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慧
拉康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起源于镜中的形象,自我的形成离不开对“他者”的参照。自我与影像之间,既相互依恋,又存在着攻击性和竞争性,这种关系既是认同的,又是异化的。
“兄弟相残”叙事包含一种无意识的镜像结构,具有两个核心要素:同源与异化。同源决定了兄弟有别于他人,异化决定了兄弟有别于彼此。同源使他们相亲,异化使他们相残,兄弟之间的争斗恰似要杀死镜子中异化的自己,这表面上是一场竞争——是兄弟二人在争夺父母之爱、政治地位和性权力等;但在更深层面上是一场同化——是通过战胜自己的兄弟,使不协调的镜像与自己融为一体,构建起自我的正确性,从而获得强势话语权。正如该隐杀死亚伯,不仅是因为嫉妒耶和华的爱,更是因为弟弟作为牧羊人的供物比自己作为农夫的供物更受认可,他企图通过杀死弟弟,建立起自我身份的更高认同。因此,兄弟相残不同于其他叙事,而具有去除异化的独特性。
从五四到“十七年”文学,兄弟相残的文学叙事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明确的政治目的确立了“竞争——同化——确立话语权”的叙事逻辑。兄与弟经常被设置成不同思想的代表,通过兄弟相残来完成一个“正确压倒错误”的政治隐喻,消灭异端思想,树立己方的正义性。
在五四文学的家族叙事中,“兄弟相残”隐喻着民主自由与封建专制、新势力和旧势力、进步抗争与软弱妥协的对峙。《狂人日记》通过大哥对“我”的戕害,表现封建势力对进步青年的压迫;曹禺《雷雨》中的鲁大海和周萍,一个是无产阶级工人代表,一个是镇压罢工的资本家;巴金《家》中,觉新和觉慧就“逃婚”和“捉鬼”等事件发生争吵,最终表现为觉新的醒悟,这既是进步抗争者对懦弱妥协者的引领,更是觉慧对觉新的同化。五四文学中,兄与弟往往被设置成保守与进步、软弱与激进、封建与民主的异化镜像,而借助兄弟相残的叙事模式,确立起反封建的话语权。在兄弟相残的同时,还出现了觉慧与觉民,颖石和颖铭等,兄弟们之间的信念相通,更加强化了启蒙主义的精神力量。
进入当代文学,文学中潜在的意识形态随之变化,从反帝反封建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一次政治话语权的递交。在农业合作化小说中,兄弟相残叙事的镜像结构不变,但隐喻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唯一正确的路”隐隐操纵着叙事。在《创业史》中,梁氏三兄弟在集体化进程中产生了理念分歧:梁生宝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合作组,不辞辛苦去买稻种,为集体和人民服务却忘记自己家;梁生荣积极响应;而梁生禄不肯为互助组出钱出力,私自买地,闹别扭想退出。堂兄弟三人之间的争吵、说服与同化,构成了一场伦理上的兄弟相残叙事。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郭振山与梁生宝,这两个“党的儿子”构成了一场政治上的兄弟相残叙事:郭振山原本是土改时期的先进人物,在合作化时期却变成了迟疑的、谋私利的、“闷头过人家的光景”的落后一方,而梁生宝成为了真正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新英雄取代了旧英雄。