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欢霞
安徽省泾县医院 242500
糖尿病肾病属于2型糖尿病主要合并症,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临床治疗及处理难度。终末期患者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主要用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是外科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属于血管吻合术。通过前臂动脉和临近静脉缝合操作,形成内瘘,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相对充足的血液来源。但是,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内瘘操作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不断完善临床护理配合。本研究选取88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对内瘘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选取8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内瘘操作,符合本研究相关条件,患者意识清晰,满足相关操作指征[1]。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44)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8.52±3.66)岁。对照组(n=44)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8.58±3.65)岁。纳入标准:(1)治疗依从性较高者;(2)自愿参与研究者;(3)无沟通障碍者;(4)未中断本院治疗者。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审查,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器质性病变等严重疾病者;(3)不满足操作指征者;(4)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5)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2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饮食用药进行相应指导,做好病情观察等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护理人员应对自身护理操作技能进行不断完善,透过学习及培训,不断强化自身护理水平,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同时对动静脉内瘘护理配合要点进行熟悉,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其次,做好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饮食方面情况,告知患者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高热量食物,严禁高钾、高磷饮食,同时对钠盐、水等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讲解动静脉内瘘相关护理知识,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最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护理,为进一步改进动静脉内楼操作,应避免区域穿刺,改用绳梯穿刺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争取得到患者最大程度配合,降低反复操作风险。为进一步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对穿刺位置血运情况进行密切监督,对血红蛋白开展动态化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同时比较内瘘操作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其中,舒适度评分范围0-20分,分数越高舒适性越好。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判定,评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疼痛症状影响到患者睡眠,但患者尚能耐受,7-10分表示疼痛难忍[2]。
观察组并发症2例,内瘘闭塞1例,感染1例。对照组并发症9例,内瘘闭塞3例,感染3例,出血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操作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相关情况对比(%)/(±s)
表1:2组患者相关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n)健康知识评分舒适度评分VAS评分观察组442(4.55)18.36±3.123.25±0.63对照组449(20.55)13.47±2.755.89±1.92 t值——10.59812.5276.398 P值——0.0000.0000.000
糖尿病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可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建立动静脉内楼能够为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开展提供良好保障。通过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在为血液透析患者构建动静脉内瘘时,应对临床护理路径加以正确选择,从而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效果。优质护理以人性化护理为基础,旨在通过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改进护理人员行为,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护理配合效果,降低并发症。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强化护患之间沟通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转归及预后[3]。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证实,动静脉内瘘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同时提高操作舒适度,降低疼痛评分,与文献[4]报道结果相符。通过上述分析认为,优质护理符合患者临床护理需要,能够强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水平,为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奠定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