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和
摘 要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目前较为常见或较为主流的概括,便是“封建四权论”“礼教吃人論”等。对比这些貌似正确实则语焉不详的解读,教学中如果能够立足于文学文本的整体观照,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便能找到真实而又准确的答案,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小说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就是其虚伪性和极端欺骗性,正是其虚伪性和极端欺骗性所形成的残酷的精神虐杀,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人生的终极原因。
关键词 祝福 主题 虚伪性 欺骗性
鲁迅小说《祝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的传统篇目。它以回到故乡的“我”为叙述视角,采用倒叙的手法,展现了一个下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然而,关于这篇经典小说的主题讨论,其常见或比较主流的概括是: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尤其是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一段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更有许多学者或教者把“小说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奉为圭臬。著名学者钱谷融先生在《祥林嫂是怎样死的》一文中认为,祥林嫂“主要就是被程朱理学所崇奉的旧礼教迫害死的”[1]。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非人教版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莫属。人教版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就是一种暗示: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类极端冷酷的人“杀”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分班或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是类似的表述: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其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很显然,视《祝福》的主题为“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几乎成为了学术界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普遍共识和定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形象以及《祝福》的主题呢?或者说祥林嫂的形象与《祝福》的主题还有没有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的空间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部分明确指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这就为探讨和理解文学文本主旨提供了基本遵循。事实上,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应该是,作者常常隐藏在作品人物的背后,借助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要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就不能忽视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古人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这个意思。作品塑造的形象正是“意”之要素,是解读作品表达情感和主旨的关键所在。《祝福》的中心人物和主要事件是祥林嫂和她的悲剧人生。于是,对《祝福》的主题,自然只能通过对祥林嫂及其悲剧人生的认真研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在上述关于《祝福》主题的理解中,仅以“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而论,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说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迫害”也比较抽象,是指她受到封建礼教的道德原则,还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迫害?仅就“封建思想”而论,她是受到封建“宗法思想”、封建“等级思想”,还是封建“伦理思想”的迫害?具体到祥林嫂,其“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在她身上又有哪些具体表现?难道说,作为第一次“死了当家人”的祥林嫂在婆婆准备转卖改嫁时的抗婚等反叛行为只能够单一地理解为是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伦理道德?那样的话,作为封建伦理思想与传统道德的“三纲五常”——祥林嫂的婆婆是有权处置祥林嫂的,或者说祥林嫂的转卖改嫁是符合封建族权思想的——不就与之矛盾了吗?由此可见,既然不能明确指出祥林嫂到底受到怎样的迫害,那就难以给人们以更为准确、更为具体的印象,只会使人们从概念到概念,是一种庸俗社会学批判思维的反映。
其实,对待文学文本人物形象如此笼统和抽象的认识,必然影响到人们对作品主题的真实把握,影响人们对作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解读,实质上是无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情感积蓄,剥夺了人们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权利。那么,祥林嫂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到底是怎样“死”的?从她身上到底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自由的阅读,深入的体悟,人们是完全能够“读”出来的。比如,小说开头叙写祥林嫂临死之前,脑子里产生的对于鬼神观念的“疑惑”——“这里的人们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应该看作是祥林嫂此时此刻矛盾心理的生动而深刻的反映,我们分明地感到,作为启蒙知识分子的“我”“怎样回答她好呢”?如果回答“有”,那就意味着她便能和自己“死掉的一家人见面”,当然,“恐怖”的是她将遭受迷信的柳妈对她讲述的阴间惩罚;如果回答“无”,那就意味着她将不会遭受柳妈对她讲述的阴间惩罚,同样,她也就不能和自己“死掉的一家人见面”。由此可见,“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个看上去十分简易的问题,却一直十分矛盾地折磨和摧残着祥林嫂的精神世界,使她进退两难,细思极恐。
