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好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汉字的书写和使用上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既有教师教的原因,又有学生学的问题,还有社会、网络的影响。希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能按照新课程标准,规范使用汉字,规范地教好汉字,想方设法减少学生汉字使用的不规范现象。
关键词:农村小学;汉字教学;使用规范;执行新课标
2012年高考明确规定:“作文写错别字扣分,不准使用网络语言”;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要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试卷的第一题是“书写规范,字体工整,卷面清洁。(5分)”。这些话语除了对考试提出要求外,还透示着现在汉字的书写和运用上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如此。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要市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统考,分片集中批改试卷。我参加了宋隆片的阅卷工作,发现卷面字体马虎的试卷不是少数,作文中错别字也不少,使用方言、口语、网络语言也不少。这个现象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也不仅仅是教与学所造成的,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汉字是我们每个人思维和交流重要的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汉字的学习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对汉字的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质和量的要求:会写若干个字,认读若干个字,每个年级都有具体的要求。而且教材在编排上也特别强调着掌握汉字的重要性——每课要求认识的字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以方格形式排列在每组课文后,每个单元还特别安排了“词语盘点”,而且分开“读读写写”(既会读又会写)和“读读记记”(能认会读)两栏。在课本后面还附有要求认识的生子表(一),要求会写的生字表(二),方便复习和检测。
按照国家部颁布的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在教材的配置上,语文课专门配置了一本与课文同步的写字教材。这方方面面都显示着教育部门对汉字学习的重视。
按照教材的要求实施小学语文汉字的教与学,每个方面都做到位,学生的汉字掌握应该不会出现今天的“不规范使用文字问题”。但事实就是事实,究竟原因何在?这值得全社会去思考,更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我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对学生出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且有愈来愈烈的趋势深感痛心,引起了我很多思考。现在,我就农村小学汉字教与学的现状谈谈一些发现和想法。
一、完善各方条件,抓好基础教学
大部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比较差,师资力量也不算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子女也没有像城市的学生家长那样到位地辅导或督促;更重要的是,教师兼任的课程比较杂、比较多,一人教多本书是“正常”的事。因此,顾此失彼,怎么能不影响基础教育呢?还有一方面,我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事实是,很多学生连拼音都不会读——我曾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接到班后有时让学生做有关查字典的练习题,当问某个字查什么音序时,很多学生都以“英式”作答,教师纠正他们的读法,他们反而觉得老师的读法很搞笑——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学生出现这种知识性的错误,到底是教师的疏忽还是英语影响力大?另外,教师平时不是很注意说话的规范,讲课时常常夹带方言、口语。这些教学上的不规范,多少会影响汉字的学习,多少会影响汉字使用的不规范。再说教学条件,并校之后,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中心办学点教学设备比较完善。但教学分教点的教学条件还不算好,教师教学方法还比较“古朴”——放幻灯机,出示卡片,等等。我说出这些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希望大家从中可以想到汉字使用不规范的一些原因。所以希望上级领导还有教师都正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从上而下,从下而上,扎扎实实,抓好规范语言文字基础教育。
二、摒弃应试教学,规范汉字教学
无论哪个年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的学习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会写多少,认读多少。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年级都有类似现象:某一单元测试中或者其中考试、期末考试出现了二类字或疑难字(文中特意注音的字),教师(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下一次测试中学生不失一分,就如临大敌,宁杀错无放过,对一类字,二类字,疑难字,统统实行一棍子教法。结果可想而知,为了应付测试,累了教师自己,更累了学生,更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了抵触情绪,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长此下去,学生哪有心思记汉字怎么写,哪管字写得规不规范!数量都应付不了,何谈质量?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有时学生听写生字错了,让其纠正,很应该。问题是有些教师要求学生错一个生字补抄五行十行或者更多。学生为完成任务,有心情写吗?字能写好吗?字错哪?为什么错?没有给予学生指导。这真能起作用吗?如果学生明白字错在哪里,我相信,学生再写三五次,就会了。何需抄那么多?凡此种种,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的汉字使用规范与否。我想,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立下宗旨,严格按照小学語文标准去做,踏踏实实地去教,该要学生写的,一定要求每个生字都要会写。听写一个字不过关,都要教到学生会为止。只要学生认读的,就坚决不要自加压力,不要给学生增加负担,不要管哪一次测试会杀出个“二类分子”来。
