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高级程度会考及大学选修英文相关科目的学生愈来愈少。
英文曾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修读与任教的人都不少,课程特色有创意,发人深省,能带来乐趣。然而正在下降的修读趋势,显示社会对英文的热情似已燃烧殆尽。此一数字在高级程度会考上最令人吃惊,自2013年以来,英国学习英文或文学的学生人数下降了25%。以英文为大学本科的入学人数,由2011/12年度历史最高水平的51000人,跌至去年约39000人。
英文学科的衰落,凸显人文学科不受重视。英国大学人文课程的入学率亦大幅下降,去年开设的外语课程中,学生人数相较去年下降10%,艺术与设计则下降了5%。
同样情况出现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修读人文学科的人数长期下降,在1960年代后期,修读人数占所有美国学位的22%,现在不足5%。历史学家Benjamin Schmidt就指出,这是一场“人文学科的危机”,学生对就业市场感到焦虑,只希望高等教育能提高未来收入。
事实上,英语文学在职场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明显。University English主席Alex Thomson认为原因在于学生的债务,以及“(社会)宣扬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是高薪工作的途径”,担心信息失衡令社会更狭隘,而与人文相关的职业中,在媒体及艺术方面具备雄厚背景的人将占主导地位。
除了职业导向,他认为另一因素是学校教育。在学校事务国务大臣Nick Gibb提倡的核心知识课程中,以拼写、标点符号和语法作主导。这被批评为“新形式主义”,过分重视形式,只使用有制式的语法、用字及标点符号。课程内容及意义因这种食谱式教学而牺牲,你不需要是传统文法或莎士比亚的反对者,也能看出这种教育的隐忧,以及其对普通中学教育文凭成绩的影响。
社论作家Susanna Rustin认为,捍卫英文科的有力理据是创意产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以及其能够作为锻造评论研究的工具。
她相信,文学可进一步扮演人文主义的角色,英语文学可以更广泛也更民主,培养一种对不同思想、形式和意义抱有好奇心的文化,进而对自己的传统感到自豪。
(据CUP网站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