身份权威发生了调换,其背后是“在两种革命之间”话语权的变革——“打土豪、分田地”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不再具有正义性,私有制被道德罪恶化,而集体化成为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梁生寶在“兄弟相残”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他代表着正确的前进方向,他必须压倒其他所有“兄弟”们,包括怀念土改的人、私自盈利的人和犹豫不决的人。压倒的下一步是同化,是将其他人同化为梁生宝,成为坚定的合作社拥护者。这场同化既包括剧中人,也包括读者,文艺作品充当了政治传播的急先锋,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向梁生宝学习”,不正是一场对社会民众思想的传播改造吗?文本之内与文本之外,都映射着更大的“农民改造”和“国民改造”主题,而这一切是通过一场叙事完成的——通过兄弟相残的文学叙事,完成了特定社会和历史时期中话语权的确立。
这种话语权,既是合作化的正确性,更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如《金光大道》中闹分家的弟弟高二林和组织互助组的哥哥高大泉,《三里湾》中最终醒悟并入社的弟弟马有翼和“铁算盘”哥哥马有福。在“新人”与“旧人”的主题之下,兄弟相残叙事被人为地赋予思想改造特性,但这种简单的对照和压倒,注定是不符合文学内部逻辑和美学自足性的。所以,产生了孙犁《铁木前传》这样特殊的文本。
孙犁《铁木前传》写了三对镜像,一,一对亲兄弟:勤劳朴实的青年团干部四儿,好逸恶劳不服从集体的六儿;二,一对“老兄弟”:参加青年钻井队的铁匠傅老刚,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木匠李老东;三,一对年轻女性:衣着朴素积极投身合作社的九儿,漂亮自由不肯接受改造的小满儿。其中,四儿对六儿的劝说、傅老刚与李老东的决裂,其实都是兄弟相残叙事,这是象征着“正确路线”的一方试图去压倒、改造、同化“落后错误”的另一方,镜像对比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更能突出思想的进步和觉悟的高尚。但是,叙事脱离了作者的控制。在四儿、九儿、傅老刚的青年团运动如火如荼的同时,六儿和小满儿成了集体化时代中的“吉普赛人”,他们自我放逐,怡然自乐,对教化无动于衷,对权威嗤之以鼻,构成了全书中最迷人、最充满魅力、最生机勃勃的青春形象,这受到了评论家的批评,也为孙犁招来了灾祸。作家试图去写好四儿和九儿,但他的注意力不自觉的就被六儿和小满儿吸引了,这是一场政治话语权和美学话语权的搏斗。最终,“兄弟相残”的人为策略在文本中失效了:政治路线试图夺得话语权,但是它失败了,它被青春、自由和美打败了。
《铁木前传》揭示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十七年”文学的潜在现象:纵然政治话语权试图操纵文学叙事,可文学拥有不可泯灭的独立性,文学内部的美学自成一体。这也预言了五四开创的将“兄弟相残”用作意识形态宣传的传统,终究是无法持续的,因为精准象征和二元镜像对照不符合复杂的人性,更不符合文学的美学逻辑。这种去除异化和话语权争夺,在本质上是美学的、情感欲望的、私人场域的。这是人类古老的共同母题,关乎幽深的潜意识层面,而不是政治上简单的“前进”战胜“落后”。
新时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色彩在文学中的淡化,兄弟相残叙事迅速回到了美学场域和情感世界。兄弟之间的异化隐喻,也从清晰一元的政治隐喻,变得多元而含混:性权力、控制欲、人性的暧昧晦涩,生活中的隐形权力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异化源于人的欲望,即人的享乐冲动受制于普遍的操作机理。而在兄与弟的镜像结构中,异化是如何推动叙事的?
