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
——对不爱发言幼儿的支持策略

2019-08-01 03:41胡敏东南大学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卫同伴交流

文/ 胡敏 东南大学幼儿园

一滴水就是一片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教师想走进幼儿的世界,就要从观察入手,真正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正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指出的:“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的观察对象是一位叫小旷的孩子。我有幸参与、见证了他在幼儿园近两年的成长过程,在观察中深入了解、解读他的言行,并尝试用多种策略的支持与帮助。他的成长故事带领我走进一个不爱发言、性格内向的幼儿世界。

一、初步印象中的小旷

片段一:东张西望的小旷

小旷是2018 届大四班的一位男孩,关注他源于他从中班下学期开始成为了我的观察对象,直到他幼儿园毕业。

他长得虎头虎脑的,每次走进科学活动室,都对教室内的各种材料特别好奇。这一天,小旷所在的大四班准备开展科学活动。小旷走进教室后,眼睛掠过老师,直接扫向桌面。因为专注于寻望,他选座位时只剩靠近门口的一个座位了。他慢悠悠地坐下,和同伴们一起坐在半圆形的座位上。由于距离摆放材料的桌子较远,他看不清桌上的材料,身体前后调整了几次,想避开右边几位同伴的身影。这时,老师已进入正题,他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桌面,直到他眼光满足为止,但已错过了老师的3 个提问。

片段二:保持沉默的小旷

这次,小旷班上正在开展科学活动“固体和液体”。小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淡定地看着正在热烈交流的老师和同伴们,面部没有表情。当他觉得同伴的答案有趣时,他转头看看站着发言的同伴;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依然不动声色,仿佛这一切和他无关。老师发现了从未举手的小旷,于是主动邀请他回答问题:“小旷,你来说说,有哪些东西是固体?”面对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小旷显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站了起来看看同伴,仿佛在寻求支援,见没人回应很快又将头低了下去。任凭老师如何鼓励、同伴如何提示,他始终不愿开口说一句话。

片段三:不争不抢的小旷

这一天,大四班正在开展科学活动“水中的液体”。教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将三种液体分别倒入三个水杯中,观察水和液体的变化。当教师介绍完操作要求之后,孩子们很快两人一组开始操作起来。和小旷合作的是神气活现的大卫。大卫手疾眼快地抢先拿到勺子,自顾自地用勺子舀出一种液体倒入水中进行观察,全然忘记了两人合作的要求。小旷几次想伸手接过大卫手中的勺子,都被大卫漠视。无奈之下,小旷只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胶水掉到水里会跳上来!”听到大卫的呼唤,小旷连忙凑到水杯前,可惜错过了这一现象。小旷不由自主地靠近大卫,盯着大卫的一举一动,不想再次错过精彩的发现。等大卫向水杯里舀了胶水、油,不那么急切地占据勺子时,小旷才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洗手液放在水杯里。

基于上述三个片段,我对小旷初步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小旷言辞不多,性格温和。片段一中,他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专注于材料本身,却不能很快融入集体活动。片段二中,他依然处于游离状态。在突然被提问的情况下,缺少自信,也很害羞,不愿回答问题。片段三中,面对强势的大卫,他采取了顺从、谦让的态度,并把握住合适的时机,自己操作、体验了一次,也没有引起大卫的争夺。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懂得怎样与同伴和谐相处,把握适宜的时机为自己争取。

但是,小旷身上最大的问题是不爱发言。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他会错过老师的一些提问。有时,即使他心中已有答案也不敢贸然回答。在和同伴共同完成操作的过程中,他的言语也不多,偶尔有主动和同伴交流的时机,那一定是他在观察中有新奇的发现。老师与他个别交流时,他显得有些腼腆,回答的都是确保正确的答案,稍有怀疑或不确定因素时他依然沉默。

鉴于小旷的实际情况,我决定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帮助他:

(1)全面关注活动中的小旷,增进对他的了解,发现他的兴趣、特长,及时提示他紧跟集体活动的节奏。

(2)来增加个体交流,抓住适宜的时机,创设表达的平台。

(3)建立开放的活动氛围、友好的同伴关系,推动小旷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旷的身上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

