:(1)轻易信任项伯,答应善待刘邦;(2)听信刘邦的恭维;(3)宽容樊哙,有惺惺相惜之意;(4)刘邦逃席不追究,还安然接受玉璧。
师:项羽真的是一个“为人不忍”的人吗?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年代,“为人不忍”的项羽能创下如此功业吗?或者他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特点是我们不了解的。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我们来看看项羽曾经的事迹。
(投屏)
①年轻时看秦始皇游会稽,曾说:“彼可取而代也”。
②勇冠三军,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
③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军卒二十余萬人于新安城南。
④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师:看到这些,这是一个“为人不忍”的人吗?
生1:不是,非常霸气。
生2:杀伐果断,甚至有点残暴。
师:这么一个霸气残暴的人为何在鸿门宴上完全换了一个
人呢?
生1:轻敌啊,军事实力差太多了。
生2:对啊,对他构不成威胁嘛。对弱小的人当然要善待啦。
师:的确,项羽认为刘邦构不成威胁,那么这种轻敌背后是
什么?
生:是骄傲。
师:是的,是骄傲。骄傲了就会看不清局势,盲目乐观,甚至到了最后乌江自刎,他还在感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师: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项羽本纪》的评价:(投屏)“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正是这种骄傲导致了他的悲剧,可悲
可叹。
本课的课堂对话围绕项羽性格展开,对鸿门宴上“为人不忍”背后的故事进行追问,适度拓展,展示相关人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人物进行重新建构分析,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不流于表面,使课堂的结构呈现纵向、深入的态势,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思维含量。
四、课堂对话促思维的几点思考
1.深挖教材促思维
课堂不能“一潭死水”,它需要活力和激情。教师要在教材中挖掘有效对话的话题,多提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少一些简单问答,多一点感悟思考。在挖掘教材时注意从多元文化、多元思维的角度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2.师生角色定位要落实
教师不是课堂对话的“召集者”或“旁观者”,适时的引导点拨更能强化对话教学的效果,有助于把思维引向深入。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凸显,但同时课堂也不能成为“好学生课堂”,不能变成“几个人的舞台,多数人的看台”。所谓“润物细无声”,对话上要注意设置的话题有梯度性,选择不同层级的学生适时沟通交流,因材施教。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
3.评价建议要适当
在对话中适度的赞扬能提升学生自信,更能促进学生思考交流,而过度或盲目的赞扬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评价时我们要尊重并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思维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发展与提升,并注意把以直觉思维、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在评价中。
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要着力用对话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用相互合作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多使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办法去构建多重对话,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事件陈述或细腻描写来表现情感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用对话共享阅读感受,师生共同来感受主题,让思维在对话中发展与提升,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