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阿勒泰地区旅游民宿发展研究

2019-07-30 10:37丁飞洋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阿勒泰住宿全域

丁飞洋

(长春大学 学校办公室,长春 130022;吉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118)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旅游业应依据地区特色,实行全域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1],从而构建旅游发展的全域化、供给的品质化、治理的规范化和效益的最大化,这为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在全域旅游全面开发的背景下,自驾游、体验游、乡村游成为大众最喜欢的出游方式,对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体验,已成为当前城市居民出游最为青睐的方式和旅行选择,这为旅游民宿的开发带来多种机遇和桃战。民宿相较于酒店,更能为游客营造一种温馨如家的旅游体验,也是一种游客感受地域风土文化的有效载体。

阿勒泰地处新疆北端,阿尔泰山南麓,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西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交,西南部以维吾尔山山脊线接乌伦古湖南岸草原同塔城地区毗连,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靠昌吉州。全区下辖6县1市,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6%,其中,哈萨克族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在对游客出行方式选择的调查中发现,47.37%的人独钟于自驾旅游,35.79%的人青睐于自助游,11.58%的人选择私人订制旅游,5.26%的人喜欢跟团游。巨大的自驾游与自助游市场将为发展旅游民宿提供极大的市场机遇和开发前景,因而阿勒泰在做好全域旅游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应该着重做好旅游民宿市场的开发,以迎接未来更大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

1 阿勒泰地区旅游民宿开发现状及问题

1.1 阿勒泰地区旅游民宿开发现状

目前,阿勒泰地区为了适应未来旅游市场开发的需要,形成了精品度假型、文化体验型、高端创意型、休闲营地型等不同体验类型的民宿开发模式(见表1),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住宿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通过对其地域进行分析,民宿的开发建设有效地依托于地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空间开发布局,这为地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北部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域,而南部与东部限于地理环境因素,开发建设相对不足。在布局上主要呈现出围绕喀纳斯景区、白沙湖景区、可可托海景区、乌伦湖景区等“点轴化”的空间开发布局,并围绕四点依托于交通线路构建出“点—轴—面”的开发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开发成效,这也为旅游民宿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当前,阿勒泰全区共有40余家星级酒店,三星级酒店28家、四星级6家,床位8000余张;而各种快捷酒店、小中型宾馆、非标住宿730余家,拥有27000余张床位。其中,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高达70%,而其他宾馆酒店平均入住率则只有40%。星级酒店主要集中于城区和主要旅游景区,而对于地广人稀、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的阿勒泰地区而言,旅游民宿的开发也将弥补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市场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在空间布局上和旅游服务上将形成与星级酒店相互协调且互为补充化的发展格局。

在提高旅游民宿硬件设施的同时,阿勒泰软件服务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完善,民宿的主人正以其真诚的服务态度、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方式、幽默有趣的民俗故事得到了游客的广泛认可,游客可以在旅游中真切实际地体验到鲜明的地域文化音符与乡土民情。

1.2 阿勒泰旅游民宿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2.1 旅游民宿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相对于其他旅游市场而言,我国的旅游民宿市场普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在整个旅游业发展链条中,旅游民宿往往被忽视,以至于长期处在缓慢自我发展的状态。旅游民宿产品仍处于规模化扩张阶段,而非产品与服务的提升上。政府在对旅游民俗产品的开发与景区的管理上,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制度监管机制。市场与政府投入的不足、交通设施的滞后、接待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对特殊游客隐私保护的缺乏、客源市场的单一、品牌形象的缺乏、管理水平的非科学化,使得阿勒泰旅游民宿发展水平长期较低,旅游开发长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1.2.2 旅游民宿发展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管理

