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成都经验”

2019-08-02 07:14高洪云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金苹果公学教科院

本刊记者_高洪云

2014年,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成都市教科院副所长杨霖老师,在借鉴国外品格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欠缺的一些品格,归纳出了24种必备品格,并主导推动了成都市《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她提出的品格教育实践,从最开始的五六十所学校,已发展到如今上千所。

本文即以最早参加课题研究的三所学校——成都市川师附属实验学校、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及金苹果公学为例,管窥品格教育在成都小学阶段推广过程中的方式、经验及难点。

金苹果公学,学习书法涵养性情

“大家都是生态场的一份子”

2019年1月8日,北京市宣师一附小一校内维修工锤伤20名学生。在声讨行凶者的残暴、社会的戾气之外,我们的学校,究竟该如何预防此类恶性事件?

从本刊记者的采访来看,教职工的全员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或可作为一个药方。

此处说的,当然不是集中开会讲安全,普法宣传,也不是薪酬待遇层面,而是经由围绕品格教育开展的文化活动,感染校内每一个人。

以感恩这一品格为例,学生们从感恩家人做起,再扩展到老师、同学等身边人。记者走访的三所学校都举办过美食节,孩子们会给保安叔叔、食堂阿姨、保洁人员等人送上美食。遇到传统节日,孩子们制作贺卡、手工、小诗等,送给这些校园里的劳动者。

金苹果公学曾带一批小孩,凌晨四点多去学校食堂参观,孩子们很受触动。

“孩子们的小小举动,会让后勤员工感到温暖。他们将意识到,自己也是半个教育从业者,正在做的不仅是一份谋生性质的工作,当以身为范教孩子正直、守纪、向善等;另一方面,学校的品格活动,会影响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而我们的学生,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勤劳、敬业等品格。”有32年教龄的金苹果公学苏洪利校长说道。

川师附属实验学校邱华校长认为,校长跟教职工,都该是品格教育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大人能做到知行合一,为孩子们树立言行一致的榜样,成为一个引导者的同时,也是对自我品格的提升。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陈宗荣校长则从校园生态角度分析:“不同于知识,品德的高低是不分年龄的,往往小孩子更守规则,身上的善良和爱心,要比大人强。做德育,不能高高在上。我们强调平等的德育,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以身为范。品格教育应该是互相影响,大家都是这个生态场的一份子,大人影响孩子,孩子影响大人,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该校每学期会选择两种品格作为重点的训练点。比如:一年级上期选的是专注和有序,“用餐保持安静”是专注的一条小规则之一。2016年秋季某一天,师生在食堂吃午饭,三位女老师在聊天,一位一年级小朋友走过去道:“我们老师说了,吃饭时要安静,你们不能讲话了呦。”

推行品格教育,家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品格教育也逐渐影响到家长。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刚建校的时候,有个别家长规则意识没有建立起来。而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校外人士随意出入,进校园通常需预约或跟老师提前联系。个别家长随性惯了,漠视这个规则,硬闯被拦在校门口。

保安遇到这种刁蛮的家长,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尽量弱化矛盾,再经由老师、孩子跟家长解释,尤其是将家长卷入到品格教育之中一起受教育,逐渐地,这种情况消失了。

品格教育的目标就是“修养自我、温暖他人、美好社会”。这种微小的改进,日积月累,涟漪一般扩散,将会形成一个友善、讲规则、安全的校园生态,有这种小改变的累积,才能促使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品格教育的最佳阵地是一日生活”

品格教育最大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种品格,既可相互组合,又能跟学科及活动构成有机联系。

本刊报道过河南的一些体制内读经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经典结合。而成都实践品格教育的学校,则从学习、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价值观。

川师附属实验学校从2005年开始做感恩教育,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以很好地用于品格教育的实践中。该校工作室老师们发现,以往的爱国教育过于空洞,就把感恩与孝心、友善、爱国等品格黏在一起,进行精致化地聚焦,渗透给学生们。

“爱国、感恩,先从了解自己的家庭、爱家、孝敬长辈开始。”汪小容老师告诉记者。

为此,学校布置了一系列相关的家庭作业,比如,让爷爷奶奶给孩子们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孩子与家人一起做简单的家谱。在这个过程中,有孩子就发现,原来祖辈、父辈是从其他地方迁徙到成都的,就有了祖籍的观念;还有孩子发现,祖辈的名字很有趣,什么花、什么菊,更有建国、建军、跃进等。“原来,一个人的名字,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时代特征。”

了解家庭成员后,学校就鼓励孩子们爱家,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做菜,提高生活技能,体谅亲人等,勤劳和孝心等品格,也慢慢地伴随这些行为生发。

类似教育行为,另外两所学校也都在做。“孩子们会记下家里每个人的生日,盘算着最近谁要过生日了,便从存下来的压岁钱里,拿出一部分准备礼物。”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德育主任吴少娟老师告诉记者。

