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昊 张晶 张项民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引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众创空间成为扶持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兴服务平台。然而,众创空间服务对象大众化的特征也为其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内创业理论、平台理论以及众创空间的平台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创客及项目孵化的需求,探讨众创空间作为双边创新型服务平台对创客赋能的问题。从基于平台属性打造社交模式的人才赋能、基于内创业模式的资源赋能和发挥平台双边效应赋能提高创客持续经营能力三方面,提出众创空间发展和对创客赋能的对策。
关键词:内创业;平台;众创空间;创客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4-15-7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4.003
自2015年起,国内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几年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成批地兴起。这些众创空间各有各的特色,显现出新模式、新生态、新文化、新服务等发展特征,汇聚了各种创新创业的服务要素,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这些年来众多学者对众创空间运营方式及组织结构的研究,众创空间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由于众创空间服务对象的大众化,再加上创客知识素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的差异,创客在孵化过程中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等问题仍缺少明确的解决办法。本文从内创业和平台创业的角度,结合众创空间的双边创新服务平台特性,提出创客赋能策略。
1 理论研究现状
1.1 内创业
Pinchot在1985年第一次用“Intrapreneur(内创业者)”这一术语[1]来指代“公司内部创业者”,即在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内部进行创业活动的一些人。对于内创业的概念,现如今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致。就相关文献来说,主要有两大类界定:一是窄范畴界定,二是宽范畴界定。
内创业的窄范畴界定主要强调内创业是从事“创造新业务”活动的过程,而宽范畴界定则强调内创业是包含多类创造或者创新活动的过程。目前,有较多学者认为内创业是指在已经存在的组织内部进行再次创业的活动过程,这个组织的规模没有限制,这个过程则一般伴随着新业务的产生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新战略的开发等创新活动的产生。
内创业活动包括组织内新业务的创造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因此,内创业的概念与内创业主体、内创业活动内容和内创业活动范围这3个方面相關。内创业主体也就是内创业者,指的是在一特定组织内部的创业个体或者团队。内创业活动内容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开拓新业务,发掘出企业现有产品与市场相关的新业务;二是进行创新,从产品、服务和技术3个角度寻求突破进行新的开发和创造;三是组织的自我更新,包含企业组织战略重构、组织重组和组织变革;四是人员先动性,主要是指在寻求创业机会或增强企业竞争性中,高层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风险承担意识。总的来说,内创业就是个体或团队在某一现存的企业中,进行以上的一些创造或者创新活动的过程。
1.2 平台
“平台(Platform)”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在20世纪90年代才在现代管理学意义上出现平台的概念。最早,Wheelwrigh和Clark将平台定义为满足核心消费者群体需求的产品[2]。自此之后,大量学者对平台进行研究,平台的定义也得到延伸。Bresnahan和Greenstein首次从产业层面来定义平台,将其定义为买卖双方共享的标准要素[3]。Gawer和Cusumano为区分其适用范围将其分为外部和内部平台[4]。产业组织领域往往基于多边市场的角度对平台进行研究,把平台当作一种产品、服务、企业或机构,连接双边或多边市场中不同的用户群体。平台的研究对象也呈现有互联网站、银行卡、交易中介等多种不同的形式[5]。
网络效应平台是在多边市场背景下的一个核心特征,通过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即通过平台使用者数量或另一群体数量来增加平台效用,形成“先入为主”“赢者通吃”的局面。Baldwin和Woodard通过系统层面研究平台,提出了整合的平台理论模型[6]。系统有稳定的核心部分,可反复应用;也有围绕核心平台的可变外围部分,存在多样变化。前者可视为系统具有多样性,后者可视为系统具有互动性。在此研究基础上,Gawer[7]在组织情景下将平台分为供应链平台、内部平台和产业平台三部分。其中,产业平台是从产业生态系统的层次进行分析,该系统的构成包括平台互补者和领导者,同时提出系统中成员角色可变,成员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是平台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即提出平台系统的重要属性特征——可进化性。
目前,对平台内涵初步形成了共识:平台是一种在产品、技术、交易系统中具有中坚力量的建构区块。在这个区块内,不同市场和领域的企业通过界面联系进行分工、合作[8]。在保障平台稳定性和互补多样性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在开放式的创新环境下打破原有的创新模式,通过平台设计吸引第三方参与创新[9],从而构建创新商业生态系统,并促进其共赢共生。但由于创新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的内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平台经过了从产品开发平台阶段到交易平台阶段再到创新平台阶段的演变过程,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随着平台的发展演化,实现了相互融合。