阿勒泰的民宿建设主要以农民主体投资型、工商资本主体投资经营型和混合投资型为主。在这3种模式下,出现了经营中缺乏有效控制与监管的现象,使得服务质量、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受到城市化因素的影响,部分民宿建设虽保留了地域特色,但往往只模仿了外在形式,而未呈现出内在地域文化品质。村民在对外出租上,只要民宿主人与游客达成口头协议,便意味着交易的完成,而多数民宿缺乏相关的营业执照,这使得一旦游客的利益受到伤害,便出现投诉无门的情况。

2.2.3 民宿服务建设与旅游发展步伐不协调

阿勒泰旅游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期。仅2018年上半年,阿勒泰市游客接待量达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2%和35%[2],这为阿勒泰地区旅游迎来了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其旅游接待能力远没有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首先,民宿档次相对较低,缺乏对民宿的综合性开发,很难形成较为高端的旅游民宿产业。同时,相关的民宿服务设施不健全,降低了旅游住宿满意度。其次,民宿管理人员多为本地居民,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限于民宿主人自身素质因素,旅游服务人员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服务水平上很难满足游客的个性化特殊要求。最后,民宿建设无法满足游客的长期需要,多数民宿只能在夏季天气条件较好的时间运营,而冬季则无法满足游客的住宿要求,这与大力发展冰雪旅游的大背景极不相称,也将失去巨大的冰雪旅游市场。

2 阿勒泰全域旅游民宿业发展策略

2.1 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全面提升旅游民宿开发品质

2.1.1 边境旅游资源

阿勒泰地区地处中蒙俄哈4国的交界地带,拥有吉木乃口岸、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吉克普林口岸等多个国门口岸,其独特的边防会晤站、国门、界桥、战壕、贸易桥、联检厅、老国门、萨尔乌愣村、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及“雪山孤岛”、红山嘴边防哨所、中蒙会晤站、中蒙17/18号界碑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边境景观,成为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从更广视域上分析,本区域需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将自身的发展积极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以口岸为优势,着重开展与中亚、西亚、俄罗斯、蒙古国的跨境旅游线路开发。通过协同营销、跨境贸易、文化交流、商业合作等多形式多维度来开展旅游开发。旅游民宿的开发建设也需与边境旅游开发相结合,在民宿设计与建设上要充分发挥边境资源优势,以多民族不同文化为设计开发核心,围绕重点边境旅游点建设极具异域风格的旅游民宿,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度。

2.1.2 自然生态资源

阿勒泰拥有新疆最好的生态环境,表现为:其PM2.5浓度值全国最低;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万个/立方厘米,可谓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夏季平均温度为20℃,是休闲避暑、养生度假的圣地。其难得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开发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特色温泉资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环境基础。其生态资源开发应该重点围绕休闲度假、养生避暑而展开,民俗产业的布局也应该围绕这个核心点,重点开发高端度假旅游民宿产业,本着以开发拥有国际型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为目标,重点开发温泉、湖泊、草原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度假产品,将其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区域高端竞争力的旅游民宿开发区。

2.1.3 冰雪旅游资源

阿勒泰冬季平均温度是-17℃(夜间)至 -6℃(白天),具有滑雪运动最为适宜的气候,其气候深受西伯利亚寒流与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年平均降雪量高达44.5厘米。作为人类最早的滑雪起源地之一,阿勒泰的冰雪旅游资源在全国也极为罕见,极致的冰雪旅游景观、丰富的山势形态、宽阔的地形、适宜的坡度、丰富的雪量以及长达4个月余的雪期,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活动提供了圣地。

阿勒泰的冰雪旅游民宿建设应重点围绕滑雪度假游、冰雪摄影游和冰雪体验游来进行,且民宿的建设也应与其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为具有不同需求类型的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民宿主题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不同类型的旅游体验。

