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娟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对抽象的数学教学进行形象化处理,增强教学直观性,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创造便利。结合新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初中函数教学入手,对新媒体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师更好地讲解函数知识提供重要的辅助。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整合
新媒体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多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创新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也为教师构建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创造了便利,教师综合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在教学活动中整合声音、文字、影像等元素,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呈现方式,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会明显增强,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循序渐进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因此在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函数图象变化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将新媒体技术与函数教学有机融合,发挥新媒体教学作用,攻克初中函数教学难点,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综合质量。
一、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整合优势
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的整合,在初中函数教学中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能帮助初中数学教师对函数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增强教学组织活动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进而提高教学组织的综合效果,为学生深入系统探究初中函数知识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具体分析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的整合优势,发现集中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一)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启发教学行为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教学活动的优势更加明显,教师能将新媒体技术作为依托创设虚拟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在情境演绎实践中,切实感受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1]。同时在情境教学的支持下,抽象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也会明显增强,方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数学函数知识,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能丰富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活跃度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板书指导为主,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偏低。而在引入新媒体技术后,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游戏教学等,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营造轻松自由教学氛围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使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得到有效的培养,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2]。此外,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将文字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整合在一起,增强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为学生学习复杂的函数知识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综合效果。
(三)能借助互动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
学生在学习函数知识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能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在相互交流和帮助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而借助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且教师会为学生创设讨论和探究的平台,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小组探究成果,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会进一步强化,并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四)能通过挖掘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对函数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能在网络上检索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并按照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处理,转变为能够为课堂服务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函数知识[3]。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必然会更加深刻。如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能使初中函数教学改革得到深入发展,为学生系统研究函数知识创造便利。
二、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整合设计案例
在研究中要想对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的整合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整合方向,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对整合教学的系统理解,为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初中函数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4]。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教学指导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类似于y=a(x-h)2+k(a≠0)的二次函数知识,指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等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其基本性质。
2.将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多媒体信息作为开展函数教学的媒介,综合分析二次函数图象指导学生对二次函數的相关性质进行研究。
(二)解析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二次函数基础知识并探究和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以及二次函数性质。
2.教学难点:在二次函数表达式中其性质的体现。
(三)教学案例设计
1.回顾前期所学知识
在教师开展二次函数知识教学前,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设计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前期学过的相关函数知识,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为学生参与二次函数学习提供帮助[5]。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以音频教学和视频教学的方式将函数的定义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于任意一个值x,都存在唯一并且确定的y值与它存在对应关系”函数性质,做好学习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教学趣味性,可以引入篮球运动的案例,进而导出“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根据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轨迹曲线简单分析二次函数,并让学生把握篮球在最高点时与地面的距离关系进行思考,增强教学导入实效。
2.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在开始对数学函数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讲解时,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从新媒体平台上搜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数据资料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知识,并有效定位复杂的数学问题,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6]。具体如下:
(1)在针对一次函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曾导入过水滴激起波纹的案例,通过研究不断向外扩展波纹形成的圆长度和半径的关系,导入一次函数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从面积入手,并将不断扩大的波纹圆形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行确定,即S=πr2,辅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在初一阶段的教学中遇到过用长度为a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栅栏的问题,要求计算怎样设置长方形能最大限度增加长方形的面积。在对这一题目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引入长方形长x和面积S方面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题目内容能得出长方形的宽为(a/2-x),则x与S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确定为y=-x2+■x。
对以上案例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对函数关系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用统一的表达式表示出来。
在综合分析学生的观点后,教师对学生总结的表达式进行整理,并开展课堂总结活动,提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般情况下,类似于y=ax2+bx+c(a、b、c是常数,且a≠0)的函数,可以称之为二次函数,其中x和y分别是函数关系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3.课堂教学回顾
在正确理解“类似于y=ax2+bx+c(a、b、c是常数,且a≠0)的函数,可以称之为二次函数”这一性质后,结合学生在独立分析和学习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并适当使用多媒体导入二次函数图象方面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更加形象化的感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提高函数教学有效性。
4.课堂练习
在完成基础教学后,为了筑牢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知识的基础,教师还要设计课堂练习教学活动。在此教学环节内,借助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教师能改变传统僵化的随堂训练模式,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题组训练课件,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如果回答正确,课件上会显示出表扬和激励性的文字,如果打错了,课件窗口也会及时报错,并说明正确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按照新的思路再次尝试计算[7]。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学习初中函数知识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随堂练习的乐趣,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也会明显提高,初中函数教学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5.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完成对函数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在初中数学教师将函数教学与新媒体技术教学结合后,可以对课后复习指导的方式进行创新,在新媒体复习训练平台上,为学生设置多层次的复习训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逐层次参与到复习活动中,确保课后复习教学指导能兼顾所有层次学生的情况,突出复习指导的针对性,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函数知识学习能力,为教学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和初中函数教学的整合能使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向学生清晰展示函数图象以及函数图象的变化,让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直观的感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循序渐进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初中函数教学能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黄泽秋.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函数教学策略整合[J].数学教学通讯,2018(8):60-61.
[2]王劲松.新媒体环境对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教育的启示[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54-155.
[3]许英,曹馨月.新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8(6):25.
[4]郭荣.新媒体视阈下“四位一体”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1):127.
[5]万树权.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读写算,2018(14):31.
[6]戴浩波.新媒体时代数论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66-167.
[7]李慧.论新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17):150.
[8]俞璠.新媒体引领多维度数学教学:北师大版四上“国土面积”教学设计[J].新教師,2017(11):72-7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