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广学
摘要: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围绕数学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微课导学模式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微课导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非常好地使学生对知识点加强理解,使学生形成牢固的记忆。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导学模式的创新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微课导学;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4-116-1
微课导学模式的应用是新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新的学习思路。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深化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探究微课导学细节,使用新的方式展开导学活动,加强学生的理解。
一、利用微课导学提高教学趣味性
利用微课的方式开展导学工作,教师可以将微课的应用融入到教案当中,在课堂教学开始后便为学生播放微课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对知识点展开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在对知识点产生兴趣的同时,对自己所没有理解的部分产生问题意识。这样便可以在后續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展开针对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的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导入过程带有很大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将会对教师所提出的引导性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如何利用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播放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微课当中展示这样的故事内容:学生们在做游戏时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若想要更换一块新的玻璃,那么应当如何才能够完全匹配上合适尺寸的玻璃呢?教师通过这样的一段微课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后续视频内容进行观看,从微课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得对数学知识兴趣较低的学生也产生一定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思考当中掌握知识点的正确应用方式。这样的教学案例更加贴近生活,微课的应用也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导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
初中数学知识当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记忆效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随着记忆量的逐渐增大以及时间的不断延长,很多的知识点在细节上都会出现模糊,经常出现新知识点刚刚学习结束,前面所掌握的知识点便已经忘记。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点时学生需要对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牢记并投入到应用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学的方式先在课前让学生对各个图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熟悉。教师要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将不同图形的异同点详细地列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导学案中设计好的顺序为学生逐一进行微课讲解。要将概念按照学生的知识点认知过程逐步展现。学生通过微课的观看能够对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微课当中直观的动画展示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了解的更加透彻。学生还可以对微课进行反复观看,通过这样的重复性观看,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彻底掌握,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点产生更加牢固的记忆。
三、利用微课进行设疑导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设疑的方式开展导学活动,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当中两只小狗在草坪上玩,小白狗奔跑的路线是一个正方形,而小黑狗则是按照圆形的路线在奔跑。让学生们对这两条狗各自跑一圈,其总路程是多少进行计算。再追问学生正方形与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让学生尝试动手进行周长的测量。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做成微课视频为学生进行展示,大家一起选择哪种测量方式对于测量工作来说更加有效。同时还要带领学生讨论分析,一共有多少种方式可以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以及这些测量方法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将导学进行延伸,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将围成圆形的一条曲线变成直线,那么通过对这条直线的长度进行测量,这样的测量方式在其他知识点当中是否能够进行应用。通过微课教师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知识点应用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针对视频当中的内容进行延伸性提问,如黑色小狗奔跑的直径是6米,那么怎样计算它奔跑的路程?通过这样的提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通过不断的变式,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信息技术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微课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展开高效学习,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杨栋. 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7,9:31-32.
[2]徐天霞.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2016,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