众创空间有别于企业孵化器和交易服务平台,其本质上是一种双边创新型平台。众创空间通过构建平台化匹配机制,使创业企业可通过虚拟服务平台自由选择所需要的服务,资源可在生态系统网络中实现跨边界流动进而不断增强用户黏性。用户黏性的增强使众创空间平台与入驻企业、服务提供商等多元主体形成共生依赖,实现价值共创[10]。
1.3 赋能
目前对赋能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员工赋能,主要强调高层管理人员把权力下放给员工,赋予其更多自主权,并且分解为结构赋能、领导赋能和心理赋能3个维度。结构赋能强调建立员工赋能机制,以确保组织系统能够进行权力分配,让员工有权得到机会、信息和资源。领导赋能强调领导者把更多的选择权转移给下属,领导者帮助员工解决难题和提高能力,扮演着教练的角色。心理赋能则是通过增强员工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和信心,并促使他们影响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二是顾客赋能,强调顾客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使顾客参与企业的研发设计与营销活动中,进而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产生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顾客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更高,企业需要让顾客参与进来,由顾客决定产品的设计,和顾客形成良性互动,促使顾客和企业做到双赢。
对于作为创新创业平台的众创空间来说,创客在平台中既扮演着员工的角色,也扮演着顾客的角色。因此,众创空间对创客的赋能也需要同时从创客的员工和顾客两个角色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方面,创客作为众创空间的员工,众创空间需要赋予创客足够的权力来获取项目孵化的资源,同时平台还要发挥好教练的作用,帮助创客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最后还要根据创客项目的进展情况设置评价标准,增强创客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创客作为众创空间的顾客,众创空间要使创客参与到众创空间的运营过程中来,针对创客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服务与资源配置,既有利于提高项目孵化的成功率,也优化了资源的利用,从而实现创客、众创空间平台以及作为资源提供方的企业等多方共赢。
2 众创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2.1 创客与众创空间的概念内涵
创客(Maker)作为创客运动的主体,源自美国的车库精神和DIY文化,用来形容那些自己动手,使自己的各种想法成为现实的人。目前,学术界对于创客概念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最初的时候,创客是指那些进行DIY创作的硬件技术人员,这些人从硬件技能着手,结合当下新兴的科学技术,再将创意和设计融入其中,把自己独特的想法变成现实。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中阐述了“创客”的含义:一群具备特定的知识储备,具有创新、共享、交流、實践的意识,愿意攻克技术难关并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客加入创新性设计和实践中来,这种活动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运动,“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也就由此产生了。而最早支撑起创客运动的平台就是“创客空间”。创客空间作为开放式的平台,提供着创新创意的分享,同时配备生产制造物件所需的设备和资源,支持创客将创意灵感转化成实物。
最初,创客空间通过向创客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原型加工设备,组织聚会,开设工作坊,从而促进知识分享、跨界协作以及创意的实现以至产品化。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知识社会的到来,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和个性化定制的产品需求,创客空间也将创新转移到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为特点的新创新模式上来。但此时创客的主体则仍是科技工作者或一些科技公司的员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的主体、范式和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大众基于兴趣、低成本利基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各种动机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成了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更加大众化,“众创(Crowning Innovation)”时代就此到来。
“众创空间”作为现今创客运动的载体,满足了网络时代下创新创业的需求,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兴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众创空间”概念的外延与孵化器略有重叠,但比孵化器的范围更大,还包括了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模式。
简单地说,众创空间≥孵化器+创客空间。一方面,与传统的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提供门槛更低、更便利的创客成长和创业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除了提供创新创业分享与创造空间,众创空间还构建了一种集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资源于一体的、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这使得众创空间不但可以用于社会个体进行创新创意创业孵化,也可以用于中小学、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体验。实际上,各类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都是众创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现有的孵化器、创客空间是目前众创空间主要的两种业态。而众创空间相较于创客空间来说,发展类型更多样,从公用和特征来看,可分为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地产思维型、产业链服务型、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等7种模式,同时还具备更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路径。
