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9-07-30 07:54彭蕾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法治道德

彭蕾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不但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同时还可以优化教学形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道德认知,提高课堂效率。那么,信息技术如何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整合呢,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整合教材  创设情境

新版道德和法治的教科书内容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利用儿童的语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片等形式拉近了课本与生活的距离。但是,教材内容呈现都是静态的,无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波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整合,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何实施呢?一是图片再现真实情境。二是播放资料缩短时空距离。三是用动画或绘本故事化抽象为形象。笔者在执教《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我带领学生交流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特产,很多苏州本地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苏州的水八仙,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认知,我选取一个点——莲藕采摘困难,现场连线一位采藕农民,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微信视频采访,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家乡的特色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从而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托教材文本,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整合生活  延展课堂

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动态和静态影像结合的功能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更形象化,拓展了课堂的学习维度,把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同时更加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内心感悟。如笔者在执教《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利用易加互动平台翻转课堂功能,让学生课前观看了一段残疾人尼克胡哲的励志演讲视频,并在评论留言写下自己的感悟,进行了课堂情感的积淀,在学生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品质后,在利用学生平板推送生活中人们对待残疾人的不同做法图片,让学生辨析,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举例,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身边的残疾人,真正做到尊重和帮助他们。又如,在执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让学生分组扫描二维码登录相应的网站链接,进行京剧知识的拓展性学习。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延伸课堂最方便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整合实践  加深体验

课堂上理论的学习,无疑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但如果要让学生落实到道德行为上,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达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需要长期训练巩固和监督评价反馈的,这样才能内化为自我的行为认知。因此,在实践阶段,要让学生把从生活中真实看到的事物、体验到的感受在课上交流、辨析,以达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目的。老师在这个阶段,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超越时间空间给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笔者在执教《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一课使用希沃教学软件制作课件,让学生上台利用分类功能将节日与习俗进行匹配,还利用拖动等功能让学生贴一贴春联,把福字倒贴,让学生亲身实践,了解节日风俗的内涵。这样的课堂不拘泥于课本,延展了课堂的时空范围,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加深了体验。

四、整合评价  助力导行

在加强学生的行为实践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观点,明辨是非,使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同时要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及具体的行为指导方案。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重要環节,是学生知行合一的过渡阶段,是对道德认识环节的论证。如笔者在执教《我更了解自己了》一课时,让学生分组绘制电子多维度评价思维导图,然后利用易加互动平台上传交流,根据同学评价一栏进行举例说明优缺点,并发私信提出改正建议,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并知道优缺点背后产生的原因,在平时的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扬长避短,争取进步,通过评价起到导行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道德与法治的任教老师们要倡导新理念、运用新思路、应用新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道德与法治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说教模式。我们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生活化,从而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架设桥梁,让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进行内化最终引向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希望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