三、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字兴趣
目前,我们农村小学的汉字教学大部分老师都采用“随文识字”,即将课文、生词、练习等机械排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忽视了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忽略了汉字的形、意、义的来源与联系,少讲汉字的起源,少讲汉字的造字规律,使简易、有趣的汉字,变得枯燥乏味,无从把握。我们应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方法,愉快教学,趣味识字。
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首先,汉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创造出了各种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象。而且,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人那样执着,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恐怕也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高度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感,进而达到了不朽的审美境界。所以象形字一眼就能看懂。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所以老师教学象形文字时,可以“画”识字。如“日”“月”“山”这几个字,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都配有图画,形象地展示了字的起源及演变。学习这几个生字时,可以让学生看“字”画,画一幅“字”,既增添了学习的趣味,又加深了对字的印象,使学生把字学得快,记得准,记得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易读易記。原因之一就是诗歌押韵。特别是对一二年级学生使用韵语识字,能使他们兴趣浓,喜乐诵读。我们学校多年来在开展第二课堂中都设有面向二三年级的“诗艺班”,主要是朗读古诗词。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记得多,读得好。古语有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得多,读得好,对学生规范使用汉字肯定有帮助。
除此以外,一些合体字也可以编一编,以韵语识字,好读易记。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有趣多了。
高年级学生学习汉字时,可以根据汉字构造法教给学生记字形懂意思的方法。比如,“典”是个会意字——文册被庄重地安放在底座上,是重要的文册,所以叫做“典”。对相同部首的字可以归类记忆理解。如带“月”部的字多跟身体有关。我在教《鲸》这课生字时,对“腭、肚、胎、腮”这四个肉月部的字采用了归类学习,让学生分别在黑板上鲸的简笔画上画出相应部位,明确四个字都跟身体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几个生字,并且会从中学到一些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汉字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汉字特点,还可以运用猜谜识字、部件组合识字、加减偏旁识字等方法,增强汉字教学的情趣,跟学生形成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汉字的教与学都变得活跃、饶有趣味,让学生在乐中学,学得会,学得规范,不容易写错别字。
四、执行新课标,上好写字课
按照部颁标准,课程设置每周有一节写字课,或硬笔或毛笔。要让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教师理应严格遵守,上好每一节写字课。在农村小学里,写字课硬笔书写比较常有,但很多时候是让学生自己写,而不是教师指导写;毛笔书写长期以来比较缺失。一是由于专长教师缺乏,难以开展指导;二是毛笔书写未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三是一些学校的写字课经常被挪作他用。这也是造成学生使用汉字不规范的原因之一。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工整地书写汉字……不同的阶段……用硬笔或毛笔书写楷书。”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每一课生字学习时,都要规范地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做到工整,格式正确,多以田字格示范。特别是一二年级,以起到范例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书写正确,书写规范;从细处着手,教会学生每个笔画的读法和写法,随生字教会学生有关的偏旁部首;对一些特别的字或笔画还要指导好笔顺,让学生用最直接的“书空”方式跟着写。另外,为了推动规范书写汉字,学校应调动一切资源,保证写字课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学会用软笔硬笔书写汉字。每学期举办软笔书法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班级开展好作业展览等形式多样活动。从严从细,同心协力,滴水穿石,我相信减少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指日可待。
五、规范使用汉字,社会学校齐抓
现在电脑的普及大大削弱了书写汉字的需要,而且网络的信息传播的广泛和快捷以及网络使用大量的网络语言,也对汉字使用的不规范产生了影响。现在,人们在使用汉字书写上对电脑形成了很大的依赖。人们书写机会大大地减少,从而也导致人们对汉字书写不够重视。另外,现在无论在街边还是在媒体上,商家为了达到“广告”的目的,不惜歪曲汉字的规范使用,好像我们镇上就有什么“衣衣不舍”服装店、“271314”妇女用品店、汽车补“太”档……凡此种种不规范使用文字现象,对小孩的误导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因此,汉字的规范使用,除了学校、教师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有关执法部门严抓管理,更需要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规范汉字的使用。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