创客作为众创空间的服务主体,是众创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创空间需要充分调用平台的协同合作、技能知识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等各种能力为创客进行服务。创新是众创空间赖以生存的根本动力,而创新能力正是来源于创客。众创空间需要根据创客的需求,为创客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从团队协作、知识扶持、资源对接等方面对创客进行扶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创客的创新能力。
2.2 众创空间内创客组成分析
创客是一群热衷于创新创意文化的个体,而源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则表明了一种互联网时代指向创新创业的系列行为和预期,是一种“平民化创新”“草根化创业”的具体展现。相较于最初以科技工作从业者为创客主体的创客空间时代,众创时代的门槛更低,开放性更高。
现如今,高学历、年轻化已经成了创业者群体的新趋势。创业者们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包括技术、经验和资源等,往往会倾向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导致了创业团队主要为小型的技术型团队。此外,创业团队的主流项目除了技术类项目,还有电子商务类项目,同时作为新兴行业之一的服务咨询行业,也日渐成为众多创业团队的主要选择。相较来说,传统行业与其他行业所占的比重则较低。
据速途研究院统计,众创空间内的创客一般由大学生、科技人员、连续创业者、离职大企业高管、归国留学生等几种组成,其中大学生创业者多有新颖思想,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创意,是创客的主要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则积累了一定的行业技术和资源,作为创客则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连续创业者在之前的创业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离职的大企业高管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对项目的运营决策以及后期管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归国的留学生会带来国外先进的思想,对国内的创新创业往往会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同时,由于众创空间的发展类型、运营模式以及服务路径的不同,其创客组成也不尽相同。对于培训辅导型众创空间来说,其创客的主要组成为在校大学生,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投资驱动型众创空间来说,创客组成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因为对于一些高科技项目的孵化来说,常常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而投资驱动型的众创空间则更有利于创客项目的融资。
2.3 众创空间孵化过程及问题分析
2.3.1 资源的对接与配置。目前,我国的众创空间飞速发展,尤其是国内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和国外发达地区的众创空间相比,我国的众创空间对于各种资源的对接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对于外部的科技园区和特色小镇等创新平台缺乏对接合作;另一方面,对于内部的创客缺少互动共享与沟通交流。一些在众创空间孵化的项目进行市场化时,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众创空间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却难以获得创客所需的资源,更不可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因而导致项目孵化进程停滞甚至孵化失败。
另外,在大众视野里,创客一般都是作为资源的需求方,但实际上,创客亦可成为资源的供应方。众创空间作为资源的共享、协调平台,其理念初衷本就是资源的共享,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在创客团队作为资源需求方的同时,创客也可以作为资源的供应方。但目前来说,创客往往缺乏资源共享的意识和经验,更缺乏资源共享的空间和机会,如何赋予创客资源共享的能力,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2.3.2 专业的知识扶持。作为从孵化器发展过来的众创空间,仍然保留一些传统孵化器的弊端。在当下,传统孵化器往往只注重为孵化主体提供廉价的场地支持和基础设施服务,却忽视了创新创业主体所需要的技术开发、企业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扶持。
近年来,众創空间作为面向大众的创新创业平台,给予了许多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机会。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由于创新创业门槛降低,对于某些大众创客来说,其团队往往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在项目孵化过程中,由于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以及项目自身的特性,项目实施会在技术开发及运营管理等专业领域方面受到限制,从而造成孵化效率低下。对于创客团队来说,一方面,这将会延误项目成果转化的时间,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创客团队缺乏专业的知识支撑,其项目质量难保不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项目的价值大打折扣。如何使得拥有优质创意的大众创客能够获得足够的能力来进行项目的孵化,也是众创空间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
2.3.3 持续经营的服务能力。众创空间作为帮助大众创新创业的平台,其过程可以看作是从“-1到1”的过程:从“-1”开始,针对一个项目创意或者创意团队进行预孵化,协助其创意形成成果原型,达到“0”,并完善孵化服务的流程,包括资本对接、财务管理等,最终的目标是市场化,实现“1”。
