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建兴
[摘 要]核心问题是学习活动中有价值、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尤其是问题的设置过于死板、单一,没有抓住教学关键。教师要及时矫正、引导,设计多元化的问题,激活学生的认知,助推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结构逐渐步入正规化、科学化发展轨道。问题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牵引线。问在关键处,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发现教学重难点,挖掘数学中一切可挖掘的资源, 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使问题价值最大化。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学为中心”,教师应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点出发,设计核心问题。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看教材、阅读教材、挖掘教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不仅顺应了新课改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价值,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一课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当教师对学情有了整体了解和把握后,便模拟了一个教学场景:小明和一群小伙伴打算去郊游,为了锻炼他们在野外辨别方向的能力,小明与小伙伴进行了一个蒙眼辨方向的游戏,请大家想一想,小明和小伙伴们会如何辨别方向呢?學生热情洋溢,认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烈。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生活实际,激活了他们的潜在认知和探究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驱力,教师在对学情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在学生思维与文本思维之间建起了一道桥梁,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去,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活他们的求知欲,使其自觉参与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源泉和依据,所有的问题都必须从教材中寻找,并将其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多元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层次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是不同的。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本节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运算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在明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后,教师给学生设置了如下思考问题:小数加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小数减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师设计的问题都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学习活动也就能够顺利推进。在设置问题时,教师综合考量,尤其注重对文本知识的解读,教学效果自然有保障。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全面深刻,避免教条主义的滋生蔓延。部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总是喜欢照搬教辅材料。教辅材料不是不能引用,但那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成为教师设置问题的根据。要想提升问题设置的深度,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这样才能设计出有趣味性、启发性问题,为学生思维的延伸提供条件和保障。
小学数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思维是重要的,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启动,教学活动才是有趣的、高效的。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先复习旧知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求出来的吗?这个公式是否同样适用于梯形呢?请大家试一试。”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问:“可不可以将梯形进行分割,分割成三角形或者矩形,然后再运用公式计算其面积呢?”还有的学生说:“既然图形不一样,使用的面积计算方法必然不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动,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新的认知,同时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就是思维更新、升级的过程。通过提问,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变得轻松自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不容改变的现实。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提问。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多元化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学生认知点、教材中寻找依据。教师要与教材展开深层对话,透过文本内容看到本质,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设计出核心问题。教师只有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他们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覃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