金苹果公学的高段学生会写家书,给父母写留言,低年级举行亲子运动会,孩子们集体给家长捶背,让孩子学会跟父母相处,理解中华孝道。

从爱家,逐渐扩展,关爱同桌,爱班级,爱学校,再到爱社区,了解成都历史,认识四川车牌,利用中国地图拼版认识国土,进而上升到热爱中国优秀文化,如诗词、京剧、国画、历史名人等。

金苹果公学很好地利用了近几年的博物馆热,带孩子们走进四川博物馆、金沙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等。2018年下半年,成都博物馆推出《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展览,孩子们按年级去参观,了解父辈成长的时代,对国家发展历程有了深刻的观感。

“有家长说过,小学是黄金记忆期,该记住什么呢?时代发展这么快,很多东西都转瞬即逝,而历史、文物、地理这些却是稳定的,孩子们多体悟人文知识,可涵养格局。”金苹果公学的吴思颖老师道。

三所学校都有带领学生从认识文物角度,加深对国家及传统的理解与热爱,老师们也都觉得,如果逛博物馆能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休闲方式、生活方式,那将是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表征。

此外,更多的品格,比如,专注、勤奋、主动、有序、勤劳、节俭、怜悯等等的培养,均渗透在学生的每日生活及学科学习中。但若德育仅通过灌输方式,让孩子们阅读文字、观看视频,而没有结合真实生活情境,效果并不好,比如怎样教会孩子宽容、怜悯。”

于是,金苹果公学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还原学生们之间的冲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并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宽容”小事,写在纸条上,制作成友善链,挂在教室内。

制作主题绘本,是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特色方式。全班一起选定与良好品格有关的主题,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故事,再由画功好的同学配图,全班合力绘制绘本。《小猪美丽》就是这样集体创作而成,该绘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品格教育最重要的路径不是上课,而是一日常规,生活细节中,不需要说教,是在自然而然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养成的。”成都市社科院杨霖老师这样说。

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是试金石之一

据调查,中国家庭的离婚率逐渐升高,存在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规模也在扩大。儿童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地区甚至出现杀害父母的极端案例。

从历史上看,单亲家庭培养出优秀人才的例子极多,中国的孔子、孟子、诸葛亮、韩愈、曹禺、傅雷等,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卢梭、莫扎特等。

“其实单亲家庭跟子女教育,并不是绝对矛盾,背后还是一个教育资源的问题,关键看父母怎么引导,单亲家庭孩子或孤儿有没有其他人肩负起对他的教育。任何问题,在懂教育的家长面前,都会成为教育资源。反之,父母健全的家庭,培养出问题孩子的情况,也极其常见。”川师附属实验学校邱华校长说道。

三所学校都接收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孩子,比如自闭、抑郁症、智力不健全等。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有8位心理老师(兼职),川师附属实验学校4位,金苹果公学2位。以川师附属实验学校为例,从国外引进原版教材《心理与幸福》,常年聘请擅长儿童游戏治疗的香港心理医生,以及学校心理教师团队,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杨思梦老师告诉记者,她们班有两个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一个因为块头大,爱吃,读幼儿园时被同学嘲讽,加上母亲做导游,常善意地欺骗儿子“妈妈出去两天就回来”,造成孩子从小就缺少安全感,自闭,不受控制的攻击别人。另一位小女生,在幼儿园被关过黑屋子,造成自闭,对所有的人都心生恐惧。

“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愿意自家孩子跟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一个班。如何唤醒一个班的孩子及家长,包容那些不幸的孩子,就涉及友善、尊重的品格。”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遗失红领巾回收站

川师附属实验学校孩子在做家务,一日生活中处处蕴含德育

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的爱心泛滥,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讲那些‘不幸的孩子’为何成为那个样子,让孩子学会包容别人。有位家长甚至对孩子说,‘你跟别的同学打架,可能有你的道理,但你要是敢欺负你们班的刘莘(化名),看我不揍你!’

另一层面,这个社会是存在歧视的,校园里有欺凌事件,嘲讽残障学生,起绰号等。

“如何对待身体或精神有疾病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学校、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品格教育的一个试金石。”金苹果公学杜雨思老师如此评论。

成都金苹果公学老师参加全国品格教育赛课

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关键

“这二十四种品格,并不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应该是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家庭,是品格教育最重要的场地。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关键。”杨霖老师的观点,得到不少校长、老师及家长的认同。

而今这个时代,崇尚娱乐、鼓励消费、技术进步等,极大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行为习惯。比如可以不会做饭没关系,动动手指外卖就送到门口;不出门也不要紧,影视、游戏、网络聊天可以带来虚拟的满足。

“我家孩子,不会沉迷游戏,知道TFBOY,但不会崇拜他们。我告诉女儿,这三个小孩可能唱歌跳舞不错,但不能把他们作为人生偶像。一个人,应该对社会进程尽一份力。你想对国家有贡献,就拿出能量。比如创造一个像松下、三星这样的企业品牌,在某项技术上做出大突破,做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等,都是爱国。”这段话出自金苹果公学二年级学生夏子家的母亲莫愁女士。