如果说小说开始关于魂灵有无的“疑惑”问题是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产生的困惑和纠结的话,那么,《祝福》中关于祥林嫂被迫转卖改嫁的情节则是作者貌似无意地借助卫老婆子之口说出“抗婚”缘由,实则有意又巧妙地通过卫老婆子的最佳视角揭示出把祥林嫂的生活一步步逼向深渊直至祥林嫂最后窒息而死的真正元凶,应该是祥林嫂一生都背负着的矛盾而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她恐惧无比。具体地说,小说中对于祥林嫂的“抗婚”行为,所谓“闹”得“真出格”,“实在闹得利害”,卫老婆子给出的解释是:“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这里“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显然是指祥林嫂第一次“死了当家人”后被“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过短工,其言下之意,祥林嫂的“抗婚”是深受鲁四老爷思想的影响,或者说是鲁四老爷思想熏陶的结果,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信守“从一而终”。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就来了,鲁四老爷是恪守封建伦理纲常的,主张“三纲五常”,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换言之,“妇者,服也”,妇女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只有服从认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就是说,这时“夫”家的代表——祥林嫂的婆婆是有权处置祥林嫂的,祥林嫂的转卖改嫁是符合封建族权思想的。这样的话,卫老婆子的说法不就自相矛盾了吗?很显然,这里的描写与其说是卫老婆子的前后矛盾,倒不如说是作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它在实质上正好巧妙地诠释了祥林嫂精神世界和行为准则的深层矛盾。就是说,祥林嫂“抗婚”确是遵奉了“从一而终”的妇道,但同时却违背了“三纲五常”的伦理;如果不“抗婚”,则是恪守了“三纲五常”的伦理,但又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妇道:她无论如何行事都是错误的。显而易见,这种矛盾而又沉重的双重压力与上述祥林嫂关于人死后魂灵有无的“疑惑”是如出一辙、一脉相承的,这就充分说明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极端虚伪性和欺骗性。由此看来,历来为封建统治地位辩护的所谓鬼神宗教迷信,其根本要义,说白了无非就是胡编乱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虚假的什么你前世的罪孽,凭空应许给你来世的幸福,目的是要你做一个现世的驯羊,一任他们剪毛剥皮,至死而无怨。祥林嫂当然不可能抗拒、背叛这“从来如此”、世代相传的鬼神迷信和伦理观念。——她的“疑惑”在临死之前才会产生,她的“抗婚”在改嫁之时才会出现。
总之,祥林嫂从当初的转卖改嫁直至最后的悲惨死去,其悲剧人生一直都是处在极端矛盾的精神摧残和精神痛苦之中,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种悲剧的根源与其笼统地、大而化之地理解成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倒不如更为准确、具体地解读为小说语言文字背后所揭示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极端虚伪性和欺骗性。换言之,目前常见又主流的认知把《祝福》的主题概括为“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是一回事,而准确、具体地把小说的主题概括成“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极端欺骗性”又是另外一回事。至于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导演创造性地增添了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对此,一些观众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电影改编过程中的一处败笔——深受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的祥林嫂怎么可能向封建神权挑战呢?也就是说,这种“怒砍”行为会不会破坏祥林嫂的整体形象呢?原来,通过整体感知和深刻把握,我们认为,此时的“怒砍”表面看来不可思议,实则是一处妙笔,或曰神来之笔,它形象地揭示了祥林嫂对封建神权由当初的迷信到此时的怀疑,直至内心的矛盾开始发展为行为上的解决矛盾,其与改嫁时的“抗婚”应该是异曲同工,都从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的极端虚伪性,也深刻反映了导演对原作的深度解读和创造运用,形象说明了导演对鲁迅笔下祥林嫂形象本质特征的独到领悟和精辟见解,完全可以说,非大手笔导演是不可能达此深度的——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小说一贯具有的鲜明的启蒙主义思想,“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2],或者说,给作品留一些“亮色”。
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祝福》的主题,其实还有一个人物形象不能不对其进行解析,那就是小说里的鲁四老爷。在作者笔下,鲁四老爷实际是鲁镇地方的真正统治者,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俨然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化身,然而,在小说为数不多的几处描写中,我们能够感到他是封建统治思想和传统道德的忠诚捍卫者吗?恰恰相反,小说通过开始的书房描写和后来的六处(计57个字)的语言描写,画龙点睛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正是一个道貌岸然、极端虚伪、言行矛盾、面目可憎的丑恶形象,生动地诠释了鲁四老爷正是从精神上摧毁祥林嫂存在价值的典型代表。
