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兵
摘 要 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存在注重表层记忆、忽视深入理解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应深入分析历史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逻辑关系,基于时空观念认识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一方面,从时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发展,注重前后历史现象的趋同和强化;另一方面,从空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联系,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历史概念 时空观念 深度教学 历时性 共时性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实质是对知识、能力、方法、价值、情感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克服以往教学中强调知识符号表层教学和技术性教学方法的弊端。知识符号表层教学主要表现为,强调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忽视历史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历史情感的渗透等;技术性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过于关注教学的流程形式以及教授知识的技术技巧,没有以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认识等现状为前提,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实施深度教学是克服以往这些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1]。深度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目标要求运用适合的策略实施深度教学。
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既是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历史规律形成认识的基础,所以历史概念处于理解历史现象和认识历史规律的关键环节,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概念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逻辑关系,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现象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横向联系。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运用时空观念是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内涵的重要方法,对历史概念的深度教学是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途径”[2]。所以,应从剖析“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对历史概念实施深度教学:从时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发展,从空间的角度解析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联系。
历史概念反映的历史现象本质,不是基于静态的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而是基于动态发展的历史现象得出的认识,所以基于时间观念素养的历史概念深度教学,应理解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历时性逻辑关系,深入解析历史现象发展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既表现为前后历史现象的趋同属性,也包括前后历史现象的强化属性。
1.理解历史现象的趋同属性
历史现象异彩纷呈,有些历史现象的相同性表现得较为明显,有些表现得较为隐晦,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随着历史现象的发展都指向界定这些历史现象的历史概念,这就是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趋同属性。那么,在教学中理解历史现象的趋同属性是不是等同于简单地寻找相似之处呢?例如,中国明末清初出现思想活跃局面,反对君主专制成为这一时期思想家的共通主张,近代先进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而且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先声。但是,两个历史时期反对君主专制的本质是不同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并没有提出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政治方案,只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变异;而近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案,反映了时代发展潮流。所以,二者的思想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体现的本质却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理解历史概念的趋同属性并非是简单地寻找历史现象的相似之处。
历史概念的内涵即是其界定的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所以立足历史现象的本质应从历史概念的内涵着手。例如,明末清初思想家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二者并非同一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但是从“中国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二者体现了同一历史概念的历时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在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上具有趋同性。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文精神以强调个人的价值为主要特征,中国的人文精神以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为主要特征[3]。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主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观点反对君主专制,体现了传统士人的社会担当;近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张,是个人社会价值进一步发展的表现。从不同角度理解相同的历史现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多个历史现象,很可能出现杂乱无章的历史,所以理解历史概念不但要注重其界定的历史现象的关联性,更要立足本质理解历史现象的趋同属性。
2.理解历史现象的强化属性
历史概念界定的前后历史现象呈现发展变化的状态,不仅在本质的指向上具有趋同的属性,而且前后历史现象指向本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历史概念内涵的表现越来越深刻,这就是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的强化属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避免同一历史概念界定下的历史现象出现断裂的状况。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时,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一般遵循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顺序,对应具体的史实分别是,胡佛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的经济跌入了沟底,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干预缓和了经济危机。这样的教学思路虽然呈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表面变化,但是给学生产生的印象是,自由放任对应胡佛措施,政府干预对应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由自由放任跳跃至政府干预,给学生造成历史的突兀感,自由放任戛然而止,政府干预突然出现。也会使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干预?断点式地教授胡佛实行自由放任和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干預,造成了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变化的过程不理解,是历史线索表层性教学的典型表现。
为了使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强化属性,在教学素材选择上,不仅要包含前后历史现象的相似之处,更要包含后历史现象在前历史现象基础上的发展演变;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上,不仅要着眼前后历史现象的表面联系,更要透析前后历史现象的内在递进。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时,教学素材不仅要选择罗斯福加强政府干预的表现,也要选择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比分析胡佛和罗斯福干预经济的措施,深入分析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的加强。面对经济危机的加深,胡佛干预经济经历了“自愿原则”到直接干预的发展,但是仍然囿于自由放任经济思想之中。“美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罗斯福前奉行‘小政府的方针,主张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反对政府干预私营经济。罗斯福‘新政,使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有了空前的扩展。”[4]正是由于职能和权力的扩展,所以联邦政府能够在更广的范围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的发展,说明了罗斯福新政对政府干预的加强。历史概念历时性逻辑关系中,注重趋同属性使分析的历史现象从属于历史概念,注重强化属性使分析的历史现象体现本质发展。
时空结构下的历史是立体的历史,历史现象不仅存在纵向的线状联系,而且存在横向的面状联系,时间观念有助于纵向理解历史的前后发展,空间观念有助于横向理解历史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历史概念界定的历史现象存在横向联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横向历史现象的简单梳理和展现。例如,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表现较为常见的梳理是,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样看似较为全面的梳理还停留在知识表层整理上,在教学中应解析历史现象的内部逻辑关系,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历史概念的横向深度教学。中国近代化不仅指的是经济的工业化,而且包含了政治和思想的民主化和自由化等。既要分析经济工业化是政治和思想民主化和自由化的基础,也要看到政治和思想民主化和自由化对经济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1.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
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力量的变化,进而由代表这种经济形态的阶级力量采取行动改变政治状况;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一般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变经济的发展。例如,辛亥革命前后,由于民族工业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而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代表自身利益的民主政治,具体表现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以及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政策的制定。临时政府贯彻了振兴民族工业的措施,袁世凯政府时期,“张謇主持农商部时所制订的一系列对民族经济的保育政策,除了极少数由于财政困难和不平等条约所制约未能贯彻外,其他基本上都得到具体落实”[5]。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基本落实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这成为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重要原因。在分析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连接二者的关键是阶级,经济是通过改变阶级关系实现对国家政权和政策的改变,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体现的是阶级对经济发展的意愿。只有理解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才能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共时性逻辑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现象的相互作用。
2.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政治和经济是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思想文化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思想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不是停滞在一个时间点,而是通过相互促进推动历史的螺旋上升。例如,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关联的政治与思想表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主权在君的王朝政治,开始建立起主权在民的共和政治,从此复辟帝制再无可能”。“它打开了时代进步的闸门,使整个国家、民族和文明都走上了一条必须全面转型、向上提升的探索道路,并由此杜绝了一切倒退的可能。”[6]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随着民主共和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政治上的复辟帝制已经逐渐被人们摒弃,促进了政治的近代化发展。但是,民国初期政治近代化的挫折又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从思想的角度反思辛亥革命的问题,“人们常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实它补的正是思想上、文化上、道德上乃至民族心理上的反封建之课,其实说到底就是补的‘开启民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智这一课”[7]。新文化运动把“民主”作为核心思想之一大力宣扬,不仅包含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也包含要求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概念界定下的历史现象不仅存在纵向的发展、横向的作用,而且是纵横交错地推动历史的发展,也说明历史概念在历时性和共时性逻辑关系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
具体的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的高度概括,但是我们对历史概念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历史概念一兩句话的表述,而应该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理解“历时性”和“共时性”逻辑关系下的历史现象,才能深入地理解历史概念。
参考文献
[1] 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兼谈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1(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7(01).
[4]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美国研究,2006(02).
[5] 黄逸平.辛亥革命后的经济政策与中国近代化[J].学术月刊,1992(06).
[6] 王雯捷.“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1(12).
[7] 刘云波.中国的近代化与国情[J].史学月刊,2003(0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