2.1.4 民俗文化资源

阿勒泰地处多国交界处,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与中亚各国交流的窗口,其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文化、异域的风情孕育了多元的民俗文化。图瓦冰雪民俗文化体验,是通过举办冬季摄影节,制定观看雾凇、古村落摄影穿越路线来设计的。歌舞、赛马、射箭、摔跤、滑雪橇、锯木头、套马头、冰面拔河等民俗表演及雪地狩猎场活动,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哈萨克冰雪民俗小镇里开展的骑马叨羊、姑娘追、雪地摔跤、雪地马术、雪地赛马、射箭、毛雪板滑雪、马拉雪橇等民俗传统休闲运动,成为游客体验哈萨克族冰雪文化的主要项目。民俗文化可以围绕草原文化、渔猎文化、时尚文化、赛事民俗文化以及民俗家访、民间歌舞表演、民族服饰展演、民俗婚礼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来展开。以拉曼哈萨克风情小镇—禾木图瓦民俗小镇—托勒海特草原—萨依恒布拉克夏牧场—三道海子为线路,构建草原民俗文化游;以乌伦古湖冬捕节、草原游牧文化艺术节、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敖包节和邹鲁节等为主题,构建民俗节庆游。以民俗旅游为依托,通过引入民俗客栈,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来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客栈,开展民俗餐饮、民俗购物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民宿活动,为游客提供细致入微的旅游民俗体验。

2.2 优化全域旅游民宿的空间布局与市场开发机制

旅游民宿的建设应该与旅游的开发相结合,以交通线路、旅游节点、地县为依托,构建“一廊串全局,四心带多点,五口拓外沿,十区保全域”的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以旅游开发来促进旅游民宿建设,从而达到“一业带百业”的发展目标。

2.2.1 一廊串全局

该战略重点围绕“旅游+公路”的发展目标,构建阿勒泰的“千里旅游画廊”,实现以路景为旅游开发的导向、以其丰富的风情景道为旅游吸引物、以高效流畅的服务设施为支撑,形成以旅游道路为网线来串联各景区、乡村的交通网络空间,打造集“自驾体验、康体运动、公路观光”于一体的阿勒泰全域漫游系统。以千里画廊为蓝本,落实八条自驾风景道,从而构建全域旅游主要脉络,既保证各旅游资源的有效串联,也实现全域旅游开发的目标。该发展战略的构建也将带动整个旅游廊道上的旅游民宿建设,为开展自驾旅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2.2 四心带多点

围绕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风景旅游区、白沙湖景区和乌伦古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等四大旅游开发成熟区为旅游发展龙头,以其所辐射的其他景区景点为依托,促进整个阿勒泰地区“由点到面”的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民宿产业的布局上,可以重点围绕四大旅游景区以及周边景区来进行空间布局,进而建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民宿。通过景区带动型发展模式,全面利用景区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游客带动优势,为旅游民宿产业的发展营造巨大的基础服务设施与客源市场。

2.2.3 五口拓外沿

阿勒泰地区有吉木乃口岸、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等四个口岸(吉克普林口岸正在筹划中),边境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充分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发政策机遇和良好周边国际关系格局,并与“四国九方”共同开发环阿尔泰山跨境旅游,将边境口岸打造成为不止是旅游、边贸的口岸,更是一个对外文化交流与区域合作开发的口岸。依托边境口岸的旅游业开发,也将全面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旅游民宿的开发和建设,而且体验异域风情也将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

2.2.4 十区保全域

旅游节点是旅游线路开发中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阿勒泰地区要做好阿勒泰市、布尔津、富蕴和福海等四个主要旅游服务节点,以及哈巴河、吉木乃、青河、北屯、可可托海镇、贾登峪等六大次要旅游服务节点的建设,将其作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重要场地,以此来保障该地域有足够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游客集散能力。

