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盘索里”艺术绽放光彩

2019-08-13 06:47张恺新
侨园 2019年6期
关键词:唱段演唱者朝鲜族

张恺新

两年多以前,为了收集辽宁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经验,以便更好地在相关方面建言献策,我作为葫芦岛市政协委员和政协专职文史工作者来到铁岭市,在铁岭市政协文史委同仁的帮助下,走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索里”代表性传承人金礼浩,听他讲述铁岭“盘索里”传承的往事。

在见到金先生之前,我对“盘索里”几乎一无所知。铁岭市政协文史委的刘汉兴主任告诉我,“盘索里”是朝鲜族的说唱音乐,产生于18世纪,流传于东北三省,在辽宁省的铁岭、开原、昌图等县的朝鲜族聚居区广有传承。刘主任告诉我,“盘索里”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朝鲜族同胞在大庭广众面前演唱的歌曲,“盘索里”是朝鲜语的直译音,“盘”意思为在大庭广众下游乐,“索里”的意思是声音或歌声。“盘索里”演员以唱为主,说唱结合,一个人可以出演有多种人物出场的情节复杂的大型作品。“盘索里”这一名称,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曾经称之为打令、唱、杂歌、声调、广大声调、唱乐、歌曲、唱剧调等等,后统一名称叫做“盘索里”。

“盘索里”是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因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有“盘索里”广泛传承,所以该项目是两州市共同申报,这也就意味着,两州市都有“盘索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盘索里”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朝鲜江湖艺人根据某种戏剧创作的,另一说是来源于萨满教仪式中的歌曲。距今二百多年前的19世纪初的《广寒楼乐谱》中写道:“唱优之戏,一人立,一人坐,而立者唱,坐者以鼓节之,凡杂歌十二腔,香娘歌即一也。”据金礼浩先生讲,“盘索里”传入铁岭地区始于1925年,最早是由李柱奉传入的。李柱奉的家乡在今韩国全罗南道,出生年月不详,擅长表演“盘索里”和其他朝鲜音乐。为养家糊口,李柱奉经常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一带卖艺演出,有时候也做卖打糕等小生意。1925年,李柱奉一家到了中國东北,后到开原郎家屯定居,他把自己掌握的“盘索里”唱法的主要唱段以及朝鲜族农乐舞等各种传统舞蹈的跳法传授给村里的郑乐瑞、禹俸万等年轻人。

郑乐瑞是铁岭地区“盘索里”艺术传承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1916年生于朝鲜,1935年移居中国辽宁开原,1936年拜李柱奉为师学艺。如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礼浩就是郑乐瑞弟子洪华峰最年轻的徒弟。据金礼浩先生讲,自己年轻时多次见到郑乐瑞,还有幸向郑乐瑞请教过很多次,郑先生人很聪明,当初学艺时努力刻苦,悟性非常好,得到师傅李柱奉的喜爱,他学到了《春香歌》《沈青歌》《兴夫歌》等“盘索里”的主要唱段。1949年以后,三十余岁的郑乐瑞把自己掌握的“盘索里”主要唱段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洪华峰、崔相道等人,郑乐瑞先生于1992年逝世。

洪华峰出生于1924年,是铁岭县地运所村人,父辈移居中国。洪华峰退休前是铁岭县文化馆音乐辅导干部,他不但努力传承“盘索里”艺术,还经常在“盘索里”表演中充当鼓手。出生于1952年的金礼浩是洪华峰先生最年轻的徒弟,他学生时代就多才多艺,曾经是开原县朝鲜族中学的校文艺宣传队骨干,1971年开始在铁岭县文化馆师从洪华峰先生学习“盘索里”主要唱段。金礼浩先生说,“盘索里”属于声乐类,具有浓厚的剧情音乐色彩。由于“盘索里”具有叙事性,便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怀,因此很受朝鲜族群众喜爱。

