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魏艳玲, 高静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病理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 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肿瘤的分化和转移是导致肿瘤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 80.0%以上宫颈癌死亡病例是肿瘤转移和侵袭所致[2],因此明确宫颈癌的转移和侵袭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早期明确诊断和提高治疗及预后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宫颈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项生物学指标在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受到高度关注[3]。研究发现,TESTIN和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及肝癌等多种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下降[4-6],提示TESTIN和DMBT1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关于TESTIN及DMBT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特征的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及DMBT1表达情况,探讨TESTIN及DMBT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1.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包括宫颈癌Ⅰ期26例、宫颈癌Ⅱ期21例),同期宫颈内瘤样病变(CIN)患者40例作为CIN组(包括CINⅠ级21例、CINⅡ~Ⅲ级19例),同期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术后病理排除宫颈病变)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均符合《2016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7]中宫颈癌或CIN临床诊断标准、且经两位资历丰富的病理医师确诊,(2)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3)均经2013年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8]分期标准证实为Ia~IIb期,(4)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或其他疗法治疗,(5)研究对象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肺等实质性脏器组织疾病患者,(3)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宫颈癌组患者26~69岁、平均 (46.25±8.59)岁,CIN组23~66岁、平均 (45.90±8.37)岁,对照组22~70岁、平均(46.58±8.81)岁。3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主要试剂 鼠抗人单克隆TESTIN抗体及DMBT1抗体购自黄石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试剂盒及PBS缓冲液购自深圳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于手术时收集3组研究对象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ESTIN及DMBT1表达,将宫颈组织经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等步骤完成切片,再将切片于60 ℃烘箱中烘烤30 min,经过二甲苯和酒精梯度脱蜡、脱水,利用枸橼酸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依次加入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封闭液进行封闭20 min、甩干,加入一抗工作液(TESTIN及DMBT1抗体均按1∶100稀释)孵育过夜,次日加入二抗孵育20 min,依次滴加ABC液和DAB显色剂,最后加入苏木精进行复染,二甲苯和酒精梯度脱蜡、脱水后封片,镜下观察染色情况。结果判定[7-8]:高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200),每个视野读取细胞计数≥100个,每例涂片由两名病理医师共同计数并取平均值,对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表达率分别按设计标准进行打分,再将二者分值相乘记为最终得分,细胞染色强度评分为棕褐色记3分、棕黄色记2分、淡黄色记1分及未着色记0分,细胞阳性表达率评分为阳性表达率>75%记4分、51%≤~≤75%记3分、26%≤~≤50%记3分及1%≤~≤25%记3分,<1%记0分。
(1)比较3组宫颈组织中TESTIN级DMBT1蛋白阳性表达率,(2)分析不同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组织中的TESTIN及DMBT1表达水平,(3)采用Spearman法分析TESTIN及DMBT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由图1和图2可见,TESTIN及DMBT1在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在癌组织和癌前组织(CIN)中表达量少、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较高,随着宫颈癌的恶性程度的升高,TESTIN及DMBT1阳性表达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表1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及DMB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A为对照,B为CIN Ⅰ级,C为CIN Ⅱ~Ⅲ级,D为宫颈癌Ⅰ期,E为宫颈癌Ⅱ期图1 各组宫颈组织中TESTIN蛋白表达(SP,×200)Fig.1 Expression levels of TESTIN protein in normal tissues and cervical tissues
注:A为对照,B为CIN Ⅰ级,C为CIN Ⅱ~Ⅲ级,D为宫颈癌Ⅰ期,E为宫颈癌Ⅱ期图2 各组宫颈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SP,×200)Fig.2 Expression levels of DMBT1 protein in normal tissues and cervical tissues
表1 各组宫颈组织中TESTIN及DMBT1蛋白阳性表达率(n,%)Tab.1 The percentages of TESTIN and DMBT1 positive proteins in three groups of cervical tissues
(1)与宫颈癌组比较,P<0.05
表2结果显示,低分化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鳞癌型宫颈癌患者虽较腺癌型患者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分析显示,TESTIN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r=-0.155,P=0.044)、脉管瘤栓(r=-0.183,P=0.010)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r=0.172,P=0.016)呈正相关;DMBT1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r=-136,P=0.027)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r=0.214,P=0.009)呈正相关。
表2 不同病理特征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表达Tab.2 TESTIN and DMBT1 expression levels i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目前,基于宫颈癌病因学、临床病理资料与疗效及预后相关性报道较多,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分子生物学指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预测患者病情程度和临床预后结局,并有望为宫颈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标准参考[9]。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0]。DMBT1基因由缺失纯合子的成纤维管细胞瘤细胞系中克隆而来,是SRCR超家族的一份子[11]。研究发现,DMBT1基因与人体的免疫防御、黏膜保护以及上皮细胞分化有着密切联系[12]。同时,大量研究也表明,DMBT1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如乳腺癌、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肾癌等)中呈异常低表达,推测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候选的抑癌基因[13-15]。TESTIN基因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缺少,提示其可能也是一个候选抑癌基因[16]。目前,DMBT1和TESTIN基因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在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检测分析DMBT1和TESTIN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究其抑癌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TESTIN和DMBT1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在癌组织和癌前组织中表达量少,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较高,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阳性表达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对比也发现,低分化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表达明显低于中、高分化宫颈癌患者(P<0.05);对是否具有淋巴转移情况分析发现,TESTIN和DMBT1表达有转移患者明显低于无转移患者(P<0.05);而对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组织对比发现,腺癌与鳞癌2组TESTIN和DMB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TESTIN和DMBT1阴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明显相关。以上结果提示,TESTIN和DMBT1基因在宫颈癌中可能起到抑癌作用,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这与其他肿瘤研究结果一致[17-18]。
综上所述,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存在明显缺失,TESTIN和DMBT1蛋白低表达,且与宫颈癌分期、转移及侵袭密切相关,可作为宫颈癌恶性进程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