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的学校文化才能化人与育人

2019-08-13 06:42黄俊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多元性学校文化文化育人

黄俊

[摘 要] 学校是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传递高尚文明的场所,更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和文化化人的阵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挖掘学校内涵文化、研发校本课程文化、打造德育系列文化、建设环境育人文化等方面突出学校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文化化人、文化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 多元性;学校文化;文化化人;文化育人

学校是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传递高尚文明的场所,更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的阵地。校园更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师生应该是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急先锋。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一是在学校楼房墙头、楼道、教室墙壁悬挂与“中华优秀文化”有关的内容,诸如《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论语》《道德经》和“科学家和名人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富有启智、立德与励志作用的内容。二是开展中华经典名著阅读活动,学校为学生列出初中三年阅读的书目,并购买相关书籍,开展师生“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经典、讲经典、诵经典、演经典”和“读书演讲赛”等活动。三是编写校本《中华传统经典读本》,推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搭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平台,让中华优秀文化既入眼入脑入心,又立品立德立行。

二、挖掘学校内涵文化

一是对学校“四风一训”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并在校园文化宣传栏张贴,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理解,时时践行。二是对学校管理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五大工程”,即以分级管理为主体,以励志、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创新育人工程”;以名师引领、团队帮扶、校本培训为平台的“教师培养工程”;以“双向五环节”为框架、以小组合作、分层教学为依托的“课改推进工程”;以快乐阅读、体艺教育为载体的“学校课程研发工程”;以自主经营、统一管理为模式的“健康生活保障工程”。学校教师培养上实施了“六大工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师表工程”;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重点的“平台助推工程”;培养骨干教师和名教师为先导的“名师引领推介工程”;加速青年教师岗位成才为导向的“青蓝结对工程”;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同课异构工程”;帮助教师全方位成长的“团队帮扶工程”。学生培养方面,以“励志”“练技”为重心,致力于“四个”做人,即“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品位、身心健康的人”,构建了一个“人文熏陶、意志砥砺,习惯养成,技能提高”的富有地域特点的“柔中育人体系”。

三、研发校本课程文化

一是人文素养类课程。有经典名著阅读、学科技能提升和说唱讲演训练等。二是读写益智类课程。有文学写作训练、英语口语训练和乡土文化研究等。三是体育健康类课程。有阳光体育大课间、花样跳绳、南梁腰鼓和少年足球等。四是艺术科技类课程。有巧儿剪纸、华池民歌、陇东刺绣、软硬笔书法、绘画雕塑、科技小发明等。

四、打造德育系列文化

一是开展节日纪念或庆祝文化活动。如,清明节前“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端午节组织“竹篛香飘华池,端阳正当五月”传统文化活动,“三八”节和“母亲节”开展感恩孝亲活动,“七一”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二是开展仪式文化教育活动。如,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演讲等活动。三是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篮球比赛、学生才艺大赛、校园文化节、艺术节和劳动节等。四是举行入团宣誓和优秀团队竞选活动。五是开展“美德好少年”等称号评选活动。六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五、建设环境育人文化

一是科学规划校园布局,提供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将学校分为办公教学、体育锻炼活动、生活服务和环境绿化四大区块,各教学、办公、宿舍楼都确定了蕴含文化寓意的楼名。如,“厚德楼”,乃“厚德载物”之意也。二是美化绿化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花园、广场和围墙四周,栽种了各类花草树木,除了绿化美化校园,还悬挂了一块介绍其科属产地、生长环境、药用或经济价值的“身份牌”,学生欣赏花草树木的同时,还能学到相关的知识。三是区域清洁整理、花草树木管护分配到班,责任到人。“环境育人文化”建设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責,人人受益。

一所学校只有建设多元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化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多元性学校文化文化育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从大卫·贝利的时尚摄影看摄影艺术的多元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技术文化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