莫女士成长于军人家庭、书香之家,70后,目前是企业家,信佛。她聊起自己小时候念书时,偶像是张海迪、赖宁。她的女儿一年级时,就立志考麻省理工学院,因自己当时陪女儿看了一部关于此校的电影,讲了此校的历史、生命科学对人类的贡献等,女儿就把这所世界一流学府作为自己的目标。

莫愁女士的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员工举行腊八派粥。最近三四年,每逢腊八,她跟丈夫会在深夜开车带女儿在街上寻找无家可归者,确定对方不是吸毒者后,让女儿送上热粥和姜茶,说一句“天冷了,您暖和一下”。

一些朋友和女儿同学的家长知道后,纷纷加入。莫愁女士则告诫他们,不能近距离拍照,如果是为了晒图发朋友圈,那就不用参与此事了。

什么是怜悯,什么是尊重,莫愁女士用行为,给女儿及其同学们,上了一节课。

另一方面,中国城乡文化娱乐方式正在趋同,麻将、抖音、吃鸡、今日头条等。三所学校的家长代表们,对电子游戏、抖音的态度不尽相同,有持开明态度主张适当节制的,也有坚决摒弃的。

“我们学校在家长会上,明确地痛陈利弊,希望家长不要玩抖音。你看多少大人抱着手机刷抖音或今日头条,根本停不下来,大人的自制力都不够坚定,更不要说小孩子了。”武皓军家长说道。

不少家长会选择电影、动画片给孩子看,比如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的刘瑾玉家长,小时候喜欢看中国水墨动画,现如今把这个爱好传给了孩子。金苹果公学四年级一班家委会主任武皓军女士告诉记者,小儿子一段时间踢球不自信,她带着去电影院看《奇迹男孩》,闲暇陪大女儿看书,女儿业余读国学班,她鼓励两个孩子看纪录片,如《鸟瞰中国》《故宫》等。

这其实就是一个明辨的过程。不管成人或小孩,面对这个缭乱的社会,如何具备智慧,识别和判断利弊好坏,实在太重要了。

当然,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时都会遇到困惑。川师附属实验学校有2800名学生,除了班主任跟家长沟通,邱华校长也会在新生开学时,在家长会上讲自己的家教心得,并在校刊上写文章回应家长们的疑惑。

品格教育,同时也在塑造老师

品格教育强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如果老师一味重说教,将品格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下的学科教育,那就走偏了。

可以说,品格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生活方式和待人处事的细节中。一校践行品格教育的程度,从老师身上就能看出八九分。

记者于2018年1月下旬在金苹果公学采访时,恰逢学校放假,当天中午全校教职工聚餐,记者采访后留校进餐,菜肴自然是极丰盛的。记者去食堂稍晚,大部分老师都吃完了,十几位老师正拿着袋子,打包剩余食物。待记者吃完饭,整个食堂的桌上,基本没有多少剩菜。

在川师附属实验学校,关于“有序”,记者聊起收纳整理、清单革命、断舍离等风靡的生活方式,七八位老师展示了她们的包包,卡片、钥匙、化妆品等井井有条。她们的抽屉,办公桌,家中情形,可想而知。

“我这几年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安排得很充实。六点四十起床,七点到七点二十早读,七点二十五出家门,七点三十五坐在学校食堂吃早饭。十点之前,会把当天的时间分配好。所以你问我昨天哪个时间段在干啥,一清二楚。”川师附属实验学校汪小容老师告诉记者。

“阅读才是改变一个人的最大动力。品格教育在约束孩子时,也在塑造老师。最近几年,工作室老师们聊天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您最近在看什么书’。同事之间,送礼物都是送书。”汪老师接着说道。

几位老师,有的在读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有的在读林达夫妇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也有在读《草房子》,还有老师表示压力大时,爱看金庸。

川师附属实验学校品格教育工作室中,大部分是年轻老师,多是班主任。品格教育把班主任的很多日常工作纳入其中了。大家一起讨论班务活动,把事情排成序列,群策群力,一起执行。金苹果公学则有青年教师联盟,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我认为,品格教育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是高度一致的。最简单的例子,人们都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那为什么还是有人闯红灯呢?就是人的内心不强大,有惰性,很容易能知而不能行。所以,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要修炼,达到慎独的境界。品格教育就是在落实传统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我们知道:世上没有立竿见影的品格教育,但是,今天播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陈宗荣校长最后说道。

品格教育的目标:“修养自我、温暖他人、美好社会”

猜你喜欢
金苹果公学教科院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吉县:“金苹果”奏响新时代富民曲
走过十年
——深圳市教科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实践探索
适沙耐盐南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金苹果的故事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茶文化视角下公学文化特色与英国文化关系浅谈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