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摘 要】本文论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应用策略,从制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培训理实一体化教师、利用仿真实验代替部分动手实验、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推进校企合作五方面进行阐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从课堂走向企业岗位。
【关键词】中职学校 理实一体化 电子电工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030-02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主要培養具有电子技术、电气工程等基础知识,并能从事各类电子、电气制造、维护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涵盖《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测量》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理论比较难理解、知识覆盖面广,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传统的“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分离,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够理想,而且实践能力相当缺乏,以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难以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在这种环境下,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电工电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帮助学生顺利地从课堂走向企业岗位。
一、中职电子电工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早期的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验教学为辅导,且实验教学大都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并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间隔时间太长,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动手实践能力缺乏,就业时难以适应企业岗位工作。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环境下,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未能充分凸显其“职业性、专业性和技能性”。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职课程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其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大量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让他们在掌握电子电工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筹码。
二、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存在教材内容落后且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在电子电工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用配套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关键。学校应积极深入市场用人环境中,充分了解电子电工岗位的用人需求,以企业实际项目和各级别竞赛类别的实践内容为载体,结合教学大纲制订科学的教学内容,并编写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指导教材,促进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同步提高,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理实一体化教师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中职学校一方面可以派遣教师进入企业,掌握企业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以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储备,为理实一体化教学保驾护航。
(三)利用仿真实验代替部分动手实验
由于电子电工课程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性为主,所以一般来说很多学校的实验设备都比较固定且相对落后,而近年来电子电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课程教学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配备更多的实验设备或仪器,通常情况下,不少中职学校缺乏资金投入,再加上电子电工类实验设备容易损坏,维修费用较高,导致有些实验无法开设,在教学时,教师只能进行演示实验。但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实验大都以探究性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综合以上因素,可以采用仿真实验来代替部分动手实验,让学生在仿真平台上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到实物设备上进行实验,同时提高实验的安全系数。
比如,在电路设计中,叠加定理、电源等效变换、全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戴维南定理、三相负载的星形链接等电路分析内容,都可以使用仿真实验进行教学。其中,在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中,可以先利用仿真实验,让学生明确火线、地线和零线的走向,并通过模拟电路短路与断路的情况,掌握火线、地线和零线的排布规律以及电路故障检测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后,再进行实物训练,可以提高实训的安全程度,也避免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
(四)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
课堂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载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任务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来完成任务。这种“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师把课程知识分散到项目任务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并通过努力去克服与处理在项目任务中出现的困难。在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任务的成果。学生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任务后,就能全面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
例如,通过实施“房间日光灯的安装、调试和测试”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认识日光灯的规格、型号及各元器件的名称,学会解决电路图,并能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对电路的布线、日光灯的安装与测试等工作。就项目而言,主要包括学生工程制图、电工基础知识、社会调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带领学生对现场环境进行考察,做好环境数据的调研工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动讨论,自主设计电路图,并结合电路图对元器件进行准备和布置,最终完成日光灯的安装、调试与测试任务。考虑到实际操作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师在进行现场布线和日光灯安装之前,让学生在设计电路图后进行仿真实验,解决在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方案。
(五)推进校企合作,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
加强校企合作是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中落实与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如果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校级层面或班级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将校企合作深入到各个专业中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电子电工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重点学科之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实训课程放在实训基地完成。这样让学生可以在一种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的企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熟悉现代化电子电工产品制造的相关技术,有利于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习惯企业的工作生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校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电工生产流程。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轮岗实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中,了解不同的生产工艺。通过亲身体验产品的研发、组装、调试与检验全过程,既能了解不同环节的工作要求,也能详细了解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从而明确自身需要加强的地方,进而查漏补缺,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更明确的方向。
3.企业派遣人员进入学校课堂,指导学校技能培训教学。中职学校的教师虽然都是专业出身,但由于长期从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派人到电子电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与任课教师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共同分析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并指导学校的技能培训工作,尽可能地将企业现行的生产技术及相关标准引入专业课堂教学中,用企业产品的生产来充实实践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还可以提高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4.联合企业开展技能大赛和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是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竞争,才能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电子电工相关企业培养能够服务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人才。因此,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学校联合当地企业,通过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和技能大赛,为企业改进或制作相关产品,然后将学生完成的产品送到企业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明确设计或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设计的产品能够通过检验,满足企业的要求,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极大程度促进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只有增强学生的优势,才能让学生在企业“留得住”。
綜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电子电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课堂中的“理论”与将来工作中的“实践”是一体的,促使学生认真对待电子电工课程的学习,扎实掌握从事电子、家电类等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电子电工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专业技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 维.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9)
[2]彭佩烘.关于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
[3]龚佳伶.浅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2)
[4]周育果.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4(15)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