首先,“兄弟相残”的内在线索,是同化与反同化、控制与反控制、反异化与异化冲动的较量。这是人类原始而罪恶的隐蔽欲望——杀死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在每个种族的神话想象中自己都居于世界的中心,“我”为万物立法,与“我”不同者皆有罪。苏童在《另一种妇女生活》中塑造了一对幽居了近半个世纪的简氏姐妹,姐姐简少贞对妹妹简少芬有着一种病态的控制欲,姐姐控制着妹妹不嫁人,不和外人说话,不出门参加活动,不开窗……简少贞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她要妹妹只听自己的话,而妹妹一丁点的改变都会招致她的愤怒和咒骂。但是,这场长达四十六年的同化控制终究失效了,简少芬走出酱园嫁给了别人,这场异化导致了简少贞的崩溃,也是毁灭冲动的根源。简少贞拒绝再见妹妹一眼,扔下马桶溅妹妹一身粪水,并最终通过自戕和剪刀插进刺绣的嘴,来完成对异化镜像的毁灭。而故事结尾处,简少芬对姐姐同样是咒骂,这是她被压抑了多年的异化冲动终于得到了释放,对姐姐长年来的同化控制进行激烈控诉。莫言《生死疲劳》中,西门金龙对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蓝解放同样具有控制欲,“我每天要揍你一次,一直到你答应入社为止”,他使用各种手段,最终使弟弟归顺自己,放弃单干而成为社员和红卫兵;贾平凹《刘家兄弟》中,哥哥刘加力是水泥匠,弟弟刘加列却好逸恶劳去当土匪,兄弟因此发生了打斗,这场相残在本质上是源于哥哥对弟弟道德控制的失效,他想让弟弟和自己做一样的好人,但弟弟走向了另一条路,异化是“兄弟相残”的触发点……文学潜叙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攻乎异端”或许是人类共通的文明本性,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强迫症和控制欲,我们总是以自己为尺度而渴望他人的“归顺”与“服从”,这不仅能在历史和宗教中得到对应,更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社会事务中被一次次印证。
其次,“兄弟相残”在外部形态上常常表现成一场性战争和权力战争,但这不是叙事的终点。任何一个叙事都具有内部线索和外部形态,外部形态包含起点和终点,起点是故事的触发点,例如《妻妾成群》《舒家兄弟》《尘埃落定》《兄弟》等作品中,兄弟相残源于性欲望和性嫉妒;又如在《玉米》三部曲、《我的帝王生涯》《罌粟之家》等作品中,相残被权力欲和物质欲触发。终点是故事要到达的地方,但是,兄弟相残的终点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战胜吗?是彻底地获得性、权力和物质吗?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最后,兄弟相残叙事的真正终点指向了话语权问题,包含政治、性、生活、道德的话语权等等。自我正确性的构建,和对这种正确性的怀疑,是“兄弟相残”的当代书写中绕不开的话题。《妻妾成群》中女人们既是伦理上的姐妹,又是同一种命运的分身,她们互为镜像,从毓如、雁儿、卓云、特别是梅珊身上,颂莲看到的是自己的恐惧。颂莲与雁儿,从始至终都在进行着一场话语权的较量,但是雁儿的死亡并没有让颂莲感到胜利的快乐,相反,她对自我正确性的信念产生了怀疑。《金陵十三钗》中,女学生和妓女们亦是镜像中异化的姐妹,而从故事一开始,女学生就占有着毋庸置疑的话语权优势:她们是纯洁的、文明的、信教的,教堂庇佑她们是应尽的义务,她们作为主人拥有物资的所有权;而妓女们是不洁的、粗鄙的、异端的,她们是外来的闯入者和被施恩者。因此,女学生们能够高高在上地对妓女们进行侮辱,而妓女们的反击则是描述强暴时“那最圣洁的和最肮脏的女性私处,都被一视同仁,同样对待”,来击碎女学生们在贞操上的优越感。而这场兄弟相残叙事的终点,则是指向了话语权的逆转,在妓女们穿着唱诗班礼服走向日本人的一刹,所有原先道德上、贞操上、物质上、地位上、知识上、信仰上的话语权和优越感全然被击碎。这是一场对叙事母题的解构,这种正确性的动摇,使话语权争夺变得更加多义、幽深、充满美学色彩。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兄弟相残叙事,具有三大趋势:从一元隐喻走向多元隐喻、从政治目的走向美学场域、从单一话语权假设走向话语权反思。兄弟之间构成了一对镜像,他们既有同化对方的控制欲,又有异化的冲动,这是冲突的根源,而冲突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性、权力和物质的争夺,冲突的结局则指向了话语权的确立和对话语权的反思。这不仅是文学中的幽深母题,更是文明和历史屡屡上演的悲剧。
责任编辑 梅 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