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从根本上推进我国乡村进一步发展,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经过十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被明确提出,并将其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时效性再次受到社会各界及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本文立足当前齐齐哈尔市乡村经济社会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扎实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工程建设,提出了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乡村建设的全方位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有效治理;面临困境;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058 — 03
一、齐齐哈尔市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成果
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探索新时代下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法,狠抓乡村治理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展开:
(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
2018年以来,全市打掉涉黑、涉恶犯罪集团(团伙)47个,其中涉农案件23件,涉案村两委人员20人。具体做法是,不断推动治理“村霸”问题,坚决将“村霸”和黑恶势力等排除在外。例如,克山县坚持把清理违规发包机动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突破口,通过宣传引导、发动群众、摸底排查、张榜公示、依法清理、竞价发包等措施,共清理各类违规发包土地8.34万亩,新增村集体收入2700万元。
(二)深化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分层次开展新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教育培训,使新当选的村民委会成员明确工作职责,提升理论素质、业务水平,提高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是全市1260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村务财务监督管理;二是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全市共确定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87个;三是加强乡村社区治理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乡村治理重点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四是加快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乡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乡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市)区“一章两约”修订工作的督促指导,开展了鹤城最美村委会主任评选及优秀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征集活动,为强化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力抢抓创建激励机制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评选出各级文明乡镇84个、文明村540个,占比分别达到68%和43%。其中:全国文明乡镇1个、全国文明村屯14个。具体做法是,一是在全市組织开展了文明之花培育选树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民精神境界提高、乡村面貌改善及农业产业发展,使文明之花在广袤乡村处处开放;二是发挥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法治宣传、健康讲座等方式,积极参与乡村志愿服务工作。
二、齐齐哈尔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换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最适合乡村发展的一条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齐齐哈尔市长期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在进行实际治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乡村治理的自治水平程度较低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自治水平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治理的自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来看,导致齐齐哈尔市村委会自治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村委会承担着政府的各项职能工作,致使管理人员的精力大都集中在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之中,极易忽视对群众的关注度,从而导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村民既没法通过村委会来满足自身对合法利益的诉求,同时也逐渐降低了对村委会的认同程度,继而增加了后期村委会各项工作的实施难度;二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村民对于村委会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即他们认为村委会是国家干部,由此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沟通难度,从而导致村委会的自治功能逐渐被弱化。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法治观念不强
从目前来看,相较于城市中心区域,齐齐哈尔市乡村区域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的影响,导致其各项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乡村基层干部自身的法治观念淡薄,即在日常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对于基层干部来讲都习惯于大包大揽,这不仅增大了推进难度,也导致很多工作的难以落实,使得在政府和村民双重夹击下,基层干部为蒙混过关,便做出了某些违法和犯法的行为,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在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有些干部往往无法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合理判断,严重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群众的法治观念不强,即在日常的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普遍认为“法”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丝毫作用,当发生事情时,他们宁愿去找关系也不愿意走法律这条路。从相关调查来看,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基层的不合理考核指标,即在基层群众面对自身诉求时,基层干部人员往往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种错误的行为也会导致村民行为一种错误的理念,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这种解决方式,使得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村民大多“信访不信法”。
(三)乡村治理的德育基础薄弱
乡村全体人员的文化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乡村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换言之,治理区域的全体民众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越高,则乡村质量整体效益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文化道德领域却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现象,而其中陈规陋习的回溯是导致乡村治理难度不断增强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回溯的存在严重导致了乡村治理环境的弱化,使得当前整个乡村法治环境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此外,在当前城市化和工程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道德出现的另一项重大问题其实就是拜金主义的盛行,无论是评判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社会地位,都以“钱”为标准,这种风气的盛行不仅给乡村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也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有效治理路径的对策探析
(一)加强党的引领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其自身引导作用发挥的充分性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齐齐哈尔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基层管理机构需强化党的引领作用,将村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其有序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实现新时代乡村的有效治理,基层教育机构还需广纳一些年富力强、肯为群众办事的人,以期在给基层机构增添新活力的基础上,使之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经济组织、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的趁虚而入,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齐齐哈尔市应当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等重要制度,强化村务财务监督管理,加强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二)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乡村治理的质量和能力,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齐齐哈尔市应当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基层机构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政府的某些资源和服务下发下去,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来从根本上显著地提高村民的主动性,确保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具体做法是齐齐哈尔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上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相关部门还要切实担负起本部门乡村治理建设责任,精心谋划部署,加强组织实施,扎实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工程,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村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有着很大关系,村民的公共参与性较强,则村民自治目标的实现更容易完成,乡村治理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则治理的质量就越低。故此,为从根本上保证村民自治目标的实现,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和村委应当将某给予村民较大程度的知情权,通过组织村民会议等方式,全面了解村民的差异化需求,为后期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是,齐齐哈尔市应当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示范创建活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深入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为齐齐哈尔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三)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
从目前来看,由于在治理過程中,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乡村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而为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治理现状,最大程度地规避各种问题的发生,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齐齐哈尔市应当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法制教育力度,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强化他们的法治意识。具体做法是,其一,扎实推进齐齐哈尔市法治乡村行动,加大乡村普法力度,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其二,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其三,严格落实《黑龙江省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乡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其四,深入挖掘乡村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广泛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引领乡风文明,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全面保障对策的有效实施,构建良序化的乡村治理格局
齐齐哈尔市应当本着良序化的建设目标与方式,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格局,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打牢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一是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深化乡村综治中心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平安示范村创建活动,筑牢平安乡村建设基层基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重点人群管控措施,高度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二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推进乡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全市村屯入口、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监控视频全覆盖。严厉打击整治制售伪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乡村安定有序。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厉打击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邪教组织对乡村基层组织渗透;治理私建滥建宗教活动场所,制止利用宗教干预乡村事务,坚决打击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把打击锋芒对准乡村地区干扰脱贫攻坚、操纵基层选举、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煽动村民闹事、扰乱信访稳定、欺行霸市、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高利放贷、破坏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的黑恶势力犯罪,重拳出击,打早打小。同时,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态势,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建立长效机制,使黑恶势力犯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 考 文 献〕
〔1〕吴立衡,黄昕.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在乡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9,(04).
〔2〕詹国辉.社会质量与治理有效的互嵌:乡村振兴战略在地化实践的耦合性议题〔J〕.兰州学刊, 2019,(02).
〔3〕张会萍,周靖方,赵保海.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03).
〔4〕周俊.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检视〔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01).
〔5〕宋才发,张术麟.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探讨〔J〕.河北法学,2019,(03).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