二、支持策略中的小旷

这次的科学活动是“水的混合物”。老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时,小旷表情轻松,时而看看桌上的材料,时而附和同桌回答问题。老师提问让幼儿预测:“糖放到水里后,水会有什么变化?”老师点名让小旷回答,他坐在椅子上不吱声,表情严肃,老师没有强求,转而去问其他幼儿。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沙子放到水里,水会有什么变化?”老师又点名让他回答,他坐在椅子上还是不吱声。老师走过来一边用语言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边拉着他的手提醒他站起来回答。小旷起立后小声地说:“水会变黄。”老师夸奖他说得好,他腼腆地笑着坐下了。随后的操作活动中,小旷和同伴有商有量地完成了操作任务。老师巡视时询问他们有什么发现,小旷说得非常清楚。在最后的集体交流时,老师提问:“谁愿意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小旷第一次主动地举起了手,老师一眼就看见了,马上邀请他站起来回答。他表述了胡椒粉放入水中后水的变化,老师立刻肯定了他的发言。他坐下后眼睛看着老师,坐得非常端正,一直到活动结束。

这次的活动,从开始就能从小旷的外部神态上感觉到情绪的放松。之后老师有两次点名提问,第一次他很紧张,没有回答,老师没有强求,给了一个缓冲的时间。随后的第二次点名提问,他虽然紧张,但是在老师的语言鼓励和肢体语言的安抚下,小旷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获得了表扬,这使他的自信心大增,很愉快地完成了操作活动,并与老师进行了个别交流。在最后的交流讨论中,小旷突破了自我,第一次勇敢地举手发言,这马上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立即给予表达的机会,这种肯定使得他在最后的集体交流中听得更加专注。看来老师在集体面前给予的表达机会、及时肯定,有效激发了他发言的积极性,帮助他树立了自信。

在这次的活动中,小旷已从最初的沉默、拒绝表现,逐渐转变为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信任下,愿意表达想法和展现自我了。看到他的这些变化,我在惊喜的同时也促使我不断地回顾与思考: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哪些策略和方法真正起到了有效的效果?经过梳理与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客观、正确地解读幼儿的行为

全面观察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优点与不足,更是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重要依据和教师给予支持性策略的前提条件。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客观,不带主观色彩。对幼儿的言行表现,需要时间、耐心去观察、分析、判断、理解,甚至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反复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增进对幼儿的深入了解。

小旷在活动中时常表现出游离或不爱发言的状态,这都是他性格、能力发展水平所致。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需要把直接引导和间接指导结合起来,给幼儿自主地体会和尝试,关注和鼓励就是最好的支持。

(二)提供机会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会表达

1.契合理解能力的问题,促使幼儿愿意表达。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每次科学活动结束时,我问小旷:“你发现了什么?”他通常低头不语。他不表述的原因是离开了具体的操作场景,他无法用语言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对于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要把控和调整。可以有意识地从简单的现象开始鼓励他尝试描述:“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幼儿一边观察现象,一边进行讲述、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言表达。对于能力表达较弱的幼儿,教师更不要急于让他进行概括,高难度的问题反而会加剧他回避和退缩的心理。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契合幼儿能力的问题,如简单的问句或填空式的提问,降低幼儿回答的难度,促使幼儿愿意表达。

2.过程中个别交流,引导幼儿准确表达。

既然通过前期观察教师找到了问题所在的个体差异,那么,教师就要对症下药,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帮助。所谓“适当的时机”体现在小旷这类幼儿身上,就是指在科学活动的探究环节、集体交流环节之前的时间,通过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准确描述科学现象,表述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疑惑。当小旷的想法得到教师的肯定时,如果能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顺势引导,帮助幼儿完善回答,表达得准确、简练一些,就能使其慢慢凸显优势、淡化弱势。

3.肢体动作及时提示,鼓励表达增强自信。

自信心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老师持续不断地给予幼儿关注和支持。有时一个眼神的提示、一个手势的表扬、一次抚摸的提醒,都蕴含着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引导和帮助。这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在幼儿注意力游离、对内心答案有疑惑时,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策略。

小旷在连续多次的科学活动中逐渐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从小旷一开始沉默不语到小声回答,再到主动举手回答,看起来自然、顺畅的过程,其实都是教师在每一次活动细微观察的基础上,在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实施的基础上,才让他有了较大的起色和变化。

当然,任何习惯、品质的养成都不是依靠几个教学活动就能达成的。观察幼儿,给予支持,调整策略,继续支持,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积极看到他们的进步,客观面对他们的不足,适时给予关注和机会。教师应尽己所能去支持幼儿的发展,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双隐形的翅膀!

猜你喜欢
大卫同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疯狂星期二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卫,不可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卫,圣诞节到啦
寻找失散的同伴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