金礼浩先生说,“盘索里”的学问其实不少。在表现形式上,“盘索里”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要有演唱者,在演唱者的左侧要有击鼓手,此外还有一个要素是听众。表演“盘索里”时,演唱者站立着,击鼓手要在演唱者的左侧把鼓放在前面坐着,演唱者叫做“唱者”,击鼓的人叫做“鼓手”。

“唱者”是“盘索里”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唱者”要唱曲,还要说出台词,确切说叫“说白台词”。“盘索里”艺术中的唱曲被称作“曲”,说白台词部分叫做“啊呢里”,“盘索里”是以“曲”和“啊呢里”组合而成的。“盘索里”对“唱者”的要求很高:在“唱”时必须要有节拍,在“说白台词”当中也有类似唱曲的部分,但是此时没有节拍,这种尺度的掌握和调整对“唱者”来说是一种考验。不仅如此,“盘索里”要求“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做一些类似演技的动作,如悲伤时要做“哭”的动作,高兴的时候要跳起舞,唱着船歌的时候要做划桨的动作,这样的部分叫做“陪衬姿态”。

“盘索里”中的鼓手坐在演唱者左侧,需要仰面望着“唱者”击鼓,不单要击好鼓,还要切合演唱内容喊出“儿细古”(高兴)、“找它”(好啊)、“格勒齐”(当然)、“杂儿函大”(做的好)等词语,这叫“捧场”,就像相声艺术当中的“捧哏”一样。对鼓手来说,这种“捧场”是非常重要的,“捧场”做得到位,会使表演已经相对疲劳的“唱者”马上焕发精神。

朝鲜族“盘索里”艺术的第三个要素是现场听众。在“盘索里”表演中,听众需要参与演出,好的“盘索里”听众是会捧好场的听众。“盘索里”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与观众互动。“唱者”常以独特的幽默语言和舞蹈动作,调动听众的情绪和互动性,使听众情不自禁地参与互动,尽情地歌舞。“盘索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民间艺术,有了好听众,“盘索里”的表演才能达到较佳的境界。

实际上,高水平的“盘索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演唱者在鼓手的配合下,需要用自己的歌声、说白、身体动作和作为道具的扇子来描绘善与恶、美与丑的关系。早期的“盘索里”共有12大场,如今在中国境内传承下来的只有《春香歌》《沈青歌》《兴夫歌》《水宫歌》《赤壁歌》等5场主要唱段。在表演内容取材上,《春香歌》《沈青歌》《兴夫歌》的内容是与朝鲜族喜爱的古代同名名著内容相同,《水宫歌》的内容与朝鲜族名著《兔子传》大体相同,《赤壁歌》则贴近中国传统文化,其唱到的基本内容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为线索,涉及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诸葛亮借东风”等。由于《赤壁歌》涉及到的人物较多,唱曲激昂悲壮,加之与中国历史文化结合得多,因此很受中国听众的欢迎。

“盘索里”表演中的“唱者”要做到“一人多角”“化入化出”,以唱为主,说中有唱,唱中有说,是一个以演唱为己任的音乐艺术。“盘索里”主要靠口传身受,以往并没有乐谱,正因为没有乐谱,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者根据自己的记忆口头传授自然会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现象,不仅出现在不同的演唱者之间,即使是同一个演唱者,因演唱场合和情绪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挥”现象,这也是“盘索里”的重要特点。

为更好地传承“盘索里”艺术,2012年,铁岭市朝鲜族高中和开原市朝鲜族中学建立了“盘索里”教学基地,让很多朝鲜族中学生学习“盘索里”表演艺术,金礼浩是主要培训指导教师。金礼浩还多次出访韩国进行相关文化艺术交流。金礼浩十分热爱“盘索里”艺术,他期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盘索里”艺术。时至今日,已经花甲之年的金礼浩每天早晨起来后都要练习“盘索里”的几个唱段,“盘索里”早已融入到金礼浩的生命中。

猜你喜欢
唱段演唱者朝鲜族
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花》唱段的特点与演唱处理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KORE A TOWN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传递正能量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