首先,我们走进“四叔的书房”,给人的感觉与其美其名曰“书房”,不如说是堆放杂物的破屋子:一个大“寿”字,还是拓本;一副对联,还脱落一边;仅有的三本书,还有一部“似乎未必完全”。显然,这样的先生恐怕连什么是“理学”都未必知道。由此可见,鲁迅在这里是用了大尺度漫画的形式、绝妙讽刺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鲁四老爷徒有虚名、道貌岸然的丑恶嘴脸。其次,我们再认真研读文本中鲁四老爷为数不多的六处(计57个字)个性化语言描写。其中“可恶”“然而”这两个词语,先后却出现了三处,而且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那么,四叔说谁“可恶”?“然而”后面他又想说什么?经过研讨、分析,我们认为四叔是说祥林嫂的婆婆“可恶”,因为她竟敢带人来抢讲理学的老监生家的佣人;卫老婆子“可恶”,她既介绍人来做工,却又带人来抢人;祥林嫂“可恶”,她竟敢私自跑出来,还守不守妇道?“然而”语气急转直下,句中的省略號不言自明:“然而”祥林嫂不应该自己逃出来;“然而”祥林嫂的婆婆有权处置自己的儿媳,她带人捆走自己的儿媳是符合礼义规定的;“然而”祥林嫂的婆婆是为了维护封建族权和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只不过方式方法上与“礼不合而已”。由此可见,他对祥林嫂的婆婆捆走祥林嫂的行为是完全支持的。这就奠定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同时也曲折地反映了他既反对抢人,又要极力维护封建族权的矛盾心理,从而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极端虚伪与冷酷。当然,“可恶”后的感叹号明确表示了四叔内心的气愤和不满,同样讽刺了他言行不一、虚伪与冷酷的性格特征,因为前面“书房”里的对联“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指的是待人接物要通情达理,心平气和,这是封建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重要标准。尤其是祥林嫂最后被扫地出门,穷困而死,他也要诅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就更加强烈地讽刺了一个连死人也不宽容的他怎么可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综上,通过对小说中心人物祥林嫂和重要人物鲁四老爷人物形象的深度剖析,显而易见,小说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应该是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和残酷性,似乎才更加符合作品的整体实际和作者一贯主张的“改造国民精神”的主题。至于小说中常为人忽视、实则大有深意的“我”,在作者笔下其实也是一个“矛盾体”。把握了“我”作为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同样有助于深刻理解小说整体的主题意蕴。应该承认,“我”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对鲁镇那个沉闷、冷漠的社会环境非常愤懑,对鲁四老爷十分憎恶,“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与此同时,“我”又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我”的忽说有鬼神忽说没有,吞吞吐吐嚅嚅其词的都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充分表现出“我”之心地善良。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同样看到,正是这前后矛盾、“说不清”的“答话”才使一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需要救助的祥林嫂彻底崩溃,正如“我”“预感”的“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果然不出所料,“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由此看来,生活的逻辑竟然如此颠倒!动机与效果竟是如此大相径庭!对于祥林嫂的身世之悲与精神之苦,“我”之有心同情,却无力挽救,这不正好深刻表现出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启蒙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吗?!当然,作者谴责的笔触同样指向了祥林嫂周围其他一大群“并非恶意”的有名无名的群众,从某些方面深刻揭示了他们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和欺骗性,强烈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迷信。比如,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时,尽管“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但当祥林嫂遭遇再嫁,唯一的儿子又被狼吃掉,大伯来收屋,生活无着的她第二次来到鲁家,准备参加祭祀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分明是想到:这种人虽可怜,但是“伤风败俗”,祭祀不能让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就充分反映出四婶对祥林嫂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自觉不自觉地用封建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祥林嫂,使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而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镇的女人们开始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算是有些同情心,甚至“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但是当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鲜时,她们就“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烦厌得头痛”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明显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作她们无聊生活的调剂罢了。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中的柳妈,她是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与人为善。她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否则,像她这样再嫁过的人,到了阴间地狱,会因为有过两个男人而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这就对祥林嫂最后的精神崩溃给了毁灭性的一击。这生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封建思想道德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虚伪的形式存在于广大民众头脑之中,它们编织成一个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
参考文献
[1] 钱谷融.祥林嫂是怎么死的[J].华东师大学报,1981(04).
[2]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