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

2019-08-07 09:05田红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留守儿童小学班主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的不少富余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纷纷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国务院为此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儿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儿童健康的成长是这种后备力量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作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非常熟悉,借助这有利的条件,更应该将班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关注,但留守儿童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打工大军的兴起,留守儿童的现状依然没得到解决。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学习也受到影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依然是目前农村教育的难题,在社会变革年代如何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做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培养有正确人生观的下一代人是目前势在必行的教育任务。

一、通过各科代课教师做好留守学生的学习教育

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管不力,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表现出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没有自信心,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回到家缺乏监管,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私狭隘,人际关系不好,不情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导致各科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各科教师定期沟通,交流,追踪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让各科教师对留守学困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将“因材施教”真正运用在留守儿童身上,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将各科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随机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由此获得各科教师和学生的信任。

二、通过学生之间建立结交对子,帮助做好心理教育

在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他们的特殊成长环境如亲子教育的缺失、亲密度较低、不良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教育上存在着内容狭隘、监护人与儿童交流不足、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它表现在留守儿童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倾向、扭曲心理严重与自律道德差等,班主任可以发动同乡、同村或同校的少年儿童和“留守少年儿童”结交成为“手拉手”小伙伴,通过共读一本好书、齐争一枚“雏鹰奖章”、互通一封书信同过一次队日等活动,密切小伙伴之间的感情,让缺失陪伴的留守少年儿童感受到温暖与亲情。

三、班主任借助农村少年宫活动时间,做好留守儿童心理沟通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其在心理上主要存在焦虑、孤独、恐惧、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更关系着我国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班主任可以利用农村每周定期的少年宫活动时间,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组织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咨询课堂、亲人互通热线,班主任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近期愿望及心里话,并借助学校,村镇干部,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让自己贴近这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班级留守儿童心灵有所依托。

四、通过上门走访入户,与看护老人进行交流,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转而让学生转变心理定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儿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儿童健康的成长是这种后备力量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而由于农村家庭压力的增长,父母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走出家乡涉外务工、创业,因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最终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老人或托管学校(班)监护照料,老人爱孙子偏于“仁慈”,父母爱孩子偏于“严教”,作为隔代老人,只要孩子有需求都会无条件的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即使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老人也会义无反顾的依着孩子.慢慢地孩子明白了自已在家庭中的地位。凡事都以“我”为中心,如果没达到目的,就发脾气或用哭闹来威胁老人,从而迫使老人满足自已的要求。最后老人的疼爱就演变成了溺爱,致使农村留守兒童因家庭教育不当、缺乏监管,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表现在无理取闹,善辩,见风使舵,喜新厌旧,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这些学生在学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私狭隘,同学关系不好,孤僻等等。虽然老人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是过分的疼爱导致溺爱,误导了孩子。作为班主任,掌握着班级里每个孩子的详细信息,也掌握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这是有利于教育引导的条件,可以让我们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对接每一个监管老人,针对留守孩子在校的表现,找机会跟老人交流,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案,并征求老人的意见,加以完善.为班级每一个留守孩子制定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案。相信在班主任的努力协调下,老人一定能教育好孩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也会得以改变。

作者简介

田红荣(1971.12—),女,回族,籍贯:陕西汉中,大专,小学一级教师,陕西汉中市汉台区铺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管理。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留守儿童小学班主任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