对众创空间来说,项目达到“1”就已经完成了服务,但是对创客自身来说,项目达到市场化才是刚刚起步。在项目完成孵化走入市场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脱离孵化温室的创客团队难以适应,从而走到尽头。归根结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项目团队的持续经营能力的缺失。
在众创空间的创客组成中,有接近半数为大学生创客,这类创客思想活跃,想法新颖,经常能爆发出一些有价值的创意,同时又有着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因而其项目的孵化成功率往往很高。年轻无所畏惧是这类创客的优势,但同时年轻缺乏经验也是这类创客的致命缺陷。一方面有后来居上的竞争者,另一方面还有企业赖以生存的消费者,项目在成功孵化后,面对艰难的市场环境,如何才能做到持续经营,这是创客所需要的又一能力。
2.3.4 创客的主动性。在众创空间中,由于创新创业项目类型的不同,其孵化难度与孵化周期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孵化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而有的孵化项目可能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成果,有的项目甚至在长周期的孵化后仍不一定能获得可见成果。对于这些孵化难度大、孵化周期长且孵化效果不明显的创新创业项目来说,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影响到创客的主动性。由于在较长时间的孵化过程中难以看到孵化成果,创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不能明显地感受到众创空间平台对他们的控制力、影响力以及监督力,缺乏外部环境的力量会使得创客产生懈怠心理;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不见成效可能会让创客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甚至丧失掉自己的创新创业信心。
创客在项目长时间见不到成效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减弱对孵化项目的主动性和热情,这不仅会影响到项目最后的孵化成功率,还会影响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氛围,甚至会导致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过程停滞不前,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如果这种类型的项目过多,甚至会影响到众创空间的发展。
3 众创空间赋能创客策略研究
3.1 基于平台属性打造社交模式
众创空间作为众多创客入驻的第三方空间平台,具有一定的人群聚集性。在为创客提供各种创新创业服务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利用自身社交属性产生创新产业的集聚性,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客以及创新创业资源的同时,使创客可以进行社会交往。一方面,可以促进创客内部的创意交流,实现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团队成员的集结,为大众创客提供组建专业团队的机会。
众创空间作为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完全排除了组织和上司的约束,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交属性,采取如实体咖啡馆模式,面向全体公众开放。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创客们可以沟通交流、分享经验,从而找到良好的合作伙伴、投资对象等,有利于众创空间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
另外,众创空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创新人才中心数据系统,在扩大众创空间资源整合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为创客提供合适的合作伙伴作为创业团队成员。
3.2 基于内创业模式构建资源共享
众创空间作为双边价值共创平台,在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与资源的同时,也为作为主要资源供应方的企业与投资者提供着优质的项目。
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资源的协调与整合是衡量一个众创空间是否成熟的关键因素。众创空间由于其面向大众开放的特征,面对需求各异的创客们,对于资源的提供必须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众创空间为了满足创客们差异化的需求,需要构建完善的资源对接平台。在内创业过程中的企业里,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往往由企业内的直接负责人负责管理,项目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反馈并处理,而众创空间内往往缺乏这种反馈。为了可以及时了解创客团队的需求,众创空间可以安排内部员工进行项目一对一跟踪,及时反馈项目的进展与所遇到的难题,同时可以做到更为完美的资源协调与对接,避免资源的浪费。
进行项目跟踪的员工亦可以来自作为资源提供方的企业,企业在众创空间内倘若发现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则可以与项目团队在众创空间第三方的监督下签订合作协议,这样既可以使资源对接更加完整,也可以减少投资方与创客团队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不信任感。同时投资方也可以向创客团队提供企业内的管理人才和创业导师,在帮助创客团队完成创业项目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公司内部的员工,做到创客与投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此外,众创空间可以通过举办交流会、项目路演、开办讲座等创新创业活动将创新资源联动起来,促进创客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创客团队之间做到合作与资源共享,而不再只是资源的竞争者,从而实现创客之间的竞合,提高资源对接与配置的效率。
3.3 发挥平台双边效应,提高创客持续经营能力
