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航校本研究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019-08-13 06:42宋启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师

宋启峰

[摘 要] “问题导航式”校本研究工作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工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校本研究机制,逐步探索出了“三四六”实施策略,为校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问题导航;小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的“问题导航式”有效校本研究模式是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體,以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经常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实践、有反思、有经验共享的研究形式,在推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主动性、生成性、有效性和开放性地教研模式。

“问题导航式”校本研究工作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工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校本研究机制,逐步探索出了“三四六”实施策略,为校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健全三级组织,保障研究实效

1.校本研究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教研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研究领导小组,校本研究领导小组下设校本研究办公室。校本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本研究活动的组织、领导、规划、评比等工作,也是校本研究的主力军。

2.校本研究项目组

由教导处、教研组同志具体负责。主要负责学校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的具体落实。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人都有具体负责的内容和具体牵头的项目。

3.校本研究小组

由各学科教研组长任校本研究小组组长,学科教师为成员,定时、定点、定人开展研究活动。

二、建立四个制度,规范研究活动

1.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每星期一上午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例会,总结一周以来的校本研究工作,并对下一周的校本研究工作进行部署。每学期有两次专题会议,内容包括校本研究的经费投入、教师投入及教师反馈和合理需求等内容,确定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2.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往往能给一线教师带来重要的启发,是做好校本研究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1)接受县市教育专家下校指导。专家通过听课、评课、上示范课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

(2)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维涛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河南师范大学侯新杰教授、深圳大学康武教授先后为我校教师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升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齐鲁名师朱良才、韩兴娥、刘春平也给我校教师送来专题报告,有效地拓宽了学校教师的眼界。

3.理论学习制度

每月一期的《教研之窗》,有计划地引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及相关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促使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集体交流,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4.校际互动制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周边兄弟学校定期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实现共同发展。目前我校与台湾平等小学、青岛嘉峪关小学及市、县内多所学校都建立了长期互动关系。

三、创设六个平台,拓展研究资源

学校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努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校本研究活动提供载体,创造条件,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成长,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是学校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

1.自主反思,分享精彩

自主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也是开展校本研究活动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为了使教师能更好地与自我对话,我校要求教师制定好自我发展规划,规定教师要写教育教学随笔,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我们先后编撰了《行思录》《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等3本精编教师随笔集,同时要求各年级组印发本年级的随笔集,鼓励个人编印自己的随笔集;开展了教育故事分享活动,每天指定一位教师书写一个教育故事,印好后放在教师签到处,每人一张,2~3分钟的分享,实现了教师之间智慧的互融。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专题研讨,共话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简单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领每一个教师都走上教育科研这条路。”

几年来,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专题研讨为主要手段,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如,我校今年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为主题展开了校本研究。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让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然后对教师的研讨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些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小策略:

方法一:听算、听写(教师读3、2、1遍);

方法二:开火车传话比赛(教师说一句话给前面的一生,相继后传,最后一个说出答案);

方法三:复述,即课堂上经常让学生重复前面同学或教师说的话;

方法四:教师上课时声音故意很小;

方法五:注意倾听评价,积极进行反馈……可以课上或课外活动时,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这样,通过一些小策略,将校本研究落到实处,实现了教师间智慧的融合,凸显了研究的实效性。

3.师徒结对,助推发展

近几年,有很多青年教师陆续加入我校,他们思想素质好、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只是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在校本培训中,给他们配以指导教师,利用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式找到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读书交流,思想共享

学校大力倡导教师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每学期要求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摘录,写好读书笔记,做好知识的积累,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学校还将经典教育著作(如《静悄悄的革命》《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陶行知教育名篇》等)进行重新排版,用A4纸印刷,在前口处留出4~5厘米的空白,让教师们随感随发,留下经典思考。同时,在书的最后,预留两页白纸专供教师们书写读后感想。这样一来,当教师们再次翻阅此书时,就能随时补充,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同时,如果同事翻阅时,也可以互相借鉴,进而实现教师间的相互启发,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5.成长档案,自省反思

成长档案里主要收集教师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包括教案、案例研究、教后反思、新课改论文、教科研获奖纪录等,并以此作为学校学期考核、评先的主要依据。使广大教师能通过成长记录袋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反省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6.网络研究,加速成长

我们通过“博客”、微信群、QQ群组织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把要研究的课题、教学问题等展示在微信、QQ群空间里,教师可以自由地去探究、发表言论、修改等,有效地拓宽了研究时空,方便了教师上网学习。通过这种研究方式倡导一种思想,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获得一种完整的认识,使教师的不同意见在活动中碰撞,从而实现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对话、协商、共进、研究氛围浓厚的快乐的集体。校本研究不仅使教师有了自信、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而且显示出了学校的品味、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美育教师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