2.3 完善旅游民宿配套服务

2.3.1 满足旅游开发需量,保障游客上升增量

优化当前旅游民宿的供给侧改革措施,按照旅游增长的实际情况与未来旅游增长潜力来规划旅游民宿。以2030年实现旅游1亿人次为标准,全面做好旅游民宿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并完善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适应地区旅游客源“井喷式”增长的发展趋势,通过鼓励、引导、扶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旅游住宿业经营,不断扩大地区旅游住宿需量。以旅游沿线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项目为例,在充分考虑自驾游停车、用餐等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定位和实际需要,配置建设相应接待量的住宿设施。鼓励居住在旅游沿线的乡村群众、坐落在旅游沿线的企业等,投资经营客栈、驿站、国际青年旅馆等简易住宿项目。根据旅游需求,逐步在旅游沿线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美食街、主题公园、购物街等设施中,将住宿纳入其中,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完善总体功能布局。同时,要依据旅游业开发的现状,科学分析研判旅游客源分布、消费能力、住宿需求等构成要素,细分客源群体,通过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谋划和建设一批不同档次、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主题的旅游住宿设施,切实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住宿需求。

2.3.2 优化监督,提升服务品质

政府应针对全域内旅游民宿开展专项的整治行动,清理、整治、取缔、查处一批违规经营或不合标准的旅游民宿,全面提升旅游民宿的服务品质和市场准入制度,从而切实保障游客的利益。建立健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衔接的旅游住宿业标准化体系,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完善,使其服务设施高端化、服务产品多元化、服务水平标准化、服务供给人性化,从而使部分具备旅游能力的经营者的服务水平达到星级酒店的标准,以此来吸引部分高端游客,保障旅游住宿业市场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建立协会化管理机制,引导其在沟通政府与企业、规范行业行为、反映经营主体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强化民宿服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地区和县(市、景区)应该建立对民宿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为其经营与规划等提供专业指导,并建立监督机制,进而全面提升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加大旅游住宿业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住宿单位安全经营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广大游客的住宿安全。

2.3.3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进旅游民宿智慧化发展

主动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提升旅游住宿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鼓励各县(市、景区)培育“互联网+”住宿业的新经济业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旅游住宿业电子商务和营销平台建设,开展旅游住宿业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业务。搭建广大旅游者和各类住宿资源的便捷联系平台,引导酒店、宾馆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手段,降低交易成本,利用供需对接,便利游客消费,实现民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

2.3.4 推动旅游民宿特色化发展,凸显主题文化和服务品质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对旅游民宿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在其建设、改造、提升中重点突出建筑、饮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地域特色化风格,把民宿作为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实现与景区融为一体的开发布局。在风格上,充分依靠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建设极具民族风格的主题文化民宿,增强旅游民宿的可观赏性、文化体验性,提高民宿服务的品质。

2.3.5 落实政策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结合本地旅游民宿开发实际,在土地出让、税费减免、信贷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扶持;在做好市场监管的同时,放开市场准入制度,降低旅游民宿准入门槛,优化政务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放宽登记条件,从而降低旅游民宿开发运营成本。政府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服务业包括住宿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价格政策,降低旅游民宿经营体的经济负担。各县(市、景区)要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法规,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以便激发旅游民宿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服务品质,为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消费做出突出贡献的旅游民宿经营体给予一次性奖励,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2.3.6 加强环保监督,实现绿色发展

旅游的开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为支撑,阿勒泰旅游民宿的建设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促进旅游民宿业发展的同时,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旅游住宿设施产品设计之中;其次要引导和监督旅游住宿业在经营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推动旅游住宿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阿勒泰地区发展旅游民宿无论是从区域条件、资源基础,还是人文环境,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全域旅游开发时代的到来,阿勒泰旅游民宿业更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结合“一带一路”的大背景,积极承担连接东西方桥梁的作用,谋划好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大文章,以此来迎接新的旅游机遇。旅游民宿的建设需要着眼于阿勒泰的现实情况,放眼整个全域发展大格局,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规划建设地区旅游民宿。

猜你喜欢
阿勒泰住宿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情系阿勒泰·铁热克提风景系列之四
——山上的村庄
印象·阿勒泰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让你动情的不止是冰和雪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P大的住宿学院
阿勒泰考古之行