众创空间在做好资源的协调整合后,不仅需要为创客团队提供所需要的场地、设备、资金等资源,还需要为创客团队提供专业的知识扶持。众创空间作为传统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想要孵化出更优质的项目,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孵化器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在提供足够创客团队使用的场地、设施、资金等硬件资源之后,还需要提供保证创客团队项目质量与顺利实施的专业知识扶持等文化资源。
在做好企业与创客团队资源对接后,企业可以为创客团队提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协助参与进入项目,从而保证项目产品的质量。一方面,可以帮助创业团队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则是确保投资能够有所回报。在企业内创业的过程中,创业团队更多的是基于企業的技术、组织更新、战略更新等方面的创业,一方面与企业专业领域相同,另一方面与组织利益相关,因而组织都会给予一定的专业性帮助与扶持,来保证组织的收益。而众创空间内的创客所需要的专业扶持仅能依靠外部资源。
众创空间在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时,可以与高校、企业进行合作。高校可以提供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在为创业团队进行专业知识辅导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企业可以提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保证创业团队项目进展的同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孵化成功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做到多方共赢。
3.4 建立项目评价反馈机制,增强创客主动性
创客由于缺乏对孵化项目成果的可视性而导致主动性缺少,可能会给众创空间造成资源浪费、孵化成功率低等影响,更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众创空间的发展。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建立合适的孵化项目评价反馈机制,结合员工赋能的理论,从心理赋能的角度对创客进行赋能。
通过建立项目评价反馈机制,第一,创客能可视化地看到项目进度与成果,能感受到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控制、约束以及监督,增强创客们的主动性,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和信心。第二,评价反馈机制可以为众创空间的资源分配提供参考标准,对于孵化过程良好的项目,可以进行更多资源的投入,确保其孵化成功,提高项目孵化的成功率;针对一些成果差或者没有成果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弃,从而做到资源最大化地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三,对于众创空间来说,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对众创空间的创客文化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项目孵化成功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浪潮让众创空间百花齐放。本文鉴于众创空间内创客构成的多样化,从众创空间的平台特性出发,联系内创业策略,对创客的员工与顾客双重角色进行赋能分析。提出利用众创空间的人群集聚优势,集中产业资源,提高平台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帮助创客组建团队并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同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企业与创客之间、创客与创客之间的资源共享;提供专业扶持,帮助创客团队项目顺利地走入市场,并能够做到持续经营,使创客自身、企业以及众创空间能够共同获益,实现价值共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孵化项目进行监督评价,增强创客的主动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孵化成功率,使得众创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Pinchott G.Intrapreneuring[M].NewYork:Harper&Row,1985.
[2] Wheelwright S C, Clark K B. Creating project plans to focus product development[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 1992.
[3] Bresnahan T, Greenstein S. Mobile computing: The next platform rival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5): 475-480.
[4] Gawer A, Cusumano M 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417-433.
[5] 徐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5):40-47.
[6] Baldwin C Y,Woodard C J.The architecture of platforms: A unified view[J].Markets and Innovation,2008(1):19-44.
[7] Gawer A.B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Research Policy,2014(7):1239-1249.
[8] Gawer A, Cusumano M 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417-433.
[9]Annabelle Gawer.Platforms,markets and innovation[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10] 王节祥,田丰,盛亚.众创空间平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演进逻辑研究:以阿里百川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