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胜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50032
由于控制排尿功能的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出现损伤,引起膀胱功能障碍的疾病称为神经源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泌尿系症状,其可诱发泌尿系感染、结石等并发症,输尿管反流易引起肾盂肾炎、肾积水、肾衰竭等。目前对于该病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89例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18-68岁,平均(41.23±4.84)岁;研究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9岁,平均(41.59±4.6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膀胱训练方案,指导患者定时饮水及排尿,并将排尿时间及尿量进行记录,通过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训练、针灸、排尿反射训练等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残余尿量大于100毫升时,需对患者留置导尿管或进行间歇导尿,患者每日进行膀胱训练时间需大于30分钟。
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开启导尿管与视觉反馈设备,连接测压管和导尿管,根据要求保持患者膀胱内的液体容量,嘱咐患者尽力排尿,通过测压管内的液注变化观察膀胱内压的变化,每天治疗25到30次,两次之间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总共历时30分钟。根据患者的排尿障碍设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于尿潴留、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需将灌注液量设置为安全容量的80%到90%左右;对于有自主排尿、残余尿量大于100毫升的患者,需将灌注液量设置为安全容量的20%到25%;对于有自主排尿、但排尿时间长且尿流中断的患者,需将灌注液量设置为安全容量的80%、60%、40%、20%;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采用0.05%的碘伏对尿道口进行消毒,每日两次,三天更换一次尿袋。
(1)每日记录患者的膀胱压、残余尿量、安全容量等指标,同时定期检查尿常规、尿液细菌培养,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染,计算尿路感染发生率。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最大膀胱压及残余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最大膀胱压大于研究组(P<0.05),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最大膀胱压及残余尿量比对(±s)
表1:两组最大膀胱压及残余尿量比对(±s)
组别最大膀胱压残余尿量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4)33.24±8.5648.35±7.62352.16±89.5694.36±9.26研究组(n=45)33.45±8.3264.58±9.69354.89±88.67124.57±10.67 t 0.1178.8100.14514.252 P 0.4530.0000.4430.000
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对(n,%)
神经源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影响其发病的因素有脊髓或颅脑损伤、中枢神经手术、先天性疾病如脊髓脊膜膨出、药物如阿托品、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震颤性麻痹症等。该病的治疗多是对患者的排尿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的针对性较差,患者缺乏直观感受,康复效果不佳;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能使患者通过视觉感受刺激自主神经感知膀胱内液量,形成排尿反射。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的最大膀胱压及残余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最大膀胱压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相比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提高神经源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