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双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更科学。文章从创设有趣的课堂、创设有“生成”的课堂、创设高效的课堂三方面,对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品德课堂;有趣课堂;有效课堂;高效;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8-0013-01
当今教育的改革大潮,开始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协助者。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育名家李鎮西说:“教育,只有从学科转向心灵,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快乐状态下的学生学习效果最佳,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学生则难以发挥自身的潜能,甚至厌恶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心设计适合教学目标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提升。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生活中的快乐”,课堂伊始,笔者就紧扣教学目标,以游戏进入课堂,先出示游戏规则,并随机选出两名同学,其中一名同学蒙住眼睛,另一名同学和他面对面站着。然后蒙住眼睛的同学通过抚摸对方的头、脸、手等,猜出对方的名字(学生有两次猜的机会,第一次自己猜,猜错了第二次可以求助同学),猜对了就算获胜。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到,参与活动的同学通过“摸”努力判断对方的身份,座位上的同学七嘴八舌地指挥着,全场气氛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发表个人观点,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教师专司“授业解惑”、学生专职“解题”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品德与社会学科呈现其所“生成”的绿色。如执教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寻找生活中的道德细节——小记者在行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道德的含义,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今天斯毅同学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想请大家评评理。欣赏表演:《不是我扔的》。生表演:斯毅不小心踢到一个塑料瓶,正要弯腰捡起塑料瓶时,一位老爷爷刚好走过来,以为是斯毅同学扔的塑料瓶就批评了他。斯毅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一脸无辜。斯毅要大家为他评评理。笔者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这样的情景应该怎么做比较好,以下是大家的回答。生1:我觉得斯毅同学捡起塑料瓶是对的,这样一是不污染环境,二是能给后面的行人带来方便。生2:我觉得塑料瓶不是斯毅同学扔的,斯毅不应该去捡,以免惹祸上身。生3:不对,我反对上面同学的意见,看到地上有塑料瓶,应该先弯腰捡起来。在面对老爷爷的误解时,应该和老爷爷耐心解释,相信他会理解。 生4:那个扔塑料瓶的人行为不道德,损人不利己,最应该受到批评的人应该是他。生5:我觉得老爷爷不应该多管闲事,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人,这也不对。师:同学们的讨论真激烈。那遇到这样的情况,到底捡还是不捡?生齐声:捡。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心灵的洗礼,在辩论中清晰观点,明辨是非,浸润心灵。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而在辩论过程中,笔者不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生成各自的观点,并在生成中再次辩论,直至找到思维的共鸣点。同时,笔者面对生生之间不同的处理方法的交流,适时进行点拨、引领,尽显对学生的尊重。这样,教师创设“生成”的课堂,能让教学更加灵动,更加富有生命力。
新课标提出要创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关系。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创设有效的提问,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让学生在自身已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如执教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寻找生活中的道德细节——小记者在行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校园内的道德榜样有更直观的了解,笔者以学生最熟悉的真实人物“哨子爷爷”——黄奕坚老师作为教育的切入点。课堂伊始,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在我们校园有一个“哨子爷爷”,大家认识他吗?能说说哨子爷爷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吗?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提前对“哨子爷爷”的事迹进行了调查了解,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交流时就能娓娓道来。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讲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是情真意切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有趣的课堂、创设有“生成”的课堂、创设高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